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学习第五个习惯: 知彼解己。阅读过程中请思考4个问题
何为知彼知己
所谓知彼解己,就是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个顺序不能颠倒,也不能单纯地追求所谓的技巧,否则就会进入人际交流的误区。 说到底,对于人际交往,在我们的人性中最直接的顺序,一定首先注意的是自己。而有效的人际交流,需要我们刻意地把自己先放在一边,以一个倾听者的角度,来聆听别人的思考和需求,然后再真诚地做出回应。 有句话说的很好,所谓“感同身受”,就是不随便把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强加于人。
聆听有两种,一是回应型聆听,一是移情聆听。 请试着对两种聆听方式做一个概念定义,同时思考你和周围人的日常沟通,你属于回应型聆听者,还是移情聆听者呢?不妨举个例子看看。
1.1概念:
回应型聆听:以自我为中心,为做出回应,操控对方的一种聆听方式
移情聆听: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的理解说话者的思维方式和感受的聆听方式
1.2例子:
思考我的日常沟通,发现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是回应性型聆听。最典型就是和呆呆的沟通法过程,大部分时间和呆呆沟通,呆呆说话,我聆听的时候,我总是想着用什么样的观点去反驳他,或者用自己的观点去说服他。他说活的时候我不是说话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是准备说话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用自己的模式去过滤说话内容,理解呆呆的说话内容,甚至有时会把我的思想强加给呆呆。有时强加不成功还会生气。
四种自传式回应 请对书中的定义,做摘要笔记。 同时,反思自己,在日常沟通中,是否在某个方面存在问题。 我也剖析了一下自己,似乎「好为人师」是一条,很多文章的输出,其实缺少换一个角度去思考的步骤,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提供所谓的方法,但或许,这些方法并不适用。 书中有一段父子对话,结合四种自传式回应做了分析,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四个概念,建议认真阅读。
2.1定义:
价值判断:对旁人的意见只有接受或不接受
追根究底:依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
好为人师: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
自以为是: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与动机
2.2剖析:好为人师是一条,在和别人聊天沟通的过程中有时会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供自己的建议和忠告。尤其在和妈妈的聊天中,关于妈妈和爸爸的沟通和关系问题,总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提供建议,把一些我和呆呆的相处模式建议给妈妈,但是或许我这些方法并不是那么的适用妈妈和爸爸。
今日金句
1.如果你想明白一个人,那就要听他说话
2.如果你真正想寻求理解,就要丢掉诡计和伪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