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一片阿司匹林

作者: 魔鬼的赞歌 | 来源:发表于2017-04-28 10:51 被阅读2049次

热播剧《人民的名义》马上就要大结局了。祁同伟自我审判,赵瑞龙高小琴纷纷落网,故事接近尾声,这时候我想写一写对这部剧的客观看法。

严肃剧饥渴症

这部剧首先在题材上先声夺人。在此之前,没有哪一部影视作品以大陆官员反腐败为唯一主题的。而《人民的名义》由最高检察院牵头拍摄,也可以说是多方保护下,得以呈现出目前的面貌。

影视剧的第一集相当重要。侯勇炉火纯青的演技,把一个小官巨贪赵德汉刻画得非常到位。还有第一场群戏,高育良、李达康、祁同伟、季昌明、陈海的会议,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种暗流下的波涛汹涌,观众看起来可谓是享受。

从第一集就能看出来,《人民的名义》有着不同于当下量产电视剧的气质。

而随着故事越发明朗,这部剧的人物塑造就越深刻,除了“爱哭的毛毛虫”那段莫名其妙的剧情割裂了体验之外,整体上《人民的名义》是一部极其严肃的作品。这相当难得。

大家回过头来,看看近年来获得口碑成功的那些电视剧,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几乎全是严肃剧。

国内大部分观众对于粗制滥造电视剧的反感,对于精心制作,符合逻辑的影视作品的渴求,其实从《人民的名义》、《甄嬛传》、“山影制作”受到热捧可见一斑了。

当然,那些五颜六色逻辑上天的电视剧,也能一分不少地拿到属于自己的钱,这是根结所在,只要观众基础在,赚钱效应有,垃圾有人买账,那它们就会一直存在。是需求造就了产品。

反派的魅力

剧情接近结束时,我们发现相比于侯亮平、沙瑞金这样的绝对正面人物,高育良、李达康这样有缺陷的人物更有魅力。甚至是祁同伟、高小琴、赵瑞龙这样的反面人物,也显得血肉丰满,接近现实。

侯亮平的一身正气,却总让人觉得单薄,反而是对祁同伟的塑造有根有据,让我们对这样一位要“胜天半子”的腐化贪官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本剧的镜头语言也很有趣,比如这里侯亮平身着白衣,背后是光明和绿色,而祁同伟一身纯黑,背后也是一片黑暗。

片中的戏骨众多,但张志坚饰演的高育良,是我最为推崇的一个角色。他把这样一个书生气质、极深城府、老谋深算不动声色的政法委书记表演到了极致。他的笑容、嘴角的抽动,眼神的光泽甚至是眼镜的戴上放下,都随着角色的处境变化而随之改变着。

在第51集,祁同伟已经自杀,高育良一遍遍翻着自家的地,大汗淋漓,脚陷泥土,是他此刻处境的写照。然后与吴老师的真情流露,表情里那种欲言又止,眼神里的哀悔,但同时嘴角紧闭的倔强,最终化为一句:「惠芬,还是你好。

这是他在剧中真情流露的瞬间,随后他走出家门,再次变成那个力求天衣无缝的高书记、高老师,与侯亮平们做最后的抵抗。

演员此处的表演之精彩,我已无法用过多的词语来形容,国内的好演员本就不少,国产剧有此追求和质量,也才算得上相配啊。

一片阿司匹林

标题源于吕克贝松的一句名言。大意就是「电影不是济世良药,只是一片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镇热止痛药,是日常很有作用的基础药,但对于那些疑难杂症的根治,它无能为力,只能缓解痛苦。

而放到吕克贝松这句话来说,则是对电影本质的一种定义。

电影,造梦也。

不管这是多么贴近现实的梦,但仍旧是梦。我们可以从这样的梦中得到慰藉、动力、甚至是改变现实的契机,但我们不能奢望一个梦、一部电影能拯救世界,改造社会。所以吕克贝松说电影只是一片阿司匹林。

带着这样的角度,我们回到《人民的名义》。如果我们要苛求它,那么这部剧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

那就是:这部剧只是决心的展示、态度的明确,但没有得出有现实意义的结论。

我们只看主角侯亮平。

能文——与高小琴对唱沙家浜,与高育良辩论针锋相对有来有回。

能武——枪术不输祁同伟,打普通人一个打四没问题。

他还根正苗红、光明磊落、豁达开朗、正气凛然、勇敢无畏、智商爆表

他家有贤妻、上有季昌明、沙瑞金帮衬,中有陈岩石、赵东来援助,下有检察院众人忠心辅之,周围所有的正派人物,都站在他这边。

看出问题了吗。

——剧中的侯亮平越强大,越无敌,越衬托出这个故事在现实下的无力和薄弱。

一个人格上几乎没有弱点的人物在影视剧里获得成功是必然的,但这个人物本身会成为疑问。

现实里,也许更多的好官是霸道的李达康、是被埋没的易学习、是圆滑溜手的季昌明,是第一时间站队的田国富。是这些不那么完美的人物。

而这所有人支持侯亮平的根本原因,是沙瑞金所代表的中央对侯亮平的支持。

那么问题回到了剧中易学习对田国富的尖锐问题:

我来监督李达康,那么谁来监督沙瑞金呢?

田国富给出了自己肯定的答案,那么如果继续延伸呢?

所以《人民的名义》也只是一片阿司匹林。它已经做到了自己的那部分工作,值得我们的肯定和赞美。至于更多的事,就不是一部电视剧能够说清、解决的了。

相关文章

  • 人民的名义,一片阿司匹林

    热播剧《人民的名义》马上就要大结局了。祁同伟自我审判,赵瑞龙高小琴纷纷落网,故事接近尾声,这时候我想写一写对这部剧...

  • 《人民的名义》:莫让人民的名义只剩名义

    《人民的名义》这部刷爆朋友圈的电视剧已经快到结尾了,看到现在我对影片的标题有了更多的理解。一开始听说这个电视剧的名...

  • 人民名义

    人民名义,畅快淋漓。 反腐大剧,轰动一时。 险象环生,政治博弈。 奇形怪状,官场解密。 真实可信,国人可期。 猴子...

  • 人民的名义

    经典语录 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李达康,高育良,他俩的写照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祁同伟,高小琴 ...

  • 人民的名义 !?

    最近老王在看《人民的名义》,我也在旁边蹭了一会。可能是我的三观问题,当看到侯亮平轻描淡写的评价祁同伟所谓理想抱负纸...

  • 《人民的名义》

    7月26日(四) 晴 《人民的名义》是去年备受好评的一部电视剧,当时引起了很大的热议。已经记不清自己当时具体是在忙...

  • 人民的名义

    去年,由陆毅,张丰毅、吴刚、许亚军、张志坚等联袂出演的当代检察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正在湖南卫视以及各大视频...

  • 人民的名义

    游魂野鬼飘荡 骄阳当空迷惘 这世界充满了魑魅魍魉 灯红 酒绿 金钱 欲望 圣人古训早被人遗忘 这是道德与贪婪的战...

  • 人民的名义

    铁面无私真英雄 赴汤蹈火心向党 正义邪恶两不立 严惩腐败为人民 玩忽职守真可恶 以权谋私不可恕 一心为国除恶人 江...

  • 人民的名义

    看人民的名义已经成为了解这个社会的最好捷径了,腐败的现象,大到官僚阶层,小至人民基层,社会确实到了一个思想上,精...

网友评论

  • ebdd30209bb4:写得不错🌹
  • 7d5de5134233:这部剧清官又假又变态真正成了演戏,倒是贪官公安厅长和黑公安程度有血有肉是现实中的人物,高书记也现实很活生生,政府大院有这种人,剧结束后我感到悲凉清官还是在戏里。
  • f49a81c5ce2a:如果我不是一直追这部剧也许也会一下子就跳到最后一集看看结尾得了,还是有些墨迹
    魔鬼的赞歌: @草蜢凡人 估计会出个毛毛虫精简版,哈哈
  • 4ba4d774f660:继续延伸,这个还是不要想的好。
    魔鬼的赞歌: @daocaorennoz 哈哈,是啊
  • 靠谱后生:莫泊桑的<项链>也是采用局外人的叙事手法,不参杂作者的观点。让读者自己去解读剖析,是喜是悲各抒己见。所以阿司匹林比药到病除的行动指南更加人性化,更真实,耐人寻味!老版沙家浜,用候亮平的话说,都是刻意人格美容塑造出来的脸谱化人物,观众看了开头就知结尾!这种爱憎分明官方定义的行动指南,没有现实意义,不真实嘛。正义不是教出来的,是悟出来的。不管党章抄几遍,不用心,不虔诚,不敬畏,一切都是徒劳。比理论功底,谁能比过刘星他爸。比政治手腕,高育良怎么也是SR++的高手。制度设计的再严密,监管反腐力度再强大,也是震不住私欲驱使下的邪念。黑猫白猫都是少数,亦正亦邪的黄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梁璐,吴老师,投沙瑞金所好,不违反原则把网球场改篮球场的干部,才是多数。往前一步是正义,往后一步是罪恶。这些蛰伏在中间安全层上的弄潮儿才是问题的根源。他们时刻准备着成为高书记口中,在时代浪潮中,以人民的名义,凭运气或能力脱颖而出的'胜利者'。胜利者才有解释权。
    综上,没有结论却发人深省的警示比无懈可击矫揉造作的行动指南更有现实指导意义。😬
    上官飞鸿: @靠谱后生 言之有理,佩服佩服。所以说,影视剧的最大意义就在于给人们以警示,给政府敲响警钟,给贪官污吏做好预警,给全社会更多思考。
    魔鬼的赞歌: @靠谱后生 说得好,感谢
  • aa8aa1b2aa37:一片阿司匹林
  • 1749b5e49dad:和人民有什么关系
    ac8026dcfdae: @白板_08c7 人民的民义
  • 8c5968bebb00:看了前9集,就跳到了大结局😂😂
  • 义琳:赞,太棒啦!

本文标题:人民的名义,一片阿司匹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jo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