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建筑圈建筑档案
建筑档案对话杜孝民| 探索查尔斯·科里亚的昨日世界

建筑档案对话杜孝民| 探索查尔斯·科里亚的昨日世界

作者: 建筑档案 | 来源:发表于2018-08-22 09:29 被阅读2次

    在崇尚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建筑耗能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科里亚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展开了低技术生态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查尔斯.科里亚】也许是唯一被中国人熟悉的印度建筑大师。他对印度地域文化的尊重和对印度极端气候的高度关注和实践均表达了他对社会文化和世人的极致关怀。

    » 科里亚:一个民族经典的过去,也就是它的真正的将来。

    印度的传统建筑文化就是创作的源泉。严酷的气候地理条件和欠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激发着我的创作热情,似乎在重视本土资源文化之上的创新,才是一条可行的出路。

    » 杜孝民:印度的经济于我们的经济形势不相上下,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他也是发展中国家,我们是欠发达国家,他也是欠发达国家,在这一点上他反倒跟我们有更多的设身处地的启发,它也属于东方文化的范畴,也是在西方主流文化之外的一个文化形态。

    【档案讲解】

    ﹉﹉﹉﹉﹉﹉﹉﹉﹉﹉﹉﹉﹉﹉﹉﹉﹉﹉﹉﹉﹉﹉﹉﹉﹉﹉﹉

    甘地圣雄纪念馆

    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为加快国内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对印度进行更加疯狂的殖民掠夺和奴役,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起义在全国酝酿起来。纪念馆位于埃西拉姆,1917年至1930年间,圣雄甘地曾居住于此,并在这里领导了印度的独立战争,开始了他光辉的革命里程。

    甘地纪念馆建于1958年~1963年,简朴的砖墙、瓦顶、石材地面和木门窗均与故居一样,整组建筑没有使用玻璃和其他现代材料,采光和通风可通过木制百页进行调节。开放的和围合的空间单元以一种类似曼陀罗(Mandala)式的结构方形给予环境以秩序。舒展的横向线条,格网式单元的有机生长,灵活的平面布局,室内外空间的穿插渗透,以及对气候因素的关注使该纪念馆成为本世纪中叶的一项杰作。

    甘地纪念馆利用统一的原型,来表达现代建筑所具有的秩序感,暗喻了甘地严谨、理性的个性特征。但是他又通过印度所特有的近人尺度和曲折的流线组织,表现其印度传统的本源,再现了甘地的“乡村理想”。

    斋普尔艺术中心

    清晨的斋普尔古城,躺在一片花香的露珠里。在寺庙前的一溜排开的花摊上,最多的是艳红的玫瑰和玉珠般的茉莉,都用棉线绕出长长的花串,堆在摊上,挂在墙上,祭神的人来买,就剪一米两米下来,庙里面熙熙攘攘,白衣的海洋之上浮动着色彩浓重的缠头(TURBAN),金红的晨晖下,一座城的繁华似乎都集中在庙前庙里。

    ▲ 斋普尔城

    斋普尔艺术中心,以古老的宇宙观为基础,对9个正方形的曼荼罗加以演化,并以古斋浦尔的城市规划作为原型,成为了一个古老和现代概念的奇妙结合体。作为一幢现代建筑,它的创作灵感却来自古代的天象学,一种包含九大行星的曼荼罗形制――在这里,建筑被看作成为宇宙模型;建筑方格平面的局部扭转,更让人联想到古斋浦尔城市规划的原型。

    古城斋普尔就是一座粉红色的城市,城中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红色的粉饰。色彩是印度传统建筑中的一种重要的建筑语言。科里亚通过对色彩的大胆应用,实现了对印度传统建筑语言的现代拓展。

    记录人说

    正是基于对印度特定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主义思想的深刻理解,科里亚才能够走出一条根植于本土的印度现代建筑之路;才能在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精华,对过去和现在做出了积极的回应;才能“轻而易举的将过去重新转化为一种卓越非凡的作品”。

    “真正的是建筑师把他们的责任推给机械工程师的同时也大大削弱了自己想象力的进程。”

    “在深层次的结构层次上,气候决定了文化及其表达形式,以及风俗礼仪,从它自身来说,气候是神话之源。”

    ——查尔斯·科里亚

    » 杜孝民:作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建筑大师,在现代主义时期,他深入挖掘和研究了印度传统的地域建筑,对中国建筑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拥有传统文化,中国与印度的本质上是相通的。

    中国的建筑起步是较晚的。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的造城运动,是中国建筑从“温饱”到“精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圈是相对封闭的。如今的中国建筑内部是过分西化了的、扭曲了的。

    “类似的”建筑、奇形怪状的建筑比比皆是,这是工业文明下的建筑诟病,是割裂文脉、浪费资源的现象。设计并不是照搬和复制,而是在有思考的基础上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的创新。建筑设计最重要的是要体现责任,不管市场怎样变化,不管能不能赢得项目,建筑师一定要负责,对城市负责,对文化负责。

    科里亚主张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入手,通过平面的布局,剖面的设计等方式来达到建筑气候的调节,响亮地提出了形式追随气候的建筑理念。

    » 科里亚:从本土建筑文化中汲取营养,居住在传统建筑红宫中的王室贵族在不同季节会选择居住不同的房间。所谓形式追随气候,对于现在的印度来讲,露天空间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资源,而非浪费。

    【档案讲解】

    ﹉﹉﹉﹉﹉﹉﹉﹉﹉﹉﹉﹉﹉﹉﹉﹉﹉﹉﹉﹉﹉﹉﹉﹉﹉﹉﹉

    气候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从而影响建筑的营造形式,于是我们试图去寻找,寻找自己民族的传统建筑是如何受气候的影响的。

    中国建筑中的“形式追随气候”:维吾尔民居

    维吾尔民居是以粗木或沙石作基,土块砌墙,或笆子墙,房顶架梁棱、椽后铺苇席加土抹泥建成。房屋平顶,开天窗采光,四壁不开窗只留门,房门忌朝西;石膏雕花,花卉、植物、几何纹饰等作为边框陪衬。

    其独具特色的民居,将艺术性和人性融入了他的建筑,不仅展示了对人的关心和对生活的热爱,而且体现了当地历史文脉和文化环境。

    目前的中国建筑市场大型项目的方案设计权基本上被外籍设计师获取,内地设计师在强大的外来力量的冲击下,相当一部分人安于现状,得过且过,靠画施工图谋生 。

    » 科里亚:建筑既不是纯技术的,又不是纯艺术的,它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产物。我们既需要顺应建筑全球化,又需坚持地域性,崇尚“形式追随气候”的原则,创造出具有地域特征的建筑形式。

    » 杜孝民:在创造标新立异的建筑形式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的经济文化水平、技术条件、承受能力,重视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域性,这样才能将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与当地的风俗文化结合在一起,才能使优美的建筑形式建立在稳固的经济技术文化的基础之上,才能最终获得实施。

    - End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建筑档案对话杜孝民| 探索查尔斯·科里亚的昨日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re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