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孩子的文字征文专区故事旅行·在路上
3.【我们去湖南】之三:参观一座书院

3.【我们去湖南】之三:参观一座书院

作者: 凌子杂陈 | 来源:发表于2018-02-04 21:27 被阅读178次
3.【我们去湖南】之三:参观一座书院

          梦回岳麓书院

      山大附中千佛山校区八年级三班 肖若尘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旅馆的窗台时,我们一行人就已浩浩荡荡的踏上了观赏岳麓书院的道路。我们沐浴着,泡在阳光里,尽情地享受着冬日里的第一抹暖阳。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我们跟随着导游姐姐的步伐,踏进了如梦一般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自北宋开宝九年创办以来至今,历经千年,弦歌不绝。主体建筑有大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它们一屋接一屋,既紧凑而又不乏休闲。我讶异于这如诗如画的书院,它不但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而且就像苏州园林那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山与池沼的绝妙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不仅苏州园林有建筑美,我认为,岳麓书院也有建筑之美。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游鱼川上乐,映藻复依蒲。"走进岳麓书院,我的心中就只有这几句诗久久在心头徘徊。水清、游鱼、细石。这简直是情景交融最好的画面!用"沉醉不知归路"来形容我再好不过了。我仿佛如临梦境般,惊谔于眼前的非"海市蜃楼"。

    我又摇摇晃晃像喝醉了酒一般走了几步,回过神来发觉已出了岳麓书院,我坐在去橘子洲头的大巴上,拖着我疲惫的双腿,渐渐睡过去了。

    梦里,再见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游

        八年级七班刘墨涵

      走进湖南大学,不久便到了岳麓书院。

      还未走进就看到牌匾上的四个醒目的字:千年学府。想必,在古代这就是个学习的好地方吧。古人的学习环境是怎样的呢?好奇一时间浸满我的心,我跟着队伍走了进去。

      到了一处石碑旁,听导游介绍说 岳麓书院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享有“千年学府”美誉。我便又想起了刚刚门口的牌匾,好奇的同时,一股尊敬之情油然而生。

      后来有听导游介绍说,这里的教学模式也与我们现在的不同,我们一天八节课,还有各种早自习与晚自习,他们却悠闲的多。据说他们一周只上一两节,其余时间都是自习,看来古人的自学能力或许更强吧。不过学习的成绩不定比我们强,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效果,我还是更赞同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观点。毕竟有的人善于提问,有的人擅长刻苦钻研,所以应该因材施教才对。

      不得不说,岳麓书院的气氛真的很好,即使这么多人,也难掩它的幽静与神秘。只不过,古人真的都那么听话吗?那岂不成了书呆子,我想,总有几个是机灵的,是不喜欢这种学习方法的,他们也许就是被当时这样的书院所拘束了,如果书院的束缚更少一些,那么现在是否就能多几位名人呢?我的思绪越飘越远。

    突然,我想起了刚进湖南大学时看到的一座石碑,分明是岳麓书院,石碑上却刻着“狱麓书院”,当时没仔细想,现在却懂了,这分明是把书院比做了监狱啊!那个“狱”字在我脑中一遍遍闪现,我分明看到了时间返回,那几位书生控诉的神情,我轻轻地摇摇头,为他们感到惋惜。

      岳麓书院是那是的一个代表,反应的也是那是旧社会的风气,现在已经不一样了,我们的学习环境,方法,条件等都有了改善,再不好好学习,不仅对不起自己,而且也对不起当时被社会风气所掩埋的才人。

      从现在起,珍惜当下的学习时光吧,我们,是幸运的,对吗?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八年级七班赵宇佳

      2月4日,是湖南游学的第二天。今天,我们有幸来到了岳麓书院,也受到了许多熏陶。

      岳麓书院是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千年,历史悠久,弦歌不绝,故有“千年学府”之称。大门上“唯楚有才,于斯为盛”一对对联,分别出自《左传》和《论语》更表现了岳麓书院是英才齐聚之会所,孕育了悠久的湖湘文化,焕发着勃勃生机。走在古色古香的林荫小道上,古典质朴的装饰,更让我们陶醉在这书香四溢的文化殿堂中。我内心却是一阵澎湃,不忍走神,继续专心致志地听着导游的讲解。

    走着走着,我们就来到了古时人们学习的地方。边听着讲解,边想象着--在那时,人们端端正正地坐着,认认真真地听先生讲课。就在这里,成就了许许多多的人才,能在此受熏陶,也是一种荣幸。康熙题的“学达性天”与乾隆题的“道南正脉”都是表彰岳麓书院功绩的。两边的墙壁上“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正是对学子们的道德准则。

      后来,我们还参观了教学斋、文庙、御书楼等。我慢慢了解到,学生们大多时间是自学,这就很考验学生们的自律能力。自律能力较弱的我不禁在心底感到一丝庆幸。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次参观岳麓书院,使我懂得自律、学会不懈奋斗,也能使自己心灵深处孜孜不倦的追求一步步地实现。


                  岳麓书院

              八年级七班秦子涵

        本次游学的第二天早晨,我们吃完早餐,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岳阳,来到湖南的省会—长沙。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便来到了今天的第一站—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大学内部,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从古至今出了不少像毛泽东这样的伟人。

        一进大门,便能看到青瓦和白墙,一股淡雅之气扑面而来,仿佛能够看到文人雅士们在认真学习、探讨问题是的场景。两边的绿树,已经存活在世上很久很久了,可依然是那么高大,那么伟岸。

        再往里走,便能看到古时学者讲学的地方了。据导游的话来说,当时的教书先生教育方式是一半讲学,一半自学。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能够有效的、快速的掌握一天所学的知识。怪不得从这里走出了这么多的名人呢!

        直到现在,岳麓书院还会每年定期招生,有全国很多的优秀人才都在这里读书。我想,这种学习气氛,还能学不好吗?

        今天在岳麓书院的学习,完全改变了我对于学习的认识,让我走了更高的目标。我想,这便是成长吧!


          一只残损的龙

                      ——文革的遗留

            八年级五班张心灵

      在之前的传统课上,听闻岳麓书院是中国四大学院之一,于是我对岳麓书院产生了十分的好奇。就这样,我带着好奇、敬仰与憧憬踏上了今天的旅程。

      在岳麓书院里,导游带我们参观了文庙。在哪里,我们观赏了唐代著名绘画家——吴道子的孔子像;欣赏了乾隆皇帝所书写的“万世师表”;知晓了孔子历朝历代都被封侯封相。

但是,一个雕塑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条残缺破损的龙。

    顿时,我的心里充满了疑惑:龙,明明是九五至尊,天子的象征为何会被破坏了呢?

    听了导游的讲解,我才渐渐醒悟。

    这条龙,是在文革时期被破坏的,因为当时除四害吗。

    我马上就想到了在西安碑林里发生的。那里,有数十个碑被砸毁,所有的,都是后来修复的,那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啊!

      文革对于国人来说,是一个惨痛的时代。八年级五班张心灵


              岳麓之麓

        八年级七班张心清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

      一进门,就看见了赫曦台上笔走龙蛇的福和寿两个字。这两个字均由一笔写成,寿字像一条盘旋的龙,福字在湖南话中和虎同音,暗示岳麓书院是卧虎藏龙之地。

      再往里走,就可以看到那副最有名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句话看起来很霸气,实际上惟和于都是发语词,意思是楚地有很多有才华的人,这里最多。岳麓书院也并非浪得虚名,出了很多才子,像曾国藩,熊希灵,杨昌济……都是数一数二的大臣,总理,为人师长......都是受万人敬仰的人物。

      再往后走,是老师讲学的地方。“忠孝廉洁”四个字由圣人朱熹亲提,所以又叫忠孝廉洁堂。抬头两个大匾学达性天,道南正派。这也写出了学习的重要性。

      岳麓之行结束了,但我的学习生涯还未起步。就用灵均先生的那句话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八年级七班张心清

 


              走进岳麓书院

          八年级二班孙闻阳

      在参天古树的掩映下,在漫山翠绿的衬托下,岳麓书院似乎愈加神秘且富有书卷气。鼻端萦绕着若有似无香味,心也跟着沉静下来。

      缓缓步入这座闻名天下的千年学府,跃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四方高台,这便是著名的“赫曦亭”。当年朱熹与张軾便是在此处会讲。赫为红色,曦为太阳。简短的名字中是北宋时期的知识分子对于下一代的殷切期望,以及对国家富强的美好愿望。明代文学家王守仁有诗赞此台曰:“隔江岳麓悬情久,雷雨潇湘日夜来。安得轻风扫微霭,振衣直上赫曦台。”

      绕过绕过赫曦台,千年学府的大门便近在咫尺。

      正门牌匾的“岳麓书院”四个大字乃是宋真宗御笔亲书。宋真宗亦是极为赞许当时书院院长周式的才华,曾几次请他入朝为官。由此可见当时官府对于文教特别是对于岳麓书院的重视,岳麓书院岂能不兴,千年学府又怎会不盛?

      两门柱上白底黑字的两幅对联为“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这昭示着潇湘大地人才荟萃的不争的事实。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这彰显着千年学府文人志士层出不穷的盛景。

      漫步于文庙内,我自朱墙黄瓦中感受到统治阶级对于先前知识分子的尊敬,对现今士人的期望。路过藏书阁前,我徜徉在书香与美景中流连忘返。行走在碑林中,我仿佛透过那或遒劲或清秀的笔法隔着千年时光与书法家对话。

      跨越重重门廊,才找到书院的讲堂。这里是千载知识的宫殿,亦是永久学习的圣地。讲堂门前的一联对联令我印象深刻: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它告诉我们自己的言行是对是错,要用自己的良心去衡量;自身被赞誉或受诋毁,要听任别人去评价;一生得到的或者失去的,要听从命运的安排。这样朴素的道理教诲了一代又一代的岳麓学子,使他们的心中不仅装有自己,更是心怀家国,心怀天下。

      岳麓书院传承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延续了千年的中国血脉,展示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心怀天下的英才。

    岳麓书院,令我敬佩,又令我感激!


          岳麓书院游记

        八年级七班周雨菲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

      岳麓书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书院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个房子、每一块石卑,甚至是每一片砖瓦,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

      岳麓书院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学脉延绵。北宋宋真宗时期,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

      进入岳麓书院门口,一块“千年学府”的牌子映入眼帘,为什么岳麓书院有这个美称呢?导游介绍道,原来岳麓书院创建于宋真宗时期,距今已经有 1000年历史。

      最让我难忘的是大门上的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此联大意是:楚地有人才,且在此地会聚。写出了岳麓书院人才众多,是一个教育优良的地方。书院中间还有一池鱼塘,鱼塘中的水是碧绿的,犹如一块丝绸,几条彩色的鱼在水中穿梭自如。微风轻轻拂过水面,惊起一圈圈波纹荡漾开来。           我们也参观了里面的书法石碑,看到了著名画家吴道子的孔子像,也到后面的岳麓山转了一圈。今天的路程使我难忘。

相关文章

  • 3.【我们去湖南】之三:参观一座书院

    梦回岳麓书院 山大附中千佛山校区八年级三班 肖若尘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旅馆的窗台时,我...

  • 滕王阁记

    滕王阁记 张如 去湖南,参观岳麓书院、游张家界、吃毛氏红烧肉兼臭豆腐,而没有去岳阳楼...

  • 吃货眼里的长沙

    其实第一次去 长沙 是大学毕业的毕业旅行,循规蹈矩的参观了橘子洲 、岳麓书院、 湖南 大学,爬了山,去了酒吧街,那...

  • 长沙第二天—岳麓山和橘子洲头

    在湖南大学上岳麓山的小吃街买的一份白色精品臭豆腐,也是很好吃。 岳麓书院门票50,学生证好像半价,我们没进去参观,...

  • 走进连海书院

    应连海书院德华助理之邀,有幸再次去书院参观学习,并逗留两日,收获颇丰。 张本义先生创建的连海书院坐落...

  • 参观和谷文学馆

    参观和谷文学馆 3月31日上午,我去黄堡书院拜访著名作家和谷老师,参观和谷文学馆。 黄堡书院是在原铜川市卫校的旧址...

  • 参观欧阳书院

    昨天聚会时听朋友说欧阳书院开院了,面向大众免费开放,里面还有书画展。回家与孩子一说,她们都想去看看。今天我们吃过早...

  • 岳麓书院和爱晚亭

    国庆到了,我们去了岳麓书院(别问我为什么要去,因为国庆节呀!) 1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湖南省长沙市的...

  • 这样的书香满屋,木香满屋,妥妥防秋燥

    那天,学生带我们去参观卧龙书院,等我们来到“讲坛”的时候,我再移不开脚步了,因为这里太舒服了:书很多,都整整齐齐地...

  • 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

    中国有四大书院,大家常提的是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嵩山书院,白鹿洞书院。另外也有石鼓山书院较有争议。 今天来到了湖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我们去湖南】之三:参观一座书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jv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