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2018青椒计...历史教学研究
核心素养下,乡村教师该如何应对

核心素养下,乡村教师该如何应对

作者: 富裕047于月霞 | 来源:发表于2018-12-25 14:01 被阅读11次

    昨天与一位老同事谈得“核心素养”这个词时,他一脸的茫然,顿时打消了我请教核心素养下,如何衡量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想法。乡村老师根本不屑与此,他们在多年的应试教育中,想方设法灌输学生书本上的知识,音乐、美术、体育几乎全被语文、数学全占了,班主任就小学那点知识,让孩子死记硬背,一堂堂做练习,恨不得中午也让孩子上自习,老师一遍遍地讲,老师和学生都很辛苦。

    在倡导和推行“核心素养”前提下,我做为一乡村老师,学校还是以应试教育教学为主,学着人家的样子也搞互助课堂、自主学习,但我知道这些都是些皮毛,从内心还是没有真正领会“核心素养”的精髓所在,尚属于说一套,做一套,对学生学习一刀切,以效率为主,师生处在核心素养与应试教育的夹层中。

    核心素养下,乡村教师该如何应对

    叶圣陶曾经讲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农业有它自身的特点,有属于它自身的内在力量——对于这种内在力量,外部环境不能彻底改变它,只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满足它。尽管效率是美好的,但它并不能决定一切,一味地追求教学的显性效果并不可取。课堂教学需要一场新的转型,以超越效率的局限,还原学习境脉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站在长远、终身且面向未来的立场去培养学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赢在“起点”却输在“终点”的悲剧发生。

    核心素养下,乡村教师该如何应对

    一、老师重新定位,明确身份与做法

    在当前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是深化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课程评价改革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程学习中养成,教师则是核心素养实施的主体。

    首先,教师应具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意识,有真正做好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意愿,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提高,使核心素养的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形成、完善。

    其次,教师应适时调整课程结构,根据不同素养对校本课程进行合并、归类,积极开发素养型课程,提供学生多样选择的可能,进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需要,促进知识、能力转化为素养,并促进素养的进阶、提升,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再次,推进学科融合。以学生的素养不断提升为目标,打破学科界限、融通各学科知识,贯通价值观、思维力和创造力,形成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终身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跨学科、跨领域人才成长的核心素养。

    最后,教师要把先进的课程理念落实为自己的教学行为,需要教师转变过去单一的教学行为,应主动探索多级课程管理体系。

      教师是课堂改革实践者。素养教学之一是教学即研究。教师与学生合作研究学科及生活;教师研究学生的思想,让教学引导学生研究;教师帮助学生做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心社会,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课程与社会结合,由此才能真正发挥教育作用——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自己。

    教师在明确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改进教学,变更课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行为应表现为:首先,重塑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创造的启发者。教师的教可能只是一个点拨、引导、提升、点评,是不教之教的过程。

    其次,教师优化学习过程,通过课堂“设疑---质疑---解疑”,使学生“想学---会学---学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最后,整合学科课程。教师应该打破学科知识过死、过细、破碎的局面,帮助学生在学科边界寻找融合点、共同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具体化,形成可操作的路径和策略方法。

    教师是课程评价的推动者。评价是决定课改与教改成败的关键。教师应该积极进行课堂的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修改已有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落实,观察和评估课堂。

    教师还要通过促进学生评价工作,诊断自己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能够从命题原则上坚持素养、情境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确立核心素养为测试的主要任务,情境为测试的主要载体,科学精神为测试的重要内容。

    立足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更要求教师能够立足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教师通过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克服过窄的学科知识学习。根据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指导学生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方面得到长足发展。

    核心素养下,乡村教师该如何应对

    二、自我更新,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教师是专业发展的研究者。教师专业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要鼓励教师开展研究,通过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发展内驱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教师是探求者。及时针对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课题开展研究,学习和掌握教育科研的程序和方法,注意搜集与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注意研究过程和使用方法的规范性;尽可能与专家合作开展研究,或者争取专家的亲身指导,这样才能逐步成长为教育研究者。

    教师是指导者。包括指导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指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和个性;指导学生学会交往;指导学生学会生活;指导学生学会创造。

    教师是学习者。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面对层出不穷的新观念、新知识、新学科、新技术,面对新课程全新的设计思路、全新的目标、全新的内容、全新的实施策略,面对急剧发展变化的教育对象,教师应是一个学习者,并且要善于学习,方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师是自省者。教师要善于反思自身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反思教学过程,反思教育结果,反思教育整体,反思教育个案。

    核心素养下,乡村教师该如何应对

    三、加强师生配合,塑造理想课堂

    1、有问题、体现原生态的真实课堂。平实、朴实、扎实是其本色;学习真实发生,有学习、有互动是其本真;关注预设更关注生成;有问题、有遗憾、体现原生态方显其真。

    2、让深度学习发生的课堂。是对学习力培养的学习,是学习力提升的学习:感知力是入口,思维力是加工,创新力是出口。感知力是学习力前奏,思维力是学习内核,创新力是学习终极结果。是解决问题层次逐级提高学习:培养学习力问题选择时层次:给问题、给方法、找结论;给问题,悟方法找结论;创设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找方法、寻结论。是从当前同质化整齐划一的学习向个性化选择性学习变革的学习。是学习时空、学习方式、学习工具走向多元化的学习。是从仅关注传承知识到更关注创新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仅是课堂学习单纯消费者到还是课堂贡献者学习。

    3、启迪智慧、改变思维,让思维生长的课堂。课堂定位从知识、能力立意走向思维、智慧立意,从仅改变思维提升到让思维生长。寻找思维停靠点、思维激发、思维品质培养、思维多元表征、思维碰撞等皆为改变思维手段、工具、目的,终极指向应然、实然指向一定是让思维生长。当然反思、顿悟同样指向让思维生长。思维生长表现在思维的深度、广度、厚度)单向或多向增加。让思维生长路经:对主干问题认识,让学生从点状碎片化局部思维到整体系统化思维;从静态单一思维到动态辩证思维;从结果思维到过程思维;从简单思维到复杂思维;从借鉴、传承思维到质疑、批判、创新思维。

    4、构建新型师生、生生关系的课堂。关系是课堂生产力,改变课堂先从改变关系、改变情感开始!关系影响态度、效果。

    5、内化规则、习惯的课堂。内在秩序感形成的过程:是合作、表达、发问、共处、对话等习得的过程,是模拟社会规则向真实社会规则体验过程。从约束性规则到指导性规则进化过程。

    6、放手、给机会、尊重选择的自主课堂。从课堂的自学走向真正的自主学习,即学习目标、时间、内容、方法、路径、顺序、方式、方法、工具、结果呈现、考评方式皆有学生自主决定,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高效阅读、写作、表达等工具自学;让学生借助学科学习方法,学科思维的方法等高效课堂学习来自学,让学生将知识在运用实践中自学,让学生借助信息工具来自学,这就是放手自学。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有目标的学习,是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选择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监控自我的学习过程、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的过程。“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学习评价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学生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从‘想学’到‘学好’,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技能和意志品质。”

    7、不断纠偏的课堂。阶段不同侧重点不同。从共识到我见(发现不同):关注表达到关注倾听;从学会说到学会问:从展示到分享:从关注群学到关注独学;从一刀切单一学习到混合性学习等。

    8、“静”、“动”、“辩”结合的课堂。素养课堂体现“静”与“动”有效结合。“静”就是让学生静心地对问题进行原始思考,所以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提高思考的能力。“动”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之间进行高质量的点评和质疑。学生在展示交流学习成果的时候,不仅交流答案,而且要学会说“为什么”,即言简意赅地说出思路和想法。“辩”是引导学生相互质疑,并阐述观点。

    9、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课堂。知识为生活服务,生活让知识变活。素养课堂重视的是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学知识,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创造生活,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素养课堂的重要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刻苦学习、敢于探索、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意志品质,还要培养学生献身科学、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情怀。 

    10、延伸的课堂。没有延伸的课堂是没有价值的课堂。教师应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布置项目作业或项目学习,将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探究,让课堂知识变活,让社会变成教室,让生活与社会变成学生的活教材。

    核心素养下,乡村教师该如何应对

    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一些新的课堂形态如游戏、设计、创作、戏剧、绘画、游学等纷纷出现,这些原本被忽视的学习方式将会焕发出勃勃生机。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学习方式更加真实、自然、综合化,更加符合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育人实际,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完整情境中完成知识的习得,而且通过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实现从已知到未知的飞跃。未来的校园没有了边界,未来的课堂也必将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区域服务、参观考察、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等结合起来,构建以面向真实、富有个性、深度体验为特征的新型课堂。

    而做为老师的我们的,无论身处偏远山区,还是繁华都市,我们的教学标准是一样的,为社会培养有用之人的目标是一致。一已之力虽渺小,但我们所有的乡村教师联合起来,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努力开始更新认知,率先带学生走入核心素养课堂,走进幸福美好的未来生活。

    核心素养下,乡村教师该如何应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核心素养下,乡村教师该如何应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lf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