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068117/c841b9051a142c4d.jpg)
怪不得有智慧的人都会劝我们说要修身养性,正当朝气蓬勃的年纪时,很不屑于这个,现在却觉得这几个字越来越重要。当我们开始关注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时,自己周围的世界也会变好。
我说的修身养性也没有那么难,种花种草、看书、练书法、画画或者我们写文都可以,关键是看自己是否享受过程,是否快乐,能否从中受益。
如果种花种草能种出别人种不了的品相,看书知史明事理,书法和画画能悦己悦人,写文能够畅快地表达我们心中的所思所想,把由此而来的其它收获看淡,我只做我自己想做的就更好了。
我来简书快十个月了,最大的改变就是学会不断地反思。不是说我以前从来不会反思些什么,而是现在我越来越注重这一块。也是因为最近两年生命中发生的一些事儿,让我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有很大的合理性。当双方感情关系密切时,可能会蒙蔽双眼,只能看到对方的优点,或者自动会把对方的缺点看淡。但如果两人整天24小时相处,几天、几个月、几年之后,可能会是完全不一样的判断。
特别是两个人只顾吵架,不进行反思的时候,矛盾就会层出不穷。当我开始不断反思之后,就发现吵架无用,而且吵架的过程也极其有趣。就是一个人拱火之后,另一个人就会把那团火烧得更旺。
只不过是一场情绪的爆发而已,徒增烦恼。何为烦恼,烦恼就像天上的一朵云,今天在,明天就不在了。你会烦恼二十四小时吗,你不会,这是念顺法师说的,不是我说的,所以我们才说不要做情绪的奴隶。
为什么现代人这么焦虑,答曰焦虑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但未来就是未知的,若有一个可知的未来是很恐怖的。因此不必忧虑,若是把自己的未来强行加一个确定,那就是焦虑症。是不是豁然开朗?我也是。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68117/42b0ec95d7b79503.jpg)
那您怎么理解现在年轻人所说的躺平,答曰其实是对现代社会中的卷的一种对抗,是一种消极态度,或者只是暂时想停一停偷会儿懒。我还知道了躺平的一种高级说法叫“乾坤容我懒”。
要知道生死是无常的,烦恼是无常的,快乐也是无常的。这才是真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吗?
那我们可以消灭欲望吗?念顺法师答曰可以。怎么消灭?把“我”去掉,无我。人太容易只关注自己,拿我来衡量一切,达不到心中所想,就会懊恼,就会生怨。
但是佛讲一切东西的成就都是有内因和外缘的,因缘和合,才能成事。所以我们做一件事情如果没有成功,也不能过分责怪自己,因为我们自己做的再好也只是成就结果的其中很小一部分而已。
“无我”是佛教用语,是指没有私见,谓所有的存在现象都没有一个恒常不变、自我主宰的实体。这个境界很难,我可达不到,但是它的第二个解释“不执着自我,没有成见”倒是可以先做到。
举个小例子吧,以前夫妻吵架,可能就你一句我一句的吵起来了,事后冷静之时再去讲出生气的点到底是什么。现在我是能避免就避免,着眼点在我自己身上,我的目标能不能达到,结果是一样的吗?
我可能就在事前把吵架化于无形了,或是不得不吵时,只把自己的主要观点讲一下,也不再争辩,自然吵不起来,顺其自然之后发现也并没有少点什么。吵架还是要有的,那是生活的乐趣。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68117/89ab6009638ea8b0.jpg)
有句话说听了很多大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所以我们不能只顾着听道理,还得去消化,为我所用。现在做不到的,不一定将来做不到,真做不到的,我们也可以无限靠近。
这只是我最近的一些生活心得,我,还在参悟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