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3377/50f43eb29f2cc169.jpg)
手头有刘燕远女士《柳如是诗词评注》,对“吾欲乘此云中鹄,与尔笑傲观五湖”句,笺释五湖,亦是用范蠡西施典故。其评曰:“诗人把朱茂暻引为同调。灵犀一气,‘天下英雄数公等,我辈杳冥非寻常’,吐属不凡,肝胆相照。诗人愿与这样志同道合的友人一起,成就一番千秋伟业,然后功成身退,归隐江湖。爱国之心。可鉴日月。全诗豪气干云,震撼人心,令人亢奋,是柳诗中的上乘之作”。是友是情,姑存其说,以待来者笺证。
此时期之河东君,乃是寻找可委身一世之人。宋辕文不得,朱茂暻高不可攀,无奈和只有应陈卧子之恋,于是作《男洛神赋》以示“隔坐送钩”也。
检读是时之事情,河东君对卧子之示爱,装聋作哑,实在是这份爱与她,是一种奢侈品,河东君不配得到也。爱情于河东君,实在是意义不大,她念念不忘的,是周道登家的无时不在的压迫。周家鬻河东君于苏州倡家,就是一种态度:河东君必须在如此低贱的地方生活,一旦有别的想法,必将死无葬身之地。苏州、吴江相近,周家时时监视着柳氏。河东君自是明白此中真意,于是大涨艳帜,就是给周家表明态度:柳氏重做冯妇。改名换姓,皆是为了逃脱周家之控制。所以,看似自由之身,实际牢索加身也。这种情况下,她能接受卧子之爱?
全书观来,是柳氏摆脱周家之枷锁故事。无论与卧子之恋—卧子为几社名流,还是牧斋之姻——牧斋为候补宰相,皆是无可奈何,以至于面对真爱,不敢接受,这种悲哀,才是《柳如是别传》的中心也。此后故事,皆在此展开,未来故事走向,是冥冥中自有安排也。
宁不悲哉?宁不悲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