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暠(公元351-417年),字玄盛,陇西成纪(天水)人,西汉名将李广十六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国的创建者。
李暠家族累世为显宦。他自幼好学,涉通经史,长于文词,又熟习武艺,研读兵法,为人性沉敏宽有雅度。
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后凉建康(甘肃高台南)太守段业自称凉州牧,任李暠为效谷(甘肃敦煌西)令。当年段业自立为凉王,史称北凉。段业任李暠为安西将军,敦煌太守,领护西胡校尉。
东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段业听信谗言,又任索嗣为敦惶太守,率500骑西来,李暠令其子李歆、李襄与效谷令张邈等迎击,索嗣败回。段业为笼络李暠,乃分敦煌之凉兴、乌泽、宜禾三县为凉州郡,进李暠使持节,都督凉兴以西军事,镇西将军。是年冬,晋昌太守唐瑶传檄六郡,推李暠为大将军、大都督、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李暠自称凉公,建都敦煌,年号庚子,史称西凉。李暠设置官僚,任用部属。遣从事中郎宋繇伐凉兴,攻玉门,屯田玉门、阳关,扩田积谷,以备战用。
东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李暠改年号为建初,遣舍人黄始、梁兴奉表东晋,以示效忠。为防当时北凉王沮渠蒙逊西逼,是年迁都酒泉。东迁时将苻坚迁徏至敦煌的江汉人一万余户、中州人七千余户,及其它各地迁敦煌的数千户,全东徏于酒泉,分置会稽、广夏郡,充实武威、武兴、张掖三郡,以扩充国力。
李暠为政宽和,劝民嫁穑,河西百姓有了短期的休养机会。李暠还重视教育,训诫诸子。他注意加强武备,对背盟来侵的北凉沮渠蒙逊予以痛击,大败蒙逊军。
东晋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李暠卒,在位19年,其子李歆继位。李暠著有文赋数十篇,今仅存《述志赋》及杂文数篇。
2017.8.3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