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接到班里一个男生妈妈打来的电话。
她说,孩子因为什么事被她批评了一顿,结果嚎啕大哭,说在学校别人欺负他,回到家她又欺负她。
她一听不对劲,赶紧问怎么回事。
原来,他下午在走廊里被一个高年级的学生推倒了,头撞在了墙上,撞得很疼。
这不是他第一次被欺负。
他说,上厕所的路上经常被打,或被吐唾沫。
还被同一个学生打过四次,问他又说不出对方的名字。
还在校外被欺负过。
问他为什么不跟老师说,他说他不敢,回家也不敢跟家长说。
并且说,班里还有几个同学经常被欺负,也不敢跟老师说。
我听了,很吃惊。很多次,我都跟班里的同学说,不要欺负小年纪的同学,但也不要被高年纪同学欺负,如果被欺负了,一定要跟老师说,也要跟父母说,不用害怕。
孩子们都答应地好好的,可是毕竟小,一被吓唬,就吓破胆了,哪还敢说。
我跟这位家长说,回学校,我再仔细问这件事。
放下电话,我很生气,心疼班里被欺负的孩子,没想到这群看似没心没肺的孩子,有那么多躲着大人的忧伤。
我很内疚,觉得自己太不了解孩子们了,没能保护好他们。
可能受那些新闻报道的影响,我印象中的校园欺都是群殴,下跪打耳光,扒光衣服给拍张,抓着头发往墙上撞,等等行为暴力恶劣的事件。
在我们的学校一般不会发生此类恶劣事件。
但是不管是事大事小,欺凌一旦发生,就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就像上面的男生,明明很委屈,很难过,可是因为害怕,害怕那些野蛮的学生,害怕父母,害怕老师,造成精神上的紧张,上课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习,厌学,不愿去学校。
我同事还在中学工作时有个学生,上学时因为长的弱小,经常被同学欺负,最后怎么也不去学校,早早辍学打工去了。
这位同事的儿子现在读初中,他们班一个女生跟班主任说谁谁在谈恋爱,结果被女生们知道后,集体指着鼻子唾骂,贱,不要脸,管闲事。
他们班男生宿舍,晚上老师查休,很多人都在说话,老师问是谁在说话,宿舍“老大”一个眼色,让谁出去谁就得出去,不出去就得挨揍,倒霉的多是老实孩子。
恐怕这样的欺凌事件还只是冰山一角,很多事家长老师都不知道,欺负人的孩子不会说,被欺负的不敢说。
我班那个男生不但不敢跟他妈妈说自己的事,别的同学的事他也不敢说。
真是无法无天了!
我听了很生气。
我同事忿忿地说,都不敢说,我真想去跟他们班主任说说。
老实孩子就这么被欺负着。
没想到,现在我的学生也被欺凌了。
他们也没跟我说啊。
我就反思自己,平时更多的是关注孩子们的作听课、作业、考试成绩,忽略了课堂之外的很多事情,如班级内部同学关系,与别的年级同学的交往,课间十分钟的活动。
我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太少了,不够了解他们的思想心理状况。
还好有一点,他们犯了错误,我不会上来劈头就一通批评,我先让他们把情况说明白,然后我再根据情况该批评批评,该教育教育。
但是从我班那个男生被欺负都不敢跟我说来看,我真的做的不够好,学生对我还有距离感,还不能给他们安全感。
再面对学生,我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少批评,多鼓励,赢得他们的信任,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孩子们回到家,家长们也不要光询问孩子们学习,忽略他们学习之外的生活,多跟他们聊聊学校的生活,班里的事情,其他的同学,好的坏的都聊聊。
当发现孩子情绪不对劲时,家长一定不要忽视,说不定就是受委屈了,被同学欺负了。
就算孩子犯了错也一定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不要拿家长的权威压制孩子。
家长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一定要给予孩子最充分的信任支持,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是真正地关心、爱护他们。
这样,孩子有什么事才会对父母说,在外面受了欺负,也不致于说都不敢说,只能一个人害怕。
哪怕孩子是哭着跑来说自己被欺负了,也强过什么都不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