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捆绑销售变化多(再续二)——读《经济解释》(一百九十七)

捆绑销售变化多(再续二)——读《经济解释》(一百九十七)

作者: 刘东利2020 | 来源:发表于2022-07-09 12:04 被阅读0次

如果产品的功能性不是那么强、价格不是那么低,会怎样?

典型的是汽车,尤其是中高端品牌:

- 之所以能称之为品牌,是具备了社交属性

- 也就是能解决除了出行、这一基本需求之外的问题

- 所以产品的价格,就不会是平进平出的一种定价了

- 而且有意思的是,也会有尝试捆绑的动作,典型的就是售后保养维修等等,通过

- 宣传4S正规、掌控配件渠道等,努力捆绑,但是

- 毕竟讯息费用会随着时间而消退,懂车的车主比例越来越高

- 汽车公司的策略,是需要迭代了

- 更何况现在是几浪并发,包括企业数字化 + 产品智能化、自动化,然后

- 还在尝试创造新捆绑,集成度越来越高 + OTA就是典型了

- 所以才成了创新的母生态了

如果产品的功能性更加强、但是没有硬件载体、也就是体现为软件产品,会怎样?

- 典型的就是导航

- 集中度会更高;固定投入会更大,规模效应更加显著,因而

- 会对C端免费

- 会对B端进行分层,按照使用量收费,而且

- 大部分也是免费的,那么

- 怎么盈利呢?

- 所谓的数据变现,所谓的生态合作,等等了,其中

- 很多时候约等于广告

- 这可能是信息产品的宿命吧

打印机也是类似的,也是信息产品,虽然只是具备打印的功能哈 —— 看作者接下来的分析:

制造商的心目中是先有一个每张打印的大约之价才决定在下面怎样出术。

先觅了价才调校下面的出术,价是边际收入,制造商会调校他们在制造上哪方面可加哪方面可减,务求边际成本最后等于价。

所以:

不谋而合,先觅了价然后出术这个商业法门跟我在第六章提出的挤迫理论大有雷同之处。

再进一步,作者还分析了大型打印机:

主要是为复印生意的商店用的。

在香港的实践是:

制造商免费提供机器给客户,每月收费港币一千三百,有外人无法倒拨调校的计量表,每月印一万张不收费;超过一万张每张之价减半。

这是租赁了 —— 那开打印店的到底赚什么钱呢?其实和7-11便利店加盟的本质类似了,赚的是现场管理的钱罢了;如果运气好、或者眼光独到,选址水平高,那还额外能赚到一些地租的差价。

而且,再做个类比:

- 远方的工厂 + 现场的大型打印机(被工厂制造出来)+ 现场管理

- 远方的云计算平台 + 现场的一些部署(和云计算平台协调)+ 现场管理

- 再叠加一下,智能产品

- 远方的智能工厂(制造 + 时时在线的远方计算平台)+ 每个智能硬件(被工厂制造出来 + 端上计算平台)+ 现场管理与使用

- 是不是有很多共通之处了?

作者还分析了喷绘机:

他们独到之处不在彩墨,而是在喷绘机的软件设计。

这软件是为他们提供的彩墨而设计的。

用家在市场购买他家供应的彩墨,不管质量如何色彩有少许差别喷绘出来的作品差很远。

芯片 + 专属的工具链/开发平台,其实也是类似的道理 —— 古今中外,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作者还分析了其他的捆绑案例:

香港的酒家卖一元一只鸡是捆绑销售,因为顾客不能只吃鸡不吃其他,也不能购买多只带回家。

我认为这是噱头。。。

是的,所谓的开业大酬宾啦、不定期促销啦,都是广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捆绑销售变化多(再续二)——读《经济解释》(一百九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gb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