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记得第一次吃咖喱是在什么地方,和什么人了,哦,好像有一点点印象,会不会是母亲在炒马铃薯的时候,总喜欢在切片的马铃薯里放入少许的五香粉和咖喱粉,总之,母亲的菜都是好吃的,她炒的马铃薯我们也总是光盘的。
再后来应该是和朋友在餐馆吃到的咖喱料理,每家餐馆的味道虽各有不同,但咖喱无疑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咖喱炒饭,咖喱鸡,咖喱海鲜,咖喱焗饭,咖喱酱好像挺百搭的,用咖喱酱汁煮出来的蔬菜都特别好吃,人们本着对咖喱的喜爱,顺应着各地不同的饮食文化,做出来的咖喱味道也各不相同,再加上咖喱本身就有青、黄、红多种口味和辣度,因此,在不同的店里吃到的咖喱食物味道也不尽相同。
偶尔吃到的咖喱口味都比较偏甜一点,不是那么的辣,保留了多种香料的混合气味,有个别厨师煮出来的咖喱稍辣了一些,食物进入肠胃中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有时还能稍稍逼出一小层的汗,吃完有种毛孔顿开的酣畅。
总在外面吃也不实际,于是就想着自己动手来煮,除了学习母亲炒菜时放咖喱粉的习惯,还是想要有一份正宗的咖喱食物,于是上网去找烹调方法,水平有限,挑选的肯定是属于入门级别的快手菜,土豆咖喱猪肉就成了我学到的第一个咖喱菜肴。
做法也非常简单:热锅热油中放入适量冰糖炒出糖色,下入切成块状的猪肉翻炒均匀(温馨提示:这个步骤有点“危险”,带着水分的猪肉一入高温的糖油中会四处喷溅,我炒菜的时候都是左手拿锅盖,等右手的猪肉投放到锅里以后,马上盖锅盖转小火,等水分炸得差不多了,再掀开锅盖翻炒上色),肉块上色以后,放入比肉块略大的马铃薯和胡萝卜丁,翻炒一会儿加入开水,水要没过所有的食材,然后放入块状咖喱调料,中火炖煮,等到用锅铲可以将马铃薯轻松切断的时候,让料理收汁,适当加一点点盐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猪肉不要切太大块,以免口感过硬,另外,收汁阶段要注意用锅铲多多翻炒避免粘底。
口味上,如果小孩子不吃辣,两人份的一盘菜放一块咖喱就行了,只吃其香,不沾其辣,反正孩子是很喜欢的,每次煮必光盘。
有一次和朋友谈论到咖喱调味块的用量,她说一盒八块的咖喱基本上两次就能用完,下手之狠令我咋舌,后来回家后再煮咖喱的时候,咬咬牙狠心放了两块,味道居然香了许多,且辛而不辣,非常好吃。另外把猪肉换成鸡肉也十分美味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