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童话的魅力》4

《童话的魅力》4

作者: KeLLy_7824 | 来源:发表于2020-06-06 20:40 被阅读0次

儿童需要魔力

1、神话和童话故事都回答永恒的问题:世界是什么样的?我将怎样在这个民办中生活?我怎样才能成为我自己?神话的回答是明确的,而童话的回答是暗示性。童话故事传递的信息可能暗示着解决方法。

2、无论在什么年龄,只有那些破例了我们的思想的故事才能使们心悦诚服。

3、由于屈从于其他人的理性教导,儿童只能把他的”真空知觉“藏在心灵深处,让它潜伏起来,不受理性的影响。(这可以说明有些孩子明明心理有问题,但他为别人认为他是正常的,他就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了起来。有一些测试,虽然每个人内心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但他们隐藏了真实想法,写下一些冠冕堂皇的千篇一律的答案,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答案安全性比较高。)

4、在泛灵论思维中,不仅动物像我们一样地感觉和思维,而且石头也是活的。

5、没有经历一个相信魔力的阶段,他们就经受不起成人生活的艰苦磨难。

读有所想:迎合大人或避免被人笑话,所以孩子常常不表达他们的真实想法。不表达他们的真实想法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最近跳楼的学生比较多,但这些学生生前在心理测试时都是显示正常。心理老师认为这些孩子在做测试时刻意隐瞒自己的一些想法,所以我认为心理测试也不是绝对准确的,因为测试题都是一些选择题,如果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心理状态,就会刻意选一些大众认可的答案,这样心理老师就不会发现他们的问题了。

三岁孩童探究镜子的现象,好象在动物界也存在。譬如见过一个视频,一只猫在镜子前对着自己的影像抓挠,其实也是在探究镜子里的猫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动物应该也是有思维的吧,只是他们的思维没有人类的那么复杂。

泛灵论:也称物活论、万物有灵论,它发源于17世纪的哲学思想。泛灵论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灵魂或自然精神,并在控制间影响其他自然现象。他们认为一棵树和一块石头跟人类一样,具有同样的价值与权利。

儿童需要魔力,其实大人也需要魔力。人常常碰到无能为力时,就会求助于神灵或菩萨,希望通过祈祷,让神灵或菩萨发挥魔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相关文章

  • 《童话的魅力》4

    儿童需要魔力 1、神话和童话故事都回答永恒的问题:世界是什么样的?我将怎样在这个民办中生活?我怎样才能成为我自己?...

  • 阅读《童话的魅力》——第一周假期学习分享

    《童话的魅力》布鲁诺·贝特尔海姆在创作这部《童话的魅力》时,是采取心理学分析和评判的方式进行童话案例分析的,...

  • 童话的魅力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最大的需求和最艰巨任务就是找到人生的意义。但让人抓狂的是,并不是一个人到了某个特定的日子或者特...

  • 2022.8.23

    #暮省 1.#健身 2022.8.23 早,跳绳3300下;晚,30分钟毽子操。 2.#读书 《童话的魅力》P4...

  • 《童话的魅力》11

    《三片羽毛》:最小的孩子被看作小傻瓜 1、在童话故事里,“三”这个数字似乎常常是指精神分析学中心理铁三个方面:“伊...

  • 《童话的魅力》13

    《牧鹅少女》:获得自主 1、《牧鹅少女》象征地体现了俄狄浦斯冲突发展的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从认为同性父母是篡夺者—...

  • 《童话的魅力 》18

    《小红帽》 1、如果对任何人表面上动听的示好意图都深信疑,就真的会遭到暗算。淳朴天真固然令人喜爱,但一个人总是淳朴...

  • 《童话的魅力》15

    《亨塞尔和格莱特尔》 1、贫困潦倒难以使人增强自己的道德品性,反而使他们变得更加自私,对别人的痛苦更加麻木不仁,因...

  • 《童话的魅力》14

    怎样讲述童话故事 1、童话故事的讲述者对这个故事的无意识的理解就受到儿童的无意识理解的影响。给儿童讲述故事的最有效...

  • 《童话的魅力》5

    替代性满足与意识识别 1、童话故事既富有娱乐性也富有教育意义。它们的独到之处是通过直接与儿童的内心对话来达到这一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话的魅力》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in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