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处调来个年轻人(3)

作者: 杞囿 | 来源:发表于2017-11-25 15:40 被阅读76次
    图片来自网络

    心里的郁闷还在,可是生活还得继续。并没有闷闷不乐几天,雨声就已经和老张大姐很熟了。当然他话并不多,可是老张大姐滔滔不绝地给他说东说西时,他也会像捧哏演员一样适时来几个嗯、哦、啊之类的,好让对方的话题可以继续下去,而不至于突然冷场。

    这些天,雨声已经开始看一些老干处的工作资料了。工作汇报、总结什么的自然少不了,最多的是退休老干部们的履历、悼词之类的。代表单位祭奠去世的老同志,在遗体告别仪式上代表组织致悼词,是老干处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小周,你再校一下这篇稿子。”王民说道,随手给了他一份材料。

    雨声拿到手里一看,两张A4纸,标题是“张三才同志悼词”,紧接着写道: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悼念张三才同志!”

    “张三才同志是共产党员,省农业厅农牧业管理局原副局长,因病医治无效……”

    “张三才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工作积极、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作风平易近人,谦虚谨慎,是党的好干部。”

    “他四十多年如一日地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我省的农业改革发展和农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提升作了大量的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

    这是上午雨声跟着王民去祭奠昨天刚刚过世的农牧业管理局原来的副局长张三才时带去的悼词初稿。王民和雨声去了张局长家里,在灵堂前祭奠过以后,就把悼词初稿交给了逝者的家属,让他们看看合适不合适,有什么意见。

    稿子在张老几个孩子的手里传阅着。

    表情虽难掩悲痛,但看到王民处长去吊唁祭奠,张家的人还是挺高兴挺激动的,他的大女儿张传秀更是紧紧攥着王民的手说起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声音低婉,却字字摧心。其他家人也殷勤地倒茶让座。

    可是看到悼词之后,尤其是对着稿子指点私语一番后,有几个人的脸色却明显的有些冰冷哀怨和了,有些甚至忍不住叹息落泪了。最后还是老大出面了:

    “王处,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人都看了下这个稿子,领导们费心了,我父亲的一些生平事迹都写地很准确,评价也挺高,我们家属们也都很感动。”

    然后,她话锋一转:

    “只是我们觉得,‘张三才同志是共产党员’这儿,能不能加个形容词‘优秀的’,组织还是要给定一下性为好。”

    张传秀接着说:

    “老爷子虽然不是什么劳动模范、战斗英雄,也没有当过太大的领导,可是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也是获过好多次的,我们也不要求什么‘卓越’‘杰出’一类的词,可是一个‘优秀’还是当得起吧?”

    说完她盯着王处的眼睛看,王民眼睛盯着稿子,并没有说话,于是她又继续说:

    “还有这儿,‘做出了一定贡献’,我们家属觉得感情上有点不太能接受,至少一个‘积极’还是可以当得起的吧。‘一定’算什么呀,感觉也太勉强了,老爷子在农业战线上工作了四十多年,副局长也当过小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组织的措辞也有的太谨慎了吧。”

    见她说完,王民沉吟一会后说道:

    “嗯嗯,作为家属,你说的也有道理,行吧,我们回去再研究琢磨一下,再给领导请示一下,毕竟这是个一位老同志作评价,也不是个小事,我们研究后及时给你答复。”

    见王民没有多说,张传秀还想再说几句,可是看了下他的眼睛后还是忍住了。然后王民带着雨声很客气地握手道别。

    出门之后,两个人一起往回走的路上,雨声忍不住问了王民:

    “王处,今天这个,她说得好像也有些道理啊?”

    “她说得确实也有道理,可是这事哪是那么简单的啊!”王民答道。

    然后王民便说起了张三才的一些旧事。

    原来张三才不是本地人,当初家里很穷,解放后断断续续读过一些书,初中毕业后,六十年代响应国家支援民族地区的号召来到这边的。刚开始是农业局的工人,带着群众开荒种地,建农场建牧场。他人很聪明,也能吃苦,很快就从工人变成了干部,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又当了小领导。

    看他工作干得不错,当时的农业局的领导就很器重他,还有意培养,老吴局长更是毫无保留地教他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有意无意给他锻炼的机会。张三才也没有辜负领导和组织的器重培养,工作干得更加扎实了,于是很快就成了农业局下面的二级单位垦荒局的副局长,副县级领导。

    如果一切事情都能按人们所预料的那样发展,虽然会少去很多惊喜,也会少去很多挫折与坎坷,人性的丑恶与善良也就不容易那么快就暴露在人们面前,这个世界一定会显得更好看一些。

    可是事实总是会出现些出人意料之外的插曲。年轻的张三才副局长的生涯里就是这样的。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里,在阶级斗争如火如荼的时候,人们都在热情满怀地揭发着身边的反革命和阶级敌人。

    在所谓的革命热潮中,张三才副局长也有点坐不住了,最终他揭发了老领导老吴局长,说是老吴局长贯彻执行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思想,在“农业学大寨”活动中工作不力,说怪话,是反动学术权威,等等等等。

    于是很快,老吴局长就下台了。张三才就成了全省农业系统的先进典型,很快扶正当了垦荒局的局长,他的工作干劲也更足了,垦荒种地,发展农业牧业方面,也是捷报频传。

    谁料很快文革就结束了,拨乱反正,老吴局长被平反,张三才也被罢职了。因为只是检举揭发了老吴局长和另外的几个人,做的坏事也并不多,而且他的错误也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工作业绩也是实实在在的,复职后的老吴局长为他说了话,他也就没有受到更重的处罚,只是成了一名一般干部。

    降职后的张三才如梦初醒,悔不当初。消沉了一段时间后,开始戴罪立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终于,经过了十来年的勤奋工作,经历了许多挫折之后,特别是一次次提拔被否后,他终于又成了农业厅农牧业管理局的副局长,当了近十年的副局长后退休了。

    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张三才副局长,降职之后,话就少了很多,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默不作声地工作,后来又当了领导也是如此,有时候即便开会讲话,也是一板一眼,从不随意说什么。

    但是对于当初的事,他只是忏悔自己是受了蒙蔽,学习不够,认识不清,对于恩将仇报的事,却绝不承认。就是因为这个,厅里对他的追悼会措辞上慎之又慎,就是不想给他一个优秀的评价,不说他做出的贡献是积极的。

    “就是因为这里头曲折太多,我们才给了他这样的评价,我也没有对张传秀作解释,拦住她没让她说太多。”王民对雨声说道:

    “不过作为家属,张传秀他们的说法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那都是旧事了,我们也不用太揪住不放,他也算是以实际行动忏悔了。”

    最后,在王民的反复争取下,特别是提出给逝者好一点的评价,也可以激励后人的话后,领导终于同意了张家人提出的修改意见。

    在遗体告别仪式上,当王民处长读完悼词时,一直都在克制的张家子女泣不成声,号啕大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干处调来个年轻人(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sc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