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华藏佛学世界居士林净宗学会
《佛说十善业道经》学习(8)

《佛说十善业道经》学习(8)

作者: 沙门的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7-12-15 10:43 被阅读3次

【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

经上说的这些话,我们一看就知道它是识心,不是真心,因为真心不是虚妄的,它是真实的,所以这一看就是阿赖耶识。『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大家学过相宗的《百法明门论》,如果对这部小论有一点基础,这几句话就非常好懂。我们知道《百法》是天亲菩萨将《瑜伽师地论》里面六百六十法归纳成百法,便利于大乘初学,这是相宗入门第一门功课,初学的第一门功课。《百法》说什么?你懂得《百法》说什么,你就懂得《瑜伽师地论》里头六百六十法说的是什么。它是将宇宙之间所有一切法,归纳成一百条,每一条里面所包含的都是无量无边,没有办法计算的。

无论是属于哪一个科目,心法能变,我们有的时候也说能生能变,能生也能讲得通。但是能生可不是能现,能现跟能生的意思不一样。能现是真心,妄心不能现,妄心能变,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变成无量无边的法界,它有这个功能。妄心从哪里来的?“但是虚妄,诸法集起”,“虚妄”是说它不是真实的,怎么有这种现象?集起的。《中观论》上有一首偈说得好,都是讲到宇宙人生诸法的根源,它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我们可以说一部《中观论》五百颂,就是说明这个事情。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彻法底源的现象,如果搞清楚、搞明白了,在佛家就称为法身菩萨,等于说拿到这个学位,是法身菩萨了。对于这个现象完全模糊、迷惑、不了解,这个人叫凡夫。凡夫跟佛、跟菩萨没有差别,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真相认知上的不同。正如同我们现在学校读书一样,你拿到博士学位,他拿到硕士学位,这个人没有文化,连小学都没有念过,都是人,都是一样,没有两样,只是文化程度上差别不同。

阿赖耶是从哪里来的?阿赖耶叫“藏识”,阿赖耶是梵语,翻成中文意思是藏识,藏就是含藏。藏的什么东西?诸法,我们现在的话讲诸法的印象,佛经的术语叫“诸法落谢种子”,现在人讲印象。我们这一生生活当中从早到晚,六根所接触的境界都有印象,这个印象永远不会磨灭的。你说:“印象很浅,我记不得了。”是记不得,统统“归档”,阿赖耶识好比是“档案室”,全在这个里面。你造的一切善、一切恶、一切无记,全在这个里面,永远不会忘记。佛在经上讲,纵然经过百劫千劫,因缘遇会的时候,这个因就是阿赖耶里面的印象,含藏的种子,遇到缘这个果报就现前。极其微弱的现象,我们自己的第六意识,实在用个“粗心大意”来说它不为过,第六意识是粗心大意。阿赖耶是非常非常微细,微细的念头造的业,往往第六意识还没有觉察到,但是档案室已经存了,已经归档。归档的速度非常快,都是刹那刹那。

但是这个东西没有形相,印象不是色法。如果阿赖耶识的种子,我们就是说现在的印象,印象要是个色法,要是个物质,佛讲我们无量劫到今天的造作,就是虚空这么大都容纳不下!我们在一生过程当中,在菩提道上,三大阿僧祇劫,怎么可能没有魔、没有难、没有障碍?往昔、今生造的恶业太多了,恶业障碍我们,善业也障碍我们。善业引起我们的贪爱,恶业引起我们的瞋恚,全是障碍,贪瞋痴全是障碍。所以佛教我们修净业,修净业的人就没有障碍了。

纯净不杂是法身大士,净里面还掺杂着少分不净是四圣法界,六道这个法界里面总是染多净少。在我们凡夫,真正很好的修行人,染业掺杂在里面的分量比较少,掺杂个百分之二十、三十,这在六道凡夫修行人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已经相当不错了。像我们一般人的程度,大概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染业,我们的净业只有百分之二、三,甚至于百分之一、二,以致更少。一般人也就如此而已!

这些是虚妄的,但要不知道它是虚妄的,就受它的害;真正知道它是虚妄的,就不受害,就觉悟了。所以这个地方关键还是迷悟,迷的时候永远被妄境束缚,永远受妄境支配。举例来讲,我们眼前这个世界是虚妄的,但是我们不知道它是虚妄,我们受它的影响,起心动念、一切生活行为都受环境影响。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因为不知道它是虚妄的。如果真的知道它是虚妄,决定不受环境干扰,在环境里面永远保持自己的清净心,得大自在!

在中国历代祖师、大德居士当中,有不少人证得这个境界,正如《楞严经》上所说的:“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他不被环境所诱惑,不被环境所转,他在环境里能做得了主,他能转境界。善人遇到他,善人会更善;恶人遇到他,恶人会改过迁善,他转环境,转人事环境;他也能转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有许多天灾,他到这个地方来天灾减少了,我们今天讲风灾、水灾、旱灾、地震,他到那里就减少了。这不是神话,这是事实,这里头的理太深了。所以佛经里面讲“密”,佛家不是讲“秘密”,讲“深密”,这个理太深了。再深的理,只要依照这个方法循序渐进,就一定可以证得,证得的时候所谓是“豁然大悟”。

《金刚经》上跟我们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就是《百法》前面的九十四法,后面六法是“无为法”。无论是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都是诸法集起的。

『毕竟无主』,“无主”是没有主宰。怎么集起的?缘。佛法非常重视缘,佛法讲“缘生”,不讲“因生”,它讲“缘生”,讲得非常有道理。佛家讲一切万法的现象讲“缘起”,但是缘起决定是“性空”,性空就是“毕竟无主”。

『无我我所』,所有一切法的真相皆是如此,所以说“万法皆空”。现在科学家也懂得这个道理,科学家用什么方法看到这个真相?他用分析的方法,一个人身、一个物体,他分析,从细胞里分析成分子,分子再分析成原子、成电子、成基本粒子,这才晓得这个东西是空的。原来所有一切法都是基本粒子组合而成,组合的现象不一样,有的组成矿物、组成植物、组成动物,都是一个东西组成的。科学家现在了解这个道理,不过是组合方程式不相同。这个话在《金刚经》上,《金刚经》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依照外国人的说法也有二千五百多年了,依照中国历史记载是三千多年,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上讲,这个世界是“一合相”。“一合相”是什么意思?基本物质是一个,小而微尘,大而世界,这世界是今天我们讲的星球,同一个基本粒子组成的,“一合相”组合的。这个组合,缘聚它就形成,缘散它就散开,聚散无常,它哪里有主?有主的话,聚合永远不散这叫有主。聚散无常,刹那变化,我们要了解这些事实真相。

为什么?

了解透彻,你对于世出世间法决定没有贪恋的心。为什么?它是假的。你贪恋是迷惑,你想执着占有是妄想。为什么?不可能的!我们自己的身都不能占有,细胞的新陈代谢刹那变化,所以确实是“无我”。世间人执着这个身是我,是第一个迷惑,从迷惑“我”产生自私自利,造无量无边罪业。造这些罪业,在一般讲堕落在轮回。其实不是堕落,他这些业力把境界变成轮回的境界,变成地狱的境界。地狱从哪里来的?自己变的,不是别人造给他受的,“自作自受”。十法界依正庄严不是佛造的,佛从来不干这个事情!我们觉悟了都不管闲事,佛还管闲事吗?假如佛管闲事,他就不如我们。佛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告诉你事实真相,是你自己心里变现的,也就是“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从心想生”,这个话大乘经里讲得太多了,“一切法从心想生”。

“净业三福”里面告诉我们“深信因果”,那个“深信因果”是什么?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佛也是心想生,我天天想佛,佛就现前;就是基本粒子组合的时候,它是从心想来组合的,那就组合佛的世界。天天想鬼,就组合鬼的世界,鬼是什么?鬼是贪爱,天天念念不忘贪爱,变现的境界就是鬼的法界。念念瞋恚,恨别人,世间没有一个好人,都是讨厌的,都是可恶的,他就变地狱法界。十法界都是虚幻不实,所以佛讲“梦幻泡影”。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佛才劝导我们要想善,不要去想恶;要行善,不要造恶。彻底明了之后,佛跟我们说的这些话是真实话,真实的教诲,慈悲爱护到极处的教导,我们才会感恩。

“我”尚且没有,哪来的“我所”?“我所”就是我所有的,这个房子是我所有的,财产是我所有的,地位是我所有的,权力是我所有的。假的!我所有的更没有了,“我”都没有,哪来的“我所”?所以佛家讲的“清净平等”,是从这个地方来的。如果不懂这个道理,不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心怎么会清净?你怎么会平等?如果总是觉得我比别人高,人家不如我,便是不晓得这个道理。知道这个道理的时候,万法是平等的,佛跟饿鬼是平等的,跟畜生是平等的,跟“地狱”也是平等的。佛尚且如此,我们怎么会不平等?我们上跟诸佛平等,下跟地狱平等。平等,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障碍都没有了。平等是佛法界。佛法界,清凉依《华严经》告诉我们,理没有障碍,事没有障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才真的是大圆满、大自在。

《十善业道经》,这部经很浅显,但这一段很深,这一段是讲理,理要不明、不透彻,这十善教你,你不肯做。为什么?劝你,你也知道善是好,不善是不好,可是善偏偏做不到;贪瞋痴慢是烦恼,常常欺骗别人不是好事情,天天还干。什么原因?这个道理没有透彻。真正透彻了,决定不再做恶事。别人骗我,我不骗他,别人毁谤我们、侮辱我们、陷害我们,我们受他的陷害,决定没有报复的念头,我们还是诚心诚意一片善心对待他,这是你真正觉悟。为什么不报复恶人?这是佛经上讲的“可怜悯者”,他很可怜,他糊涂,他不知道事实真相,你不可以责备他。正是《无量寿经》上所说的,他的环境不好,没有遇到好人,“先人不善(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没有人教他;“殊无怪也”,不应该责怪他。他对我再恶劣的行为是对的,是应该的,我们了解他,他不了解我们,我们要原谅他,决定没有一念报复的念头,依旧是诚心诚意对待别人。纵然生命被他害死了,害死了很好,害死了我们正好生天,我们早一点“生天”,感谢他都来不及了,你怎么可以怪他?所以你不了解这个道理,你才有怨恨心,了解这个道理就没有。他把我害死是让我早一天“生天”,“换好环境”。只有真正透彻明白的人,他才懂得,不了解不行,总是堕落在这个里面。

所以这三句,“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这是讲阿赖耶。无我、无我所,这个“无”字是贯下来的,“无我”、“无我所”,这是事实现象;不仅是六道,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真相,佛是一语道破。

相关文章

  • 《佛说十善业道经》学习(8)

    【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 经上说的这些话,我们一看就知道它是识心,不是真心...

  • 《佛说十善业道经》简注易解

    《佛说十善业道经》 ——简注易解 佛陀教育网路学院学生注解 净空法师鉴定 佛说十善业道经简注易解 唐于阗国三藏法...

  •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

  •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作者:净空法师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五十集)2000/8/5新加坡净宗学会档名:19-14-050 诸位同学,大家好...

  • 佛说十善业道经

    唐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告龙王言...

  • 《佛说十善业道经》学习(1)

    经题:【佛说十善业道经】 本经的经题一共有七个字,“佛说十善业道”叫别题,后面这个“经”字叫通题。所谓别题是与其他...

  • 《佛说十善业道经》学习(7)

    经:【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

  • 《佛说十善业道经》学习(6)

    经:【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 前面世尊把六...

  • 《佛说十善业道经》学习(9)

    【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 前面佛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而心不是色法,...

  • 十善是佛法的根本

    【龙王当知,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佛说十善业道经》 这十善业乃至能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说十善业道经》学习(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mr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