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很喜欢也很享受公司的管培生项目。
利益相关:玛氏箭牌供应链管培生,前武汉卷烟厂烟机操作工,以及大哥哥。
没有对比,就没有所谓的“好”以及“很好”,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觉得自己是有资格回答的。
全文约2200字,阅读约需 3 min。
我的背景:本科毕业于武汉一所双非一本,硕士毕业于广州的一所211综合类高校,专业食品科学,也是薪资水平可怜的传统行业。作为求职者完整的参加了2017/2018连续两年秋招,毕业后我先供职于湖北中烟,之后又很不安分的跳槽来到玛氏箭牌(Mars)。因为题主已经做出了选择,这里且不谈当时面临许多offer时我的考虑以及后期的反思,单就我自己的两段比较有代表性的工作经历(垄断国企与独资外企),分享一下我对外企管培生项目的认知与认同。
玛氏怀柔工厂先说福利:
首先是工作环境,火星的广州总部旁边就是花城广场,用我的小眼睛以一种奇怪的姿势贴近工位附近的落地窗窗户,还能完整的看到小蛮腰!公司有免费的自助咖啡机以及茶饮,每周二/四会有爱心水果,每个月会有福利糖。得益于扁平化的管理风格,无论是多高职级的同事,都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大家的办公桌拼在一起,在每天的会议间隙同身边的同事,或者跨越几个工作岛的同事一起吹水,也是忙碌中难得的放松时刻。
广州花城广场 工位旁的双胞胎小蛮腰行业领先的年假我也是要吹爆的。正式入职的同事,从第一年起就享受15天的带薪年假,之后会与入职年限一同增长。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暂定于每年六一的“公司假”,可以和男朋友,女朋友一起,或者你自己开开心心的当一次小孩子。
规范化的薪资及五险一金也值得一说。经过秋招的同学们应该都会知道,普遍意义上来讲,与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相比,外企的五险一金缴纳比例可能不是最高的。但是与觉得多数私企相比,外企是很规范的。体现在,私企里的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低的吓人,用所在城市的平均工资/岗位基本工资,甚至所在城市的最低工资进行缴纳的都大有人在。举个例子,税前10k的工资收入,私企的缴费基数可能只有2k,而外企是按照实发工资10k足额缴纳的。同时,私企也往往会选择最低档的公积金缴纳比例,如5%进行缴纳,外企往往会取中间值,如8%。算下来的话,同样的税前工资,外企会比私企多缴纳2k左右。
针对管培生而言,成体系的培养制度更是绝对的亮点。成熟的管培生制度会有清晰化的职业发展路径,并且已经充分的考虑了你的轮岗需求。在生意需求和个人能力发展的基础上,管培生在2~3年内轮2~3个关键岗位是有保障的。合理安排的轮岗无疑是帮助年轻人从不同维度快速了解整个集团生意运营状况的一大助力。在增加大家商业意识的同时,不同岗位也会督促甚至迫使大家有针对性的提高相应能力,如跨部门协作,供应商管理,以及领导团队等。而这些轮岗机会,对于非管培项目的同事来讲,获取的难度会大很多。
2019年11月福利糖再说玛氏管培生项目最吸引我的地方:
1. 有挑战的工作。你认为一个应届生从入职到完全接手并参与领导一个300万左右的项目需要多久?半年?一年?还是更久?对于我,是不到四个月。而且在工作交往范围内,我能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同届管培生们在更短的时间内接受了更重大的任务。简单的来说,公司是拿真金白银来帮助我们在工作中成长,是用人民币美元来包容我们职业生涯初期所犯的错误。有挑战的工作能够时刻的引导你不断的去提高能力,我也相信,learning from doing的确是非常高效的能力提高方法。
2. 卓越的同事群。诚然,挑战就是用来完成的,但是对于刚毕业的我们,对于生意,职场缺乏经验的我们,应当如何去面对这些挑战,并能够切实的提高能力呢?这时候身边卓越的同事群就会成为非常关键的助力。我之所以用“群”是想说明,在火星的真实情况是,身边的每一位同事都非常优秀。卓越的人不是凤毛麟角,而是普遍的存在与每一个岗位。卓越的同事群可以从两个方面帮助我们处理有挑战的工作,第一点是能够在十万火急的情况下,引导我们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法,帮我们理清思路;第二点是我自己很珍惜的:身边闪闪发光的同事们会让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有哪些能力需要提高以及如何提高。通过观察优秀的人是如何工作的,能够给我们以极大的启发。通过观察别人的错误,以及解决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自己少犯错误,并提高问题解决的成功率。而卓越的同事群,也只会大规模的出现在优秀的企业中;
3. 友好的工作氛围。我认为,积极面对问题,肯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努力群求解决方案,平等自主的讨论,这些都是友好工作氛围的体现。打个俗气的比方,友好的工作氛围就像空气,有的时候你感觉不到,没有的时候寸步难行。设想一下,当面对问题的时候推诿责任,甚至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人人单打独斗,不信任团队成员;抱怨指责不去落实……但凡出现上述中的任何一条,对于应届生职业观的形成,事业上的进一步发展,都是灾难;
4. 广阔的发展平台。作为大型跨国外企,这个平台中包含的潜在机会点,绝对是稀缺资源。还是说我自己,虽然目前的岗位在供应链,但是我当我对于销售或者研发好奇,产生兴趣的时候,我有机会能够邀请到相应的同事帮我介绍;虽然我在中国市场,但是通过例会,我能知道北美市场/欧洲市场的同事们,关于相似项目有什么不一样的解决方案;虽然我属于业务部分,但是通过与IT同事的交流,让我提高了可视化商业智能分析的意识。这些资源在这一时刻可能凸显不出重要性,但是无疑提供了我了解不同岗位、部门、业务单元甚至是不同行业的机会,年轻人的发展方向,原本也就是在对世界的不断了解中渐进明朗的。通过不断的了更多的业务/市场,我们才有机会发掘出自己真正的兴趣点,寻找到职业发展的新目标。
择业与就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会一直困扰着一届又一届的应届生。我的建议是,无论如何请选择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工位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青年记事。无需内疚与自责,你不是唯一困惑的人。在这里与你分享我们的成长经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