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冰台】
![](https://img.haomeiwen.com/i4023216/c48622d8f24bf01c.jpg)
南方人一般喜欢吃馄饨,有时馄饨皮也可以自己做,到一般很少自己做。小时候一旦知道家里包馄饨,哪怕是素油馄饨,都会高兴半天。但是馄饨皮就要到村里小磨坊那里去买。
小磨坊是我自己给它起的名字,那是是整个村粮食处理中心。每家每户吃的大米不可能是舂米,虽然也有石臼,但是那样舂出来的米吃口比较磣牙。于是乎每天总会看得见推着人力车的农家,到这里来碾米。来的时候一袋谷子,还得准备多个袋子,一个装大米,另一个就是装糠。糠也有两种,细糠上和粗糠。糠拿回去喂猪,一点也不浪费。但是,没回我家碾米时,几乎没有细糠,父亲嘴里总是叨叨着这最后一层保护谷子的细糠营养价值最高,对人体有好处云云。人家新碾的大米做出来的饭雪白雪白,而我家的米饭总是浅黄色,吃起来没那么软糯。
上海当地也种麦子,小麦也可以磨成面粉,但是毕竟是南方,平日里吃面条的也不多。小麦的外表皮也是好东西,麸皮!现在流行的全麦面包,应该就是把麸皮一起磨在一起了吧。在当初,麸皮也是猪饲料,或者可以作为钓鱼的饵料。面粉一般在逢年过节时家里主妇才会“大动干戈”用一场,可以做馒头(北方的包子,南方的馒头是有馅料的),也可以做面条。
那时主妇们把平日里吃饭的八仙桌腾空,在八仙桌上开始和面擀面切面,当初祖母可是一把好手。我们一帮小孩就看着“大神”像变戏法一样把面粉做成可口的面条,馒头,感觉神奇。家里的面条切的一般都是宽面,擀的面更加劲道,吃起来更香。如果要是喜欢细面,那就只能到小磨坊去加工。
磨坊里有一台面条机。第一步也是和面,用碱水和面,然后和匀,然后再在滚碾子里面反复几次。调整两根滚轴的间隙控制面皮的厚薄。如果想吃馄饨,等面皮出来后,在上面还得不停地撒淀粉,为了防粘连。好后根据馄饨皮的大小折叠,切分。如果是自家面粉做的馄饨皮只收取加工费。如果单纯买馄饨皮,那就按斤卖。现在很多菜场集市里还有卖馄饨皮的呢。如果是面条,那也简单。等面皮出来后,就像粉碎机粉碎A4纸一样,经过那齿轮,出来的就细长的面条,工作人员拿着大剪刀,根据所需长度剪断即可。这样的细面条属于湿面条,一般现做现吃。如果想储存,可以多做些趁天晴晒干可以多储存几天。
既然叫磨坊,这里还可以打菜油。农村人家田地里打的菜籽晒干后拿到这里榨油。当然这里不是内地那种人工榨油,都是机械化了。一边出油,一般就收拾那个渣子,菜籽饼。菜籽饼人不能吃,一般作为肥料,但这菜籽饼特有的香味可作为钓鱼的诱饵。
如今这小磨坊早就不见,那里被一片树林代替,矗立在肇利港的岸边。
2024.8.6
沪上北风斋
昨日骑车回家,不慎摔了一跤。真是不应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