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文
《论语里仁篇》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今译】:孔子说:“君子的心力不在语言的表达而是专注于行为上的实践。”论语学记 第89篇
【学记】: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在语言上的激辩或者叙述就显得有些舍近求远了。正如我们今天来学习《论语》,如果仅仅只限于对文字的描述和研究,而缺乏“朝闻道,夕可死矣。”和“吾日三省吾身”的实践精神,于学习来说起不到多少实质性的作用。
作为我们普通人,大多数都是敏于言,而讷于行的。也就是说话多过做事,我们可以用语言将世间所有的道理说得头头是道,甚至可以把文字组合成最华丽的篇章去取悦别人,但由于缺乏实践,总觉得有些空洞。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确实存在很多的矛盾,有时候不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话,自己所做的一切会很难得到别人的理解或认同。说得太多了,又会觉得是花言巧语,邀功请赏。由此可见,少言难,多行更难。
所谓做多错多,做得越多,错得越多,任何一个地方,总有一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在人前人后指指点点,有时候真的会有一种忍无可忍的冲动!任何一个地方也总有一些任劳任怨的人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汗水和智慧。
古人说“天道酬勤”。仔细想想,还是很有道理的。无论是多言少行,还是多行少言,总有一天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夫子所说的君子之少言多行,又与上述所说有很大的区别,因为毕竟内心还是有所求的,君子是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也不会为了求得谁的奖励或者肯定去做什么,他只会严格地要求自己,管好自己,用行动去影响别人,至于别人说什么,做什么,他都能给予宽容和理解,毕竟境界不同,若要说君子有所求的话,就是求仁求道了。老子说:“是以圣人行不言之教化。”如果将这句话用到君子这里就是“是以君子行不言之语,言行之言以化民。”之意。普通人与君子的少言多行还是有所区别,若非得向君子学习,那就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所求吧!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社会更美好!
【感悟】:知难行易是机会主义,知难行难是真乐学!
【注释】:小人谓言少难,行多难。君子不言而行难行之行。欲与君子齐而少言多行者,当立志于学,而后求道,必能成君子之徳也。
寡言多行真丈夫
躬行大道心有悟
言多行少不上路
说尽真理皆是浮
作者: 王鹏翔,传统文化爱好者,习诵经典,体味快乐人生,此《学记》仅为一己之感悟,多有瑕疵,恳请仁者教诲。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敏讷虽若天资,亦由习。轻言矫之以讷,行缓砺之以敏,此亦变化气质,君子成徳之方。
《论语讲要》:言语迟钝者,不抢先说,不利口,言语似乎甚难。此是君子言语谨慎之故。注意欲字,言语慎重,办事必须敏捷,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此皆难能而欲能之也。
《论语恒解》:言易行缓,人人知之,人人不能讷之敏之,只为自身中少一段奋策之精神耳,子以君子之所欲告之。
《论语正义》:包曰:“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檀弓:“其言呐呐然,如不出诸其口。”
《论语集注》:谢氏曰:“放之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胡氏曰:“自吾道一贯至此十章,疑皆曾子门人所记也。”
《论语义疏》:君子欲行于言,故迟言而速行也。
《论语点睛》:讷言行之是一事。观“欲”字“而”字便知。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别裁》南怀瑾述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