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雪煮《道德经》(三十八)修行的阶梯

雪煮《道德经》(三十八)修行的阶梯

作者: 汐暮 | 来源:发表于2022-10-25 08:53 被阅读0次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最上等的德性是看不出有什么德行,自然而然。因为德行已经融入他的生命,成了他的生活方式、生命的本能,他不需要遵循什么规范,一言一行自然能利益别人。所以,上德是一种无为的境界。他勤修德,但行为中没有勤修德的痕迹,已经跟德行融为一体了。

所以,真正的上德接近于大道,证德者的行为便是上德。道是本体,是内在的,我们称之为内证功德。上德则是内证功德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外在的,是证道者对社会的贡献。

有些人看不出有什么德行,但他的一言一行无不合道,所有人跟他在一起时都很舒服。

有些人虽然严守道德规范,用有意的、有相的戒律来约束自己,看不出他有什么道德上的毛病,但跟他在一起时就是不舒服,这就是“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他也有一定的德行,但他的德行更像是一种知识,还不是得道者者的德行,不是他的生活方式,不是他的生命本有的东西。换句话说,一看就知道很优秀,德行很好,非常高尚,值得学习,实际上不一定合道,不是上德之人。

2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树木在生长,但它不会说“我在生长”;日月在照耀万物,它也不会说。这就是无为,无为就像大自然。“无以为”就是,我们感受不到“为”,但他一直在“为”。他为你做了贡献,但是他并不在乎自己做过什么贡献。他既不邀功,也不会说。这就是上德之人。

但是,如果社会倡导一种行为,需要你把自己的行为展示出来,你就需要随缘。因为,你的展示会感染一部分人,激活他们的热情和想象力,让他们向你学习,也去那样做,这样,就是为了改善社会风气,这就是上德,是一种对真理和大善精神的传播。

方向和功利是不一样的。功利是你想实现某个结果,方向是你这辈子要做什么,要怎么努力。人不能没有方向,如果没有方向,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没有取舍的参照系。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虽然上德也很好。但是下德也是德,也是努力地做事,只是做事的同时,在乎自己做过的事而已。就是说,它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与人交往时,不要有功利心,不勉强别人,就是无为。人最重要的事,都是做好自己,而且要做最好的自己。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并有利他的行为。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只要愿意做事,也很好。哪怕你做事是想得到回报,唯恐别人不知道,是下德。但是,下德也可以锻炼为上德。要允许每个人都有一个过程,但至少要知道自己的方向,向上德学习。

3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仁,就是慈悲心。不喜欢杀生,是上天之仁;孝敬父母,是子女之仁,朋友之间的关爱,是朋友之仁。上仁就是最好的慈悲心。

仁者即使在关爱别人,也不觉得自己在关爱别人,而是觉得这是自己的本分,本来就该这样。因为“仁”是他的本能,而不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因为别人对他好,他才对别人好,而是因为他本来就对人好,对人好是他们的本能。

当你把善待别人当成自己品质时。你就会自由很多,因为你不会在乎别人对你好不好,也就不会被对方的态度所影响。

4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里的义是义气,它是人与人交往时的一种重要准则。大家都遵循这个行为规范,就叫义。义是守不守诺言的准绳,也是对他们行为的一种约束。更多的是对一种精神的认可。正义,是一种社会必须遵循的、有益于人类本身的准则。

推崇义,人们就会觉得有义,也就是“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义虽然比不上上德,也比不上上仁,但能做得到上义也很了不起。

5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上礼”是最好的礼物,“攘臂”是伸出去胳膊推出去。送了最好的礼物却没有得到回应,就会舍弃这个朋友。

因为,有些人很在乎礼节,别人送礼给你的时候,你必须回礼,不回礼就不合礼节,有些人还会觉得你不值得交往,因为你不重视他。所以,中国有“礼尚往来”的说法。

如果你想进入某个圈子,就必须遵守它的礼节,否则你就进不去。这就是“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这是一种规则,社会上流行送礼,本意也是这样,也是用礼物来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

心意除了语言,你得有行为体现你。毕竟语言表达心意,还是少了些份量。所以,所礼物,就是很好的表达心意的方式。

但是,礼物不要太贵重,太贵重让人有压力。一些小玩意,小特产,就够了。

看到这里我才明白,我自己做人有多差劲。有时候根本就没意识到这些细节和礼节。也是因为自己见识少了。所以要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学到如何为人处世。

6

“故失道而后德”,如果得不了道,就追求德。当然,得不了道就达不到无为的智慧境界,就不可能实现上德,这时,就做下德之人,在行为上体现出德行也很好。

“失德而后失仁”,如果不能用行为体现你的德行,就保持一颗仁心,对人宽厚一些、仁慈一些,变得更加博爱一些,让心调柔,学会爱人,用温柔的心对待别人。就是对别人好一点。

“失仁而后义”,如果连仁也做不到,就只能用义来规范和约束自己了。也就是对身边的人好一点。它比仁要差一等。因为仁是无条件的,是一种悲悯之心,而义是有条件、有范围的。

“失义而后礼”,如果提倡义气也没用,就只好提倡礼节了。你给我什么,我也给你什么,礼尚往来,这也是一种行为,“义”之前,包括“义”本身,都有一种精神层面的认可和奉献,但是到了礼的层面,就没有太多的精神因素了,而偏重于物质和功利了。因为“礼”期待回报。

礼,除了物质表达外,也可以不是“送礼”的礼,而是“礼仪”的礼。也可以是一种友好的态度。比如,别人对你好,你也对别人好;别人对你微笑,你也对别人微笑。永远知恩、感恩、报恩。

所以,礼也很重要,只要不是那种功利化的礼,要推崇向上的、有提升意义的礼。

如果连“礼”都不管用了,怎么办?只能强调“智”,也就是知识层面的智慧。如果“智”都做不到了,就强调“信誉”。信誉是做人最起码的。如果信誉都没有,那就会陷入混乱。

7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强调送礼,并且礼尚往来时,就有了攻击性的追求,内心的忠和信就会越来越薄弱,为人也会变得薄情。

忠信薄了,情义和德行淡了,礼和利变得很重,社会就乱了。所以,礼的盛行,对社会不一定是好事。要是没有回礼,或者回礼轻了,或者送的礼又轻了,谁的又重了。这人就有了分别心,有了计较心。就会出现仇恨,出现嫉妒,很多负面的东西都会出现。比如,贪污、腐败等等。很多亲戚朋友还会因为送礼的问题,不再往来。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前识者”,可以理解为:先知,先见之明,某种攻击性的规划。他们很聪明,善于算计,善于设计谋略,总是可以通过计谋达到某种成功。这种人看起来很了不起,是属于“道之华”,也就是一些表面文章、表面功夫,而不是质朴的大道。

这是“愚之始”。因为人心当中一旦会出现计谋和算计,就会产生功利心、计较心、攀比心和执着心,智慧就会因此被蒙蔽。所以,和人交往的时候不要算计,一旦算计,你自己不会开心,被你算计的人一般也不会开心。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所以大丈夫处事的事后要厚,为人也要敦厚一些。质朴、不张扬、不炫耀、脚踏实地,让跟你交往、合作的人觉得舒服。厚就要做到,像大地学习,能藏污纳垢,什么都能忍受。你需要什么就在大地里播种什么,大地就会顺应你的需要长出什么。做人做到这样就能厚德载物。

“不居其薄”,“薄”就是刻薄、浅薄、计较、算计。“薄”的人承载不了太多的东西。不过,刚开始薄一点也没关系,只要追求厚,提升自己的修养,慢慢就会变厚。这需要时间。

“处其实,不居其华”,注重内证功德、内在修养,不注重技巧。

“故去彼取此”,所以,要把表面的浮华舍去,洗尽铅华,不要那些花里胡哨的技巧,要注重内证功德、内在修养,这才是君子之所为。

总结:“道、德、仁、义、礼、智、信”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关系,做不到这样才追求下一样。

而做人还有其他选择。我们可以从“信、智、礼、义、仁、德、道”。一步一个阶梯地往上爬。哪怕我们现在“信”都不要紧,只要努力要求自己,有了方向,就会知道下一个目标是什么。这就叫修行。


相关文章

  • 雪煮《道德经》(三十八)修行的阶梯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 《道德经》读书笔记(27)

    雪漠《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开启《道德经》解读新视角。 【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xiá)谪(zhé...

  • 《道德经》读书笔记(19)

    雪漠《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开启《道德经》解读新视角。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 《道德经》读书笔记(20)

    雪漠《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开启《道德经》解读新视角。 原文: 唯之与阿(ē),相去几何?善之与恶(è),...

  • 《道德经》读书笔记(28)

    雪漠《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开启《道德经》解读新视角。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cí),为天下谿(xī)...

  • 《道德经》读书笔记(25)

    雪漠《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开启《道德经》解读新视角。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jì)兮寥(li...

  • 《道德经》读书笔记(16)

    雪漠《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开启《道德经》解读新视角。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

  • 《道德经》读书笔记(23)

    雪漠《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开启《道德经》解读新视角。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zhāo),骤(z...

  • 《道德经》读书笔记(21)

    雪漠《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开启《道德经》解读新视角。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huǎ...

  • 《道德经》读书笔记(32)

    雪漠《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开启《道德经》解读新视角。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雪煮《道德经》(三十八)修行的阶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fz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