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和儿子在家的相处,并不总是风和日丽、波平浪静,一派父慈子孝的景象的。
站在父母的角度 ,我们总是适时地对他进行一些居高临下的指导和建议,只不过有时也有些不自知,没有注意到温和的语气和恰当的用词用语,总觉得一家人可以随意。
有时他心情还好的时候 ,说点什么还有回应:要么赞同;要么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虽不完全站在我们的立场,并赞同我们的说法,但起码没和我们吵架 ,态度还可以接受。但偶遇到心情不顺时,你说什么他和你就吵什么,态度拧巴到让人感觉手心痒痒地,心里被怒气填满,不揍他一顿气就无发泄的出口。
说实话真揍起来同样还是解不了气 ,有时反而是更气。他1.85的大个子,你的巴掌扇过去,人家胳膊轻轻一挡,手疼得还是你。为此,现在发生矛盾时,我们无奈采取冷战措施,双双不理他。
儿子满不在乎,照样玩游戏 ,到点吃饭、睡觉,真不知啥时候练得如此淡定自如。
忘了这次因为什么不理他了,好不容易坚持了一天,却随着他和同学的聚会宣告结束。
他和高中同学聚会 ,本来要打车过去的。站在飘着蒙蒙细雨的街头等了半天,一辆车也没有等到,没有耐心的他转回家来开车。此时他的爸爸就开始化身啰嗦的老太婆,“不要喝酒,注意安全”说了不下三遍,他临出门时又开门跟上强化了两遍。儿子头也没回,手在胖乎乎的后脑勺上面摆摆,兀自匆匆离开。
儿子的聚餐还不到九点,他的老爸就开始沙发上坐不住,床上躺不住了,催促我打电话问问怎么回事,我才不问呢?心里还有气。刚把话说出去,就听见老公嘟嘟地在给儿子打电话。
电话连拨了三遍 ,就是没有接通,电话回音无人接听。老公嘟哝着怎么回事,把我周边的气氛也陡然搞紧张了。正寻思我再打一遍试试,儿子回的电话让周围空气又趋于平缓祥和,他只是聊天太过于高兴,没有听见手机响,并再三强调他老爸的问话,真的没有喝酒。
时间很快跨过了九点,老公又一个电话询问,得知儿子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才算放心。
忽然想起把孩子已经送到了学校门口,还非得看着孩子进教学楼的家长,一直内心嘲笑他们的没出息,一会也离不开孩子。可现在想想,我们又何尝不是没出息的家长中的一员呢?
哎!可怜天下父母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