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散文
《老子》新读第23章-2

《老子》新读第23章-2

作者: 格致教练蒋海涛 | 来源:发表于2021-02-17 13:25 被阅读0次

《老子》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的文字向来简洁,但是本章给人感觉不一样,貌似有点儿铺张,道德失三个字翻来覆去说,整理一下是这样的:

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从事于德者,同于德,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从事于失者,同于失,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你有什么发现吗?

你有没有发现”道、德、失“这三个世界,具有相同的结构。

具有相同结构的系统,必然具有相同的动力,而这种动力是贯穿不同的世界的。

什么样的动力呢?

让我们从佛教的六道轮回中汲取点儿灵感。佛教定义了六个世界: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如果你这辈子修行没有证果,下辈子还得去这六个地方补课。

具体去到哪个地方呢?得看你这辈子都干了啥事:好事干得多,去上三道(天、人、阿修罗),坏事干多了,去下三道(畜生、饿鬼、地狱)。听起来好像有个裁判官,根据你的performance定个年终奖,类似基督教的末日审判。

其实佛教的教义不是这样的,去哪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只不过这个选择是无意识的。佛教把这种无意识选择的动力叫做业力。

你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都会记录在宇宙时空大数据中,叫做“业”。你的“业”会呈现某种模式(pattern),这个pattern就是业力。假设一个人比较贪心,一辈子活在”我要我要“的节奏中,那么他的业中贪的力量就比较强,临命终的时候,业力就会牵引他去往饿鬼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的调性就是贪。

业力不是在临终的时候才起作用,业力是那只看不见的手,陪伴你活着的每一天。比如,杠精总会遇到杠精,受虐的总会遇到施虐的,干架的总会遇到干架的,为啥?因为他们的身体需要这样的负面能量为食,他们走到一起才能制造这样的负面能量,驱动他们去相互寻找的力量就是业力。

当然,业力并不总是负面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也是业力的作用。

总之,没有谁在主宰你的命运,一切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无意识的选择叫业力,有意识的选择叫愿力。业力是六道轮回的动力,愿力则通向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

同样的,”道、德、失“三个世界也是自我选择的结果。”失“的世界是无意识(无觉知)的选择,”德“的世界是有意识(有觉知)的选择,“道”的世界是选择/意识/觉知本身。

与佛家不同的是,老子没有用“业”这个字,老子用的是“乐”字:道亦乐得之,德亦乐得之,失亦乐得之。

巧的是,孔子也喜欢“乐”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李泽厚先生说,中国文化的底色是乐感文化。与此相对,西方基督教文化是罪感文化,印度是苦感文化,日本是耻感文化。

这就有意思了,地球上无论哪个族群都承认某种宏大力量的存在,区别在于各种文化对这种力量的感受不同,赋予的意义也不同,而现代脑科学告诉我们,感受和意义都是建构出来的。

换言之,你的人生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

我们再品读一下老子的话: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以前我不能理解老子为什么用“故”字把“天地不能久”和“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连接起来,两者有因果关系吗?仔细想一想,还真有。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人生是有限的,如何托付有限的人生?有道、德、失三个世界,你自己选。希言自然,老天不说话,都是你自己的事。老子用字多到位啊,一个“故”字揭示了人生真相。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自由来设计自己的人生,而且必须亲自设计自己的人生,别人没法越俎代庖,老天爷也管不得。这样的真相,你信吗?

很多人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因为责任太大了,而且很孤独。弗洛姆还专门写了本书《逃避自由》,来描述这种现象。

但是,不信不行啊!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人唯一的不自由,就是无法摆脱自由。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信不足就是不信啊,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不选择等于自动选择了“失”的世界,一辈子患得患失,随波逐流。

必须有足够的信,你才能进入了“德”的世界。

信为道源功德母,信哉斯言!

相关文章

  • 《老子》新读2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

  • 《老子》新读第17章-2

    《老子》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

  • 《老子》新读第22章-2

    《老子》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

  • 《老子》新读第23章-2

    《老子》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

  • 《老子》新读第28章-2

    《老子》第二十八章(古本)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xī。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

  • 《老子》新读第33章-2

    《老子》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

  • 《老子》新读第79章-2

    《老子》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

  • 《老子》新读第78章-2

    老子》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

  • 《老子》新读第27章-2

    《老子》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zhé迹,善言无瑕xiá谪zhé;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

  • 《老子》新读5-2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shuò穷,不如守中。 橐龠是古时候冶炼金属用的风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新读第23章-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co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