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在连横策略中称霸(四)

作者: 一首简诗 | 来源:发表于2019-07-26 06:32 被阅读5次

张仪等人的“连横”与公孙衍等人的“合纵”都是过分看重计谋,靠玩弄阴谋阳谋来使国家强盛。但为什么连横策略在秦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合纵却败下阵来。是策略本身有问题吗?不是的,其实归结起来就两点:

一、它与秦国的国情国策相得益彰,一人当老大即可。而不像山东六国那样,表面合纵结盟,暗地里你追我打,互相牵扯的利益太多,他们的合纵之举可以说都是孤立的。

二、秦国的几任国君和大臣都是特别贤民能干的人才,而东方各国像楚怀王、齐王田建那样的昏庸之辈不胜枚举。

每次东方各国互相掐架的时候秦国就暗地里加把火,有时候帮其中一国共同攻打另一国,有时候趁两国打架的时候偷袭他们的老巢,借此削弱各国的力量,为后来的统一做准备工作。

例如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的时候,楚国攻打韩国,秦国出兵帮助韩国攻打楚国。同年,秦又劝魏国攻打燕国。第二年的时候,秦帮助魏国攻打卫国。到了秦昭王四年,齐、韩、魏联合攻楚,秦国又去救楚。秦昭王三十五年,秦国又帮助楚、韩、魏攻燕。套路太多了,看的眼花缭乱。

《秦策》记载:有一次楚国攻打魏国,张仪对秦王说:“咱们助魏国一臂之力吧,赢了,魏国肯定感激秦国,并且咱们可以拿到西河外的土地;输了咱们就趁魏国虚弱,夺取他的土地。”

秦王采纳了张仪的建议帮助魏国,后来魏国好不容易打退了楚国的进攻,国力虚弱了,害怕秦国趁机作乱,于是乖乖的送了一部分土地给秦国。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公元前287年,燕、齐、韩、赵、魏五国联合伐秦,打都没打就散了。公元前286年,秦王使用计谋促使秦、燕、韩、赵、魏联合攻齐,直接打到了齐国的首都临淄,搞得人家差点就灭国。后来齐国用尽吃奶的劲反攻,打退了联军,但从那以后就不能与秦国抗衡了,并开始采用“隔岸观火”的态度,任凭秦国灭其它诸侯国。所以这时候秦国的主攻方面就转到了韩、赵、魏等其它国家。

秦在连横策略中称霸(四)

就这样秦国把连横策略运用的炉火纯青,从中趋利避害,最终雄霸天下。

秦在连横策略中称霸(四)

相关文章

  • 秦在连横策略中称霸(四)

    张仪等人的“连横”与公孙衍等人的“合纵”都是过分看重计谋,靠玩弄阴谋阳谋来使国家强盛。但为什么连横策略在秦国获得了...

  • 一日一练|篆书千字文(二)77

    以下来自百度: 晋楚更霸 赵魏困横: 晋、楚两国在齐之后称霸,赵、魏两国因连横而受困于秦。 假途灭虢 践土会盟: ...

  • 每日典故:侧目而视

    典出《战国策·秦策一》。 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 战国时代,苏秦到秦国游说,劝秦惠王实行连横的策略。苏秦的意见没被...

  • 苏秦以连横说秦(中)

    《古文观止》第五七篇 全文仅一“夫”字可也 余皆不及格

  • 秦愿

    序 公元前230年,秦国在中华大地上挑起战争,名族纷争不断,嬴政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连横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

  • 两条丝路的轻与重

    苏秦佩六国相印,合纵抗秦。张仪创“连横”策略,游说六国入秦,破纵助秦一扫天下。一纵一横间,二人以九州华夏为...

  • 战国志(五)扫六合

    远交近攻,是秦齐两国东西平衡时,基于合纵连横的天下大势制定的外交策略。即一方面通过合纵打击大国,另一方面用连横来进...

  • 战国策124-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

    张仪,为连横反说苏秦之辞。 其一曰韩国国小民贫。 其二曰地缘恶劣。 其三曰秦之图在楚,不在韩。 其四曰不事秦,必遭...

  • 战国策―张仪为秦破从连横

    【原文】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

  • 苏秦以连横说秦

    在我个人看来,古文对我的一大吸引之处在于其文辞。一篇文章读下来,抑扬顿挫,豪气满腹,让人有难得的满足感。言辞间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秦在连横策略中称霸(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pl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