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村上春树,源于那些年的村上热。开始受朋友影响,大家都是追求那个范,听歌要听陈绮贞,看书要看村上春树。只是看了书后,总能从书里找到自己的影子,于是一发不可收拾迷上了村上的书。读了《且听风吟》后,我又陆续买了《挪威的森林》和《海边的卡夫卡》。
《且听风吟》写于1979年。从这本小说之后,村上春树开始了作家的生涯。我最早接触他的小说就是《且听风吟》,2009年我在上海学习,住在南市区。每到周末就坐车去书城看书,离开上海的时候带回的就是林少华老师的译本。
主要人物:我、鼠、杰、四指女孩
书中主要人物是孤独的“我”和“鼠”以及我俩共同的朋友——来自中国的杰,还有一位是醉酒的四指女孩,不过她没有名字。不过村上春树在本书第一章提到了抗日战争,书里写他的一个叔叔死在上海郊区,战败后第三天踩响了自己埋下的地雷。
书中从第二章开始,“我”开始描写自己的朋友圈子。从头到尾好像什么都没讲,东扯扯再西扯扯,可读下来不会觉得有什么别扭。前面一开始并没有交代主人公“我”的身份,只是和朋友去酒吧喝酒,在酒吧碰到喝得不省人事的女孩然后把她送回家。后面通过他和女孩的谈话才知道他在东京念大学,现在放暑假回到家。好像我读的时候并没有急不可耐地想知道主人公的身份,半腰说出他的身份时,也是自然而然地接受。这时候,才发现“我”就是一个大学生,暑假回家发生了跟四指女孩的故事。醉酒的四指女孩,“我”又在唱片店里遇到,他们之间的交往是那种亲密而又纯洁的相处,也许这就是作者当时眼里的爱情。
“鼠”,不知为啥叫这个名字,“我”从大学就认识的朋友,并一直交好到现在,他在书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他出生在豪富的家庭,却又十分厌恶不正当手段赚钱的富人。“鼠”爱上一个女孩,却又不能进入她的心中,“鼠”整日生活在孤独之中。
“杰”,杰氏酒吧的老板,是个在日本生活的中国人。他日语说得很好,但对自己的经历绝口不提。对于年轻的我和鼠两人来说,杰代表的是爱与和平,这也是村上春树第二次在书中提到中国。
小说的主线是“我”和这名四指女孩的故事。我在酒吧喝酒时捡到一个喝醉的少女,于是送她回家,第二天少女醒来误会我。接着偶然的机会我在唱片店又碰到她,后来我俩渐渐关系慢慢亲密,不料寒假结束少女消失。两人交往中间穿插着我的青春回忆以及我同鼠的友情。
我和身边的朋友用喝啤酒来打发迷茫、寂寞、孤独。那时候青春是可以任意挥霍的,没人想要去珍惜。他们渴望独立、渴望摆脱大人的控制、渴望自由。世界上许多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生活着。一些人习以为常的事情,对另一些人却是梦想和奢望。
我和“鼠”等日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年青一代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摇滚、爵士、酒吧成为其生活的全部,他们生活颓废、无聊,可用一个词概括为“垮掉的一代”。
我觉得村上春树能写出这么平淡读起来却又不无聊的小说来,应该跟他的个性有关。在那以前他并没有想过要写什么小说,最令他开心的事情便是读书、听音乐、撸猫。他能将小说写得很惬意,我想首先是他能将生活过得很惬意。
如果你看过村上后面的其它作品,你就会发现他的作品有很多特点。村上春树的小说,读起来不是让人很好理解,读完常常不知道作者想要说明什么。作为村上春树的成名作,这本小说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行文如流水般自然,写法细腻而又随意。
首先,村上作品主人公大多水平中等,经济条件比较好,算得上成功人士吧!所以看不到他哪篇小说主角是很潦倒的。本文主人公年龄不大,虽没交代家庭情况,但从其日常生活来看经济条件不错的。
其次,本文和后面的《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加起来被称为村上作品青春三部曲。作品从始至终充斥着淡淡的忧伤,让你感受到主人公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再次,这部作品写的是一段青春迷茫的时光,在这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孤独、生命的虚无、还有青春、爱情和希望。本文和后面的那些文章,主角的爱情经历无一例外都是失败的。忧伤的格调充斥全文,青春岁月更复何求!喜欢村上春树作品,其实就是想寻找青春的自己;喜欢村上春树作品,就是寻找当年那个孤独空虚的自己。
这是关于回忆,关于“青春”的小说,一本青春回忆录。因为小说中的“我”,当时还是个读书的学生。小说语言很简练,情节也很简单,没有转折、没有起伏。文章对已逝青春的充满诗意的叩问、依恋和思索,如同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曾有过的矛盾,不想为人所知的,但又渴望被人了解的东西。
就像文中所说的,“我”同四指女孩相携来到海边,闻那海潮的清香,听那遥远的汽笛,沉醉于傍晚的和风,追忆起夏日的梦境,有此,青春岁月更复何求?当然最后伊人已杳,唯有独坐旧地,怅望大海而已。
在这个世界上,有千百种不同的人,大家彼此之间看似密切相间,却又显得无比遥远。我们在孤独的世界中如何生活工作?作者在他快要30岁的时候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且听风吟,静待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