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se是我因琴结识的师姐。
真正算起年纪,她不过才虚长我两岁,可对社交“潜规则” 的洞悉,全程自带幽默感掌握谈话主动权的游刃有余,已然不是年龄相差无几的我能追赶得上的了。
我钦佩并且喜欢她,这种感觉从第一次接触她就有。
我知道她每年都会固定参加几场大型的钢琴名师讲座,好奇心作祟的我也很想去感受一下不同于 “兴趣”层面的艺术氛围。
于是我厚着脸皮发了条微信消息给她,道出自己有意和她同道去听讲座的意思,更是默默留心买好了票,毕竟一个人去听也太无趣了,我更希望得到她的“引领”和“点播”。
那天我们去得早,所以我亲眼目睹了场内人数寥寥无几到座无虚席。师姐Rose见到了很多熟人朋友,互相熟络的人自然聚到了一起热聊,因而形成了对我而言有点微妙而疏离的氛围。
我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低垂着头一遍又一遍地刷着朋友圈的动态来掩饰无人聊天的尴尬。其实中途Rose很主动地向我介绍了几个她较好的朋友,可一向不擅长搭话的话只是抛出了几个礼貌的微笑回应,便没了下文。
几个小时的讲座结束后,正好到了饭点,师姐Rose招呼我和她的朋友们 “一起吃饭”,当这个问题得到了他们热情的回应并且击鼓传花地被递到我面前时,我用很礼貌的微笑回答: “不好意思啊,我和朋友有约了,可能要先走一步了。”
实际上,并不存在与朋友相约的情节,那只是我逃避社交临时杜撰的一个说辞。
为什么每次一遇到有关社交的事,都要习惯性地逃避呢? 总是不由自主地就向后默默撤退,退回到那个让自己觉得得以自如的“小空间”。
我不止一次为自己这样的行为感到无奈。
像你这么内向,上大学一定会废的❤
我习惯了在陌生的场合和不熟悉的人面前保持缄言,而在旁人看来,不免多了几分“你是不是不开心”的理解。
这样的我,是在亲戚朋友的关心和议论之中长大的,他们都跟我父母说:你们家女儿长得挺清秀,学习也挺好,多才多艺,就是性格偏内向了,怕以后上大学会跟同学处不好。
我妈当然信了,而且是坚信。
往后,无论她带我去什么样的大小场合,一定会 “压” 着我多说几句话,催着我去和同龄人玩,如果我撇着嘴或者拒绝,她就会说“你这么内向,上大学一定会废的”,
长时间乐此不疲地用这句话来教育我。
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因为我常会被这句话堵的无言以对,也开始会正视和反思自己这么不讨喜的性格。
我很内向,寡言少语,不热衷社交,不善于表达,不擅长沟通,结果真的会导致我上大学以后废了?
虽然理智上觉得不至如此,但我还是产生了一定的担忧。
❤
我在刚上大学的第一年,为了不让别人觉得我太内向,以广撒网的方式报了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想以此来克服自己不善交际的毛病……以为这样就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外向。
实际上,这么多年过去了,当自己更加清楚认识自己后,才发现其实性格自始至终从未改变过。
很多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很 “外向”,反而会有种莫名的“扮演感”。
我自始至终都不是一个懂得用话语来进行周旋的人,我会的只是在几个好友面前不顾形象地耍耍嘴皮子,而永远学不会在刚认识的人面前应对自如。
可能今天我刚在几个好朋友之因为几个话题间侃侃而谈,等次日参加了一场活动,换了交谈的对象,脱口而出一句“你好” 便会戛然而止。
改变有着潜移默化的潜伏期,就算是想逼自己在某一方面变得外向一点,找到和不熟悉的人相处最自然的方式,也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找到自我平衡。
我也知道,自己在大学里的状态是在内向和外向的坐标线上来回滚动的。
躁动与安静并存,多话与寡言共生,我对自己说,只要不走向极端,就暂且保持这样的平衡吧。
像你这么内向,上大学一定会废的❤
和Rose师姐谈论“性格”这件事,说起了自己对于社交方面的“两面性” 不知好坏时,她没有过多犹豫就回答:
“保持不走极端的平衡就好了,在合适的圈子里,你就不是内向了,人际关系的checklist 上不一定都要有一个对勾,表现出过分的热情,也会不小心灼伤别人烫伤自己。”
细细反刍,“自我平衡”还是合情合理的。
半只脚踏入社会的我,已经可以接受现代社会的大部分朋友,是靠大段大段未必有效的交流来盖章和经营的,我也一直努力练习自己“知世故,懂人情”的社交规则。
该聊的要聊,该张口的要开口,该打招呼的打招呼,毕竟我们深处在这个社会。同时我们也要警惕一些过分热情的人,保持适当的距离。
既懂得人情世故也有所保留,把真诚的一面给为数不多的知心朋友。
我们之间没有“礼尚往来” 的客套虚礼,不顾忌交谈内容的体面、有趣,更不在乎对方每隔几天就会出现的“坑队友”行为。
大多数人的内向或外向,只是随交谈对象“因人而异”,像我们这么内向的人,也有内心丰富温暖的一面,我们在大学也有令人羡慕的死党和朋友。
相较于和什么样性格的人交朋友,我更在意的是我们的三观对不对口,我们能不能聊得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