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磨坊

作者: 艾冰台 | 来源:发表于2024-08-05 14:17 被阅读0次

【文·艾冰台】



南方人一般喜欢吃馄饨,有时馄饨皮也可以自己做,到一般很少自己做。小时候一旦知道家里包馄饨,哪怕是素油馄饨,都会高兴半天。但是馄饨皮就要到村里小磨坊那里去买。

小磨坊是我自己给它起的名字,那是是整个村粮食处理中心。每家每户吃的大米不可能是舂米,虽然也有石臼,但是那样舂出来的米吃口比较磣牙。于是乎每天总会看得见推着人力车的农家,到这里来碾米。来的时候一袋谷子,还得准备多个袋子,一个装大米,另一个就是装糠。糠也有两种,细糠上和粗糠。糠拿回去喂猪,一点也不浪费。但是,没回我家碾米时,几乎没有细糠,父亲嘴里总是叨叨着这最后一层保护谷子的细糠营养价值最高,对人体有好处云云。人家新碾的大米做出来的饭雪白雪白,而我家的米饭总是浅黄色,吃起来没那么软糯。

上海当地也种麦子,小麦也可以磨成面粉,但是毕竟是南方,平日里吃面条的也不多。小麦的外表皮也是好东西,麸皮!现在流行的全麦面包,应该就是把麸皮一起磨在一起了吧。在当初,麸皮也是猪饲料,或者可以作为钓鱼的饵料。面粉一般在逢年过节时家里主妇才会“大动干戈”用一场,可以做馒头(北方的包子,南方的馒头是有馅料的),也可以做面条。

那时主妇们把平日里吃饭的八仙桌腾空,在八仙桌上开始和面擀面切面,当初祖母可是一把好手。我们一帮小孩就看着“大神”像变戏法一样把面粉做成可口的面条,馒头,感觉神奇。家里的面条切的一般都是宽面,擀的面更加劲道,吃起来更香。如果要是喜欢细面,那就只能到小磨坊去加工。

磨坊里有一台面条机。第一步也是和面,用碱水和面,然后和匀,然后再在滚碾子里面反复几次。调整两根滚轴的间隙控制面皮的厚薄。如果想吃馄饨,等面皮出来后,在上面还得不停地撒淀粉,为了防粘连。好后根据馄饨皮的大小折叠,切分。如果是自家面粉做的馄饨皮只收取加工费。如果单纯买馄饨皮,那就按斤卖。现在很多菜场集市里还有卖馄饨皮的呢。如果是面条,那也简单。等面皮出来后,就像粉碎机粉碎A4纸一样,经过那齿轮,出来的就细长的面条,工作人员拿着大剪刀,根据所需长度剪断即可。这样的细面条属于湿面条,一般现做现吃。如果想储存,可以多做些趁天晴晒干可以多储存几天。

既然叫磨坊,这里还可以打菜油。农村人家田地里打的菜籽晒干后拿到这里榨油。当然这里不是内地那种人工榨油,都是机械化了。一边出油,一般就收拾那个渣子,菜籽饼。菜籽饼人不能吃,一般作为肥料,但这菜籽饼特有的香味可作为钓鱼的诱饵。

如今这小磨坊早就不见,那里被一片树林代替,矗立在肇利港的岸边。

2024.8.6

沪上北风斋

昨日骑车回家,不慎摔了一跤。真是不应该

相关文章

  • 不安全感到底来自哪里

    我特别小的时候我们家有个磨坊。因为乡下人活都多,尤其是农忙的季节。父亲母亲,经常很晚很晚了都在磨坊,磨坊不...

  • 农村小磨坊

    又进入隆冬,又是一年就要翻篇。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三(北方称小年)是本地农村吃圆子(汤圆一种)的日子。现在已经很少...

  • 小磨坊与老井

    作者:奕畅【原创作品】 01 村里有一座小磨坊。之所以说小磨坊,是因为它确实很小,只有二十几个平方,放上电磨机,还...

  • 艺术有见笛(Dì)丨浪荡在红磨坊的现代海报设计先驱

    提到红磨坊,小编脑海里瞬间浮现了法式歌舞厅和令人目眩的康康舞,当然还有许多电影与绘画题材的作品。 ▲《红磨坊》电影...

  • 妈妈的小磨坊

    家乡座落在紧靠山脚底下人烟稀少的村落,早晨,从山顶向下观望似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只听见鸟叫声和寥寥无几的炊烟袅袅升...

  • 磨坊主家的驴

    磨坊主有一头驴,这头驴从生下来的时候就在磨坊主家里。磨坊主把这头驴养大,慢慢的,这头驴也就开始给磨坊主干活...

  • 磨坊

    这是河边的一座小磨坊,一头驴,一方磨以及成堆的稻谷便构成了这个磨坊世界。 “嘿,你这头笨驴,快停下,我快要累坏了”...

  • 【第一篇】驴与磨

    这是河边的一座小磨坊,一头驴,一方磨以及成堆的稻谷便构成了这个磨坊世界。 “嘿,你这头笨驴,快停下,我快要累坏了”...

  • 小故事大真理

    曾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 贞观年间,有人开了一家磨坊,并从集市上买回来了一头驴和一匹马,把他们关在磨坊里劳作。 想到...

  • 路边的小磨坊 四面皆墙 小小的窗口里 投射出孤独的 渴望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磨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bx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