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的进步在于,从”假装不关心成绩”过度到敢于承认“其实也在意成绩”.那么,当觉察到自己的真实想法后,我们该怎么做?
1.分析显性分数背后的隐性原因:
比如数学,总是出错的题型,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还是思维方式出现了问题?是越步了还是解题习惯有问题?
孩子陈述自己的想法和纠错,家长探寻近期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规律,甚至是生活习惯上体现出来的问题
2.对于波动较大的科目,清楚一个大的方向,我希望孩子达到的高度:
这个尤其体现在语言类,比如语文和英语.
大量的阅读不会带来圆满的成绩,但是海量的刷题却可以,那么如何选择?
作为家长,需要的是短期利益,比如高(满)分?还是长期效益,比如学习能力和热情?这个很重要.
我一直有一个信念,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海量的阅读势必会带来质的飞跃,语法和拼读充其量是一个技术支持见效但不长久.
3.对比“你付出的”和“你收获的”
观察自家孩子是玩乐中学习,还是挣扎中学习:
玩乐中学习的孩子不会厌烦,有学习内驱力,即无限的求知欲望.他们小学阶段体现在喜欢问为什么,中学阶段专注于怎么办.简言之,他们通常会事半功倍.
挣扎中学习的孩子总有一天会枯萎,他们在初级学习阶段就被成人剥夺了学习的主动性,随后丧失了学习热情,习惯被动向前.简言之,他们通常会事倍功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