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坟记

作者: YSL言书乐 | 来源:发表于2019-04-16 19:39 被阅读0次
祭坟记

曾记得有句流行语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今年清明节前,我这个“只剩归途”的人,独自回老家去祭坟。

下长途汽车后先到堂叔家去报到,因为他是长辈,是这些年祭坟的带头人。祭坟是一种庄严的仪式。记得小时候祭坟,总是爷爷带头,因为爷爷是我们宗族的掌门人,其他人按辈分排队跟在后面。

祭坟的顺序是先去最老的坟,依次进行。敬献祭品,上香,烧纸,磕头。爷爷边烧纸边向我们介绍这里埋着某某先祖以及他们的大概生平事迹。仪式虽然很简单,但使我们从小记住了先祖们的事迹以及他们的长眠之处。

后来当兵离开家乡,退伍后安家外地,因为忙于生计,很少回老家去。记得爷爷去世后过三周年时,回去祭奠。那时父亲尚健,操办的还算隆重。在乐队的伴奏下,子孙们排队从老坟挨个祭祀,最后转到母亲坟前,我已悲恸至极,当烧完纸往回走时,不禁放声悲哭,乐队正在吹奏的喇叭声也嘎然而止……

母亲去世过早,享年仅三十六岁,是月子病后久治不愈而死的,那时我才十四岁,刚上初中。记得只给她老人家喂过几勺白开水,再就没有尽孝的机会了,怎能不使人伤心悲哀啊?!当兵时战友的母亲去部队探望儿子,我都不敢去看,害怕控制不住我的眼泪!

由于我们兄弟都在外安家,爷爷奶奶去世过三年后,我们把父亲也接出山在外地俸养至八十四岁高龄去世,火化后安葬在就近陵园。父亲去世后这几年,每年在父亲坟前祭祀,把对祖先和对母亲的纪念一并奉献。

今年跪在母亲坟前的我已是双鬓白斑,心情很不一般,几十年前的情景仍在眼前浮现。当我摆上祭品,点燃香和纸钱时,一片纸灰盘旋着飘过我的左肩。一旁的堂叔看着说:“她儿回来上坟了,看把她高兴地……”我相信天国的母亲,一定会“看见”她的不孝儿跪在坟前。

祭坟是对逝去的先祖亲人们的纪念,是中华民族孝道精神的一种体现。父母在,生命尚有来处;应常想父母生养之恩,尽力行孝。父母去,生命只剩归途。落叶归根,万物归土,这是自然法则,谁也抗拒不了。我们只有放松心态,放缓脚步,让归途从容一点。

YSL言书乐  记于2019.04.16

相关文章

  • 祭坟记

    曾记得有句流行语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今年清明节前,我这个“只剩归途”的人,独自回老家...

  • 坟祭

    那日天地昏黄,日月晦暗 双腿屈跪在坟前,不停的往面前火堆添纸钱,火焰燎燎的往上蹿,舌焰舔的人脸发烫。凭空而来的妖风...

  • 坟祭

    清晨的风,轻轻柔柔,卷起了风中的裙角。阳光有些刺眼,一只手握住车把,一只手挡在眼前,遮住了手掌大太阳。只能看到它的...

  • 《忆秦娥*清明时节祭兄与弟》

    (2021年3月26日) 春荡漾,兄弟三人祭坟上。祭坟上,山高水长,年年一样。 ...

  • 白了岁月,祭坟记

    婶婶是新手,可是很厉害。拉着我们老老少少八九个人颠簸到大山里,尽管来年人影已稀疏,两个叔叔远赴阿拉伯,一个胖叔叔去...

  • 白了岁月,祭坟记

    婶婶是新手,可是很厉害。拉着我们老老少少八九个人颠簸到大山里,尽管来年人影已稀疏,两个叔叔远赴阿拉伯,一个胖叔叔去...

  • 旧作,五言古体诗《重阳祭坟记》

    《重阳祭坟记》 又到九月九,先人魂招摇。 翁长传号令,四海归乡潮。 三世聚明堂,炉灶鸡黍忙。 万事皆齐备,吉日祭山...

  • 清明·祭坟

    天灰暗,雨飘渺,山蒙雨障景不清。路泥泞,径曲折,坡上新坟又添许。 径尽拐弯处,但见一孤坟冢,几株青柏,...

  • 清明祭坟

    缕缕情丝心中藏, 往事件件牵肝肠, 九串纸钱清明祭, 阴阳相隔两茫茫。

  • 清明

    清明扫墓尤思亲,荒草萋萋缠满坟。年年后辈坟前祭,不忘前人点点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祭坟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gb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