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授去世时,家人都说好瞒着姥姥。过了些天,姥姥一个人遛弯,碰上个熟人,就高教授的死安慰她,姥姥才知道女婿已经去世,她立刻感到心脏不适,继而引发脑梗,被送到医院抢救。
老母病重,柳家的长子柳若雄从广州回来了。
他从小被父亲逼着学戏,柳老爷子年轻时性情暴烈,他不知挨了多少打。长到18岁,他要去当兵,老爷子坚决反对,他就自己找到征兵办,见到了来接兵的首长。首长一看这小伙子,不但长相好,身板挺拔,还有一身武功,人又机灵又懂事,这正是部队需要的好青年啊。又听说家长不让去当兵,当即拍板:这个兵我一定要带走!他家长的工作你们征兵办去做!
征兵办的领导找到京剧院的领导,京剧院领导找柳老爷子谈话,柳老爷子还是不同意,剧院领导拿出一顶“破坏国防建设”的帽子要给柳老爷子戴上,柳老爷子没法了,只好交出了户口本。
柳若雄到部队就被送到文工团,他死活不干文艺,哭着找到接兵首长,一心要下部队。接兵首长又把他推荐给了军区领导当警卫员,当了两年警卫员又被送到军校学习,成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他后来在广州娶妻生子,转业留在了广州。
姥姥的病情急转直下,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靠药物维持着生命。
岳母没日没夜的在医院照顾姥姥,向天怕把妈妈累坏,请了假,和妈妈轮流 伺候姥姥。我每到周末就回来跟向天一起照顾姥姥。
有一天向天给姥姥洗脚,姥姥的脚,皮肤那么硬,毫无弹性和光泽像老树根。洗完了给她剪脚趾甲,整块指甲竟然爆成了碎片,向天愣了。她跑到走廊尽头的玻璃窗前哭了起来。我 过去劝她:“我们知道人总会老的,总会死的。姥姥已经80岁了,身体器官都已经老化了,就像已经朽掉的木头。”
“这些我都知道,可我就是接受不了。有一天我们的生命也是会老的,会朽的对吗?”
“当然,谁也逃不过自然规律。”
姥姥已经不能言语,只剩眼珠还能转动。向天经常拉着姥姥的手给她讲故事,回忆当年一些往事。她说到了当年她上朔中时的一件事。
向天在朔中军训完回家,人瘦了一圈,脸比 巴掌还小,姥姥心疼的抱着就哭,向天说学校的饭难吃死了,简直是难以下咽。
姥姥听在了心里,从此开始 给向天往朔中送饭。
朔方县城每天往返省城的汽车有六趟,还有两趟火车经过县城,不过都是慢车。姥姥一般坐汽车,天气不好才坐火车。
火车站、汽车站都有直通朔中的公共汽车,这是校长为方便外地的学生特意从县里要来的。在朔方县,朔中的校长比县长还牛,只要校长说句话,要什么县里给什么。穷山沟里出了个全国十大名牌中学,带动了县城的餐饮旅馆业不说,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外宾、名家、名人,走马灯似的来学校参观作报告,朔方还因此修了一条迎宾大道,直通朔中,每次有重要客人省领导都得陪同,县长挤不到跟前,校长却陪着。
姥姥星期二早上就去超市买食材,下午把买来的排骨(或者鸡翅、牛肉)做好,星期三早上再热一遍装进保温桶,坐上两三个小时的车,姥姥总能在十二点之前到达朔中门口,祖孙俩昨天晚上已经通过电话,一下课向天就像只小鸟一样飞来,时间紧迫,隔着铁栅栏门,姥姥把饭菜倒出来一边看着向天狼吞虎咽的吃,一边不停的说话。
后来门卫怕学校领导看见挨批评,就把向天轰到墙角去吃,姥姥就扒在铁门上远远的看着,后来姥姥也学精了,每次都给门卫拿一盒烟,天冷了门卫就让祖孙俩到门卫室里去。
这年冬天下了大雪,姥姥 滑了一跤,摔伤了胳膊,摔破了脸,浑身的泥水,为了不让向天看见,姥姥把保温桶放到门卫室就躲到大门外面去了,等向天吃完回去了,再把保温桶拿走。
姥姥回到车站买票才发现摔跤时 钱包掉了,买不了车票,求人给儿子打电话。老太太每个星期三都出去一天说是找同城的老姐妹玩儿,小舅一直觉得蹊跷,这次终于明白了。柳若龙给姐姐打电话大发脾气,高思远夫妇紧急赶往朔方,把老太太接回来。
他们责备向天为什么不告诉爸爸妈妈,“是姥姥不让说的,再说了,我告诉你们了不就没好吃的了,我就指着这顿饭活着呢。”向天说。
“没有姥姥的那顿饭,那半年我根本就坚持不下来。我那时多么自私啊,一点儿也不体谅一个七十岁老人的辛苦,还希望姥姥能一个星期来两次。 ”向天说着说着就哭起来。
这天姥姥突发并发症,医生要割开气管上呼吸机,征求家属的意见,大舅和小舅 谁也不敢拿主意,岳母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床前:“妈,女儿不孝,不愿看你再受这份活罪了。”
姥姥去世了。
他们在墓地烧纸钱,向天望着熊熊燃烧的大火,眼睛定定的问:“你们说姥姥真的能收到吗?”
没有人回答她。
她急了,抓住妈妈、舅舅、舅妈一个一个的问:“死人真的能收到吗?”
“行了,天儿,别傻问了,谁也说不清楚,谁也不能确定。这就是活人的一点心理安慰,不管能不能收到,我们就权当姥姥能收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