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觉
有七觉分。何等为七?谓念觉分,乃至舍觉分。
(七二八)
觉,觉悟义;菩提,亦是觉悟义。在某些佛教典籍中,七觉分又译为七菩提分。七觉分又译为七觉支。
佛,梵语义为觉者,知者。所有那些觉悟了的人都可以称为佛,在后世佛教中,佛这个词如果没有修饰语,仅指释迦牟尼佛,这个词几乎成了佛陀的专用名词,这是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尊敬和怀念。。
在佛陀宣说的全部道品中,唯有七觉分是以觉命名的,这种命名法,表明七觉分是关于“觉”的道品。学习佛法的目标是为了“觉悟”,七觉分提出了“觉”产生、发展的步骤。因此成就等正觉的关键是成就七觉支。
2 七觉支与各类修法的关系
当修不净观,多修习已,当得大果大福利。云何修不净观,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不净观俱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修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七四一)
若比丘修习随死念,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习随死念,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修随死念俱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舍觉分,亦如是说。
(七四二)
若比丘修习慈心,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习慈心,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与慈俱,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修习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七四四)
若比丘修空入处,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空入处,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与空入处俱,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修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七四五)
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与安那般那念俱,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修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七四六)
若比丘修无常想,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无常想,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口与无常想俱,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得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如无常想,如是无常苦想、苦无我想、观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尽想、断想、无欲想、灭想、患想、不净想、青瘀想、脓溃想、膖胀想、坏想、食不尽想、血想、分离想、骨想、空想,一一经如上说。
(七四七)
上述引用了约二十六种修法,这二十六种修法涵盖了常见的修法,对于这些修法,佛陀都提倡修习那些方法到一定程度时,应当进一步修习七觉支。
从佛陀的倡议可以看出,七觉支是通往等正觉的必由之路,七觉支是一切修法的归结,一切修法只有在进一步修习七觉支时,才能获得修行的意义。
经中的“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是定型句,是法次法法向。
3 依法次法向修习七觉支
当修七觉分。何等为修七觉分?谓念觉分,乃至舍觉分。若比丘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如是修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七二九)
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这是法次法向,修习七觉支应以法次法向为指导。
4 七觉支是渐次而起的
若比丘内身身观住,彼内身身观住时,摄心系念不忘,彼当尔时,念觉分方便修习,方便修习念觉分已,修习满足。满足念觉分已,于法选择、分别、思量,当于尔时修择法觉分方便,修方便已,修习满足。如是乃至舍觉分修习满足。如内身身观念住,如是外身、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住,当于尔时专心系念不忘;乃至舍觉分,亦如是说。如是住者,渐次觉分起,渐次起已,修习满足。
(七三三)
七觉支的满足是渐次而起,不是一蹴而就的。
念觉支的满足是由四念处修习满足达成的。其它任一觉支的满足都需在前一觉支的的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5 七觉分说为十四
何等为七觉分说十四?有内法心念住、有外法心念住,彼内法念住即是念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彼外法念住即是念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有择善法、择不善法,彼善法择即是择法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彼不善法择即是择法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有精进断不善法、有精进长养善法,彼断不善法精进即是精进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彼长养善法精进即是精进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有喜、有喜处,彼喜即是喜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彼喜处亦即是喜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有身猗息、有心猗息,彼身猗息即是猗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彼心猗息即是猗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有定、有定相,彼定即是定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彼定相即是定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有舍善法、有舍不善法,彼善法舍即是舍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彼不善法舍即是舍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是名七觉分说为十四。
(七一三)
某次,一些外道与圣弟子论说法义时,外道声称他们也能说七觉支,与佛陀说的没有两样。对此,佛陀对圣弟子们说,这些外道不知道七觉支的意思,如果这些外道知道这些将会十分吃惊。从佛陀的宣说看,七觉支有着不同于外道的深刻之处,也是佛法与非佛法的重要区别。
七觉支中每个觉支分为两种,共计十四种,这十四种每一种都是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
一、念觉支,有内法心念住与外法心念住,统指内身、外身、内受、外受、内心、外心、内法、外法等。
二、择法觉支,有择善法与择不善法,善法是向于涅槃的法,不善法是不导向涅槃的法。
三、精进觉支,有精进断不善法与精进长养善法。
四、喜觉支,有喜与喜处,喜是受,受是觉相,喜处是所觉的对象。即观察喜受及产生喜受的身,受心法。
五、猗觉支,有身猗息与心猗息。
六、定觉支,有定与定相。定为四禅,定相是离欲断苦之受。
七、舍觉支,有舍善法与舍不善法。善法是向于涅槃的法,不善法是不导向涅槃的法。为何善法亦要舍去,参见四如意足。
6 七觉支之食
譬如身依食而住、依食而立,如是七觉分依食而住、依食而立。
何等为念觉分食?谓四念处思惟已,未生念觉分令起,已生念觉分转生令增广,是名念觉分食。
何等为择法觉分食?有择善法、有择不善法,彼思惟已,未生择法觉分令起,已生择法觉分重生令增广,是名择法觉分食。
何等为精进觉分食?彼四正断思惟,未生精进觉分令起,已生精进觉分重生令增广,是名精进觉分食。
何等为喜觉分食?有喜、有喜处,彼思惟,未生喜觉分令起,已生喜觉分重生令增广,是名喜觉分食。
何等为猗觉分食?有身猗息、心猗息,思惟,未生猗觉分令起,已生猗觉分重生令增广,是名猗觉分食。
何等为定觉分食?谓有四禅,思惟,未生定觉分令生起,已生定觉分重生令增广,是名定觉分食。
何等为舍觉分食?有三界。何等为三?谓断界、无欲界、灭界。彼思惟,未生舍觉分令起,已生舍觉分重生令增广,是名舍觉分食。
(七一五)
比如身依于食而得建立,同样的,七觉支亦依于食而得建立。
念觉支之食是四念处。
择法觉支之食是区分善法与不善法。
精进觉支之食是四正断。
喜觉支之食是观察喜乐受及产生喜乐的身受心法。
猗觉分之食是区分身与心,以及两者的受。
定觉分之食是四禅。
舍觉分之食是对欲贪的断、无欲、灭。
7 择机修习七觉支
7.1 区别三种相
应当专心方便,随时思惟三相。云何为三?随时思惟止相、随时思惟举相、随时思惟舍相。若比丘一向思惟止相,则于是处其心下劣。若复一向思惟举相,则于是处掉乱心起。若复一向思惟舍相,则于是处不得正定,尽诸有漏。以彼比丘随时思惟止相、随时思惟举相、随时思惟舍相故,心则正定,尽诸有漏。
(一二四七)
举相、止相、舍相,是心的三种状态:
举相概指一切心涌跃的状态,这种状态与贪相关联;
止相概指一切心沉寂的状态,这种状态同样与贪相关联;
舍相概指一切心孤寂的状态,这种状态与痴相关联。
7.2 择机修习七觉支
“诸比丘,若尔时其心微劣、其心犹豫者,不应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所以者何?微劣心生,微劣犹豫,以此诸法增其微劣故。譬如小火,欲令其燃,增以燋炭,云何比丘,非为增炭令火灭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如是比丘,微劣犹豫,若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者,此则非时,增懈怠故。
“若掉心起,若掉心犹豫,尔时不应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所以者何?掉心起,掉心犹豫,以此诸法能令其增。譬如炽火,欲令其灭,足其干薪,于意云何?岂不令火增炽燃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如是掉心生,掉心犹豫,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增其掉心。
“诸比丘,若微劣心生,微劣犹豫,是时应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所以者何?微劣心生,微劣犹豫,以此诸法示教照喜。譬如小火,欲令其燃,足其干薪,云何比丘,此火宁炽燃不?”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如是微劣心生,微劣犹豫,当于尔时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示教照喜。
“若掉心生,掉心犹豫,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所以者何?掉心生,掉心犹豫,此等诸法能令内住一心摄持。譬如燃火,欲令其灭,足其燋炭,彼火则灭。如是比丘,掉心犹豫,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则非时;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自此则是时。此等诸法,内住一心摄持。念觉分者,一切兼助。”
(七一四)
在本经中,佛陀指明了修习七觉支时需要应机而修,不应机械地顺序而修。
在举相时,不应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而应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
在止相时,不应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而应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
其中念觉支是任何情况下都应修习的,是兼助一切的。
在经中,没有说明舍相时应修习何种觉支,根据1247经对舍相的表述,并结合714经择机修习七觉支的原则,那么在舍相时,应修习定觉支。
7.3 正确择机修习七觉支
尔时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有七觉分。何等为七?谓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此七觉分,决定而得,不勤而得,我随所欲觉分正受。若晨朝时、日中时、日暮时,若欲正受,随其所欲,多入正受。譬如王、大臣,有种种衣服,置箱箧中,随其所须,日中所须,日暮所须,随欲自在。如是比丘,此七觉分,决定而得,不勤而得,随意正受。我此念觉分,清净纯白,起时知起,灭时知灭,没时知没,已起知已起,已灭知已灭。如是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亦如是说。”
(七一八)
正如国王、大臣有许多衣服,在不同场合、不同气温下穿的衣服也不一样。修习七觉支也应当如此,时时思维三种相,观察当前自身的状况,选择修习适当的觉支。
择机修习七觉支的前提是七觉支的各支都已经修习出来了,正如国王、大臣首先要有各种不同的衣服,然后才能挑选穿哪种衣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