文/图 胡卓明

大年三十前两晚,路上的车灯变得稀疏了许多。街上的餐馆也早早关了门。经常爱去的几家小吃店也粘贴了春节放假通知书。昆明城竟显得有些冷清了。
自小在昆明城里长大,那时的昆明小小的,但很是精致。老街上的鸟笼,窗台上的盆花,多彩多姿。春节里走动,走动亲戚,逛逛街,爬爬金殿,转转翠湖,看看大观楼的灯展,赏赏黑龙潭的花。
山里的城市中春节的餐桌上总有一只炖鸡,鸡和腊肉或火腿炖汤后加上萝卜,苦菜,大白菜煮成一锅长菜,寓意长长久久。第二道菜是鱼,鱼的做法每年不同,有松鼠鱼,红烧鱼,豆花鱼……,父亲有一个时期空闲时间比较多,就把川菜菜谱,卤菜菜谱,粤菜菜谱研究了个遍,所以我们的口味经常流连于豆花鱼和酸菜鱼之间。第三道菜一般是要有一碗千张肉或粉蒸肉。有一年表哥带来一碗传说中的粉蒸肉,据说吃这一碗粉蒸肉的感觉就如披着纱在沙滩上跑的感觉。引得我对这碗粉蒸肉浮想联翩。一尝着实的飘逸。外公从小生活于天津的租界区,所以口味上也比较洋派,每到年夜饭二姨总会来上一碗改良的罗宋汤,说是罗宋汤但总能吃到满满的牛肉。年夜饭的总指挥一般是由大姨来担任。菜品的荤素搭配,煎,炸,炖,炒,凉拌的总体比例。摆盘的装饰效果,餐盘的选择一般是由外婆来定夺。年夜饭后有联欢晚会,有游园会,有麻将声,有围棋对弈,有围坐于电视前看春晚,有礼花炮竹声声。我们也经常守岁到天亮。大人们也把麻将继续到天亮。记得那时还有一种桌游叫麒麟兽王。这一项桌游要在春节前几周就开始制作。把一些硬纸,先设计好,在剪成不同的形状,有鸡,有豹子,有老虎,有麒麟等。然后靠掷骰子来确定所得东西的多少。最后来比谁得到的东西多,谁就赢。一般带我们制作麒麟兽王的大人是二姨。
每年大年初一就来到奶奶家过年。奶奶家住在市中心的景星街上。所以每到过年景星街上都是人头攒动,人山人海。我们从街头跑到结尾。去花鸟市场看看奇花异草,花鸟鱼虫,母亲和父亲在我的一再央求下会带上我跑去工人文化宫坐电梯去到工人文化宫的顶楼看昆明市全景。回来奶奶家吃晚饭前又去百货大楼或是新华书店逛上一圈。
初二,初三就往返于姨妈,大伯,舅舅,姑妈家的路上。有些年也会全家出动去爬爬西山龙门,去滇池旁的白魚口或海埂公园边走走看看。有些年也会一家子坐上姨爹的小面包车去逛逛文山的普者黑,石林等地。之后每家都有了车也就每年都相约着了走遍了云南的村村寨寨。
近些年年味淡了。大家也飞在世界各地的天空中……
想起许子东感慨:“想想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在了,儿女们在年三十一个人徘徊于城市的霓虹灯下,是多么凄凉的一件事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