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开学以来路长鹤第二次没有回家,闲来“无聊”又去了镇上一次。
顺便也买了眼镜盒子(3.80元),他感觉自己的视力其实还可以,平日里戴不戴眼镜似乎关系也不大,只是在上课时戴一下。这眼镜还是初中时在学校配的,也没什么眼镜盒。
大学里不会安排座位,你可以坐在前面的,但碍于路长鹤自己个子高的缘故,自己也不好意思坐在第一排,挡住后面同学的视线。坐在后面离得远了,看黑板上的字总觉得模糊,有眼镜帮助那就清晰很多。
既然难得一次上街,怎么会不去书店呢?故而又去书店一趟,顺便买了一份青年报,看了报纸,他颇有点感慨之处。
青年报上所讲的有关知识分子待遇,心中颇有感触。
文章报道有关原属于江州外国语学院保健科的两位教授夫妇,在国外某大学当访问学者期间潜心研究,为治疗晚期癌症、早期冠心病做出了巨大贡献。可别人又红眼病,说什么风凉话。说他们什么既出了名,又拿学校的工资(他们原来是天麟医学院)真有点想不通。
知识分子好像不是人,不食人间烟火,当初他们为何选择离开?也许正是他们在原来学校不被重视,也没啥大的出路,就到国外深造。没想到结果马上受到重视,出了成果,“发了大财”。
实质上中国的知识分子是最爱国的,可别人为何不理解?也许在一些人的眼中,瞧不起看不惯知识分子,好像一个个都是尖嘴猴腮的绍兴师爷,搬弄是非也是他们。
可他们为什么没看到,辅助建国安天下的不也是这样在他们眼中看不起的文人吗?为什么要这样呢?难道每人都需要平均才行?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啊!小农意识!
2021.10.8 整理
多少年了,说不清道不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