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历经数百年的演变,至南北朝迎来了发展的高峰。佛教寺院群起而立,达官贵人舍宅为寺为一时之风。到了梁朝武帝萧衍的时候,即公元六世纪前期,弘佛的力度及信佛之虔诚更是登峰造极,《南朝寺考·序》记载: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仅京城内寺院就有700余座。
梁武帝身体力行,四次舍身出家,脱下皇帝的服装,穿起袈裟,到寺庙里面去服役。然后让朝廷出钱,把自己赎回,借此让佛寺得到资金上的补充。梁武帝倡导了“禁断肉食”,后世汉地佛教的素食戒律即由来于此,而非源自佛教的发源地印度。
印度的佛教戒律里没有素食要求,但是要食用三净肉。三净肉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眼不见杀,既没有亲眼看见动物临死的凄惨景象;二是耳不闻杀,既没有听见它惨叫的声音;三是不为己所杀,既不是为了自己想吃才杀的。
佛教在唐朝时期达到发展的鼎盛,其盛况在《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中可见一斑,为了传播佛学经典,唐皇不惜花重本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去往西天求取真经的僧人。唐太宗崇奉佛教,而且很多皇帝都跟随了李世民的这一信仰供奉佛教为国教。
壮观的洛阳龙门石窟也是对佛教盛况的最好佐证。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流连其间的我总会有时空的穿越感,仿佛看见众多工匠在青山绿水间,悬挂于峭壁上,精雕细琢,如痴如醉,不舍昼夜,这该是多么壮观浩大的工程,又该是多么虔诚的信仰。
彼时不仅全社会崇尚佛教,许多达官贵人更是以和尚交朋友为荣,崇尚佛教就像我们今天追星一样。很多有权有势家庭的妇女定期到庙里施舍、礼佛,寺庙成为女性一个重要的社会活动场所,以至于古代文学作品中许多浪漫的爱情故事都是在这个场景里发生的。
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古代上至帝王、达官显贵,下至普通民众的信仰与精神支柱。然而物极必反,过度的繁荣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及社会伦理的矛盾,导致了后来一次又一次的灭佛悲剧。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