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教育成长励志
一个母亲对儿子所有的爱与深情

一个母亲对儿子所有的爱与深情

作者: 笑薇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7-11-05 16:49 被阅读198次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

从安德烈冷漠的神情中,敏感的母亲立马意识到儿子虽然还爱他,但明显并不喜欢她。

爱很多时候成了亲人之间不沟通、不亲近的借口,因为所有的感情中骨肉至亲最无法舍弃。然而,正因为有爱,正常的沟通才更显得必不可少。

对于这对母子来说,四年的分离让他们的骨肉亲情变得有些疏离,但作为母亲,龙应台并不甘心,她说,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

于是便有了这本书中的36封母子书信,历时三年。一封封的书信中,母子二人坦诚相对,畅聊政治、人生、爱情、工作和理想。

龙应台曾经被誉为华人世界的一支笔,针砭时弊,偏辟入理,但从这36封书信中,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所有的爱与深情,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许多地方都令我感动不已。

1、有一种爱,叫“不必追”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读到这句话时,我的眼泪差点夺眶而出。

儿子逐渐长大成人,母亲日渐老去。母亲想要拥抱儿子,儿子却迫不及待地想挣脱。正如所有18岁的大男孩一样,安德烈不喜欢母亲过于照顾和担心自己,他甚至觉得妈妈还拿他当14岁。

殊不知,在母亲的眼里,无论儿子是18岁,还是48岁,永远都是母亲眼里需要照顾的小男孩。18岁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他渴望有自己的空间,并不喜欢母亲跟在自己的身边,所以当他得知在上海实习的一个月,母亲准备跟随他和弟弟一起住,并带领他们了解上海的时候,他大失所望。

和所有的母亲一样,龙应台希望儿子能和自己更贴心,希望母子二人能更亲近,但她也能理解在欧洲开放的文化氛围中长大的儿子对独立自由的渴望,并尊重他的要求。

母亲对子女的爱大概是世界上最无私而深沉的爱,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母亲是参与我们成长历程中最密切的人。

但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原本就是一场渐渐脱离母体的历程,孩子需要从走出母亲爱的包围,去探索更大的世界,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独立的人。

对此,母亲尽管依然百般不舍,但也只能默默地看着逐渐远离的子女,告诉自己,不必追。

2、选择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这是一个母亲在劝诫儿子读书时,说的一段感人肺腑而又发人省醒的一句话。作为母亲,儿子的一切都牵动着她的心,儿子的生活、儿子的学业和工作,无不让她充满担忧。

她希望儿子用功读书,希望儿子将来有选择的自由,并获得工作的快乐。她说,我担心的不是你职业的贵贱、金钱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是你的工作能给你多少自由?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

相比较事业的成功,她更关心的是儿子否真正快乐。她甚至说,如果你觉得在动物园给河马刷牙比成为华尔街的银行经理更快乐,那么她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更有成就。

在她看来,能给人意义和时间的工作才比较可能使人快乐,因为不至于绑架一个人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充分体验生活。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龙应台虽然已经是一个蜚声华语世界的文化名人,但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与普天之下所有的父母又有何异呢!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她曾经为了激励我读书,也说过类似的话。

因为时代条件的局限,家里孩子多,她又是老大,作为一个女孩子,家里是没有能力也不可能供她读大学的。于是小学毕业后,她就回来给家里帮忙,放牛、干农活,在那特殊的年代,她几乎撑起了半个家,直到12年后,她24岁,和父亲结婚了,但对于一个没文化的妇女,命运并不会有什么改变,她依然只能做一个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土地上播撒着她的汗水和眼泪。

农民永远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最底层,终日的辛苦劳作,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碰到灾荒的年份,甚至颗粒无收。为贴补生活,她卖过菜、摆过小摊、贩过水果,各种小生意都做遍了,很多次做生意的推车都被城管被收缴,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说。

因为没文化,也注定了一辈子的辛苦劳累。所以,她当然不希望她的子女以后重复她那样的生活。小时候,每次和她一起去地里帮忙干农活的时候,她总不忘告诫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读书,考上大学了,就不用像我一样种庄稼了,农民是最辛苦的!”

对于每一个农家子弟来说,考大学几乎是唯一的出路。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摆脱务农或者外出打工的命运,只有靠上大学,才有可能找到好工作,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生活。

后来,我一直努力读书,小学初中一直都名列前矛,但高中后,我变得性格有些孤僻,成绩也并不理想,后来只是考了个二本,但母亲似乎已经挺满意,因为在乡下,每年能靠上二本的也只是凤毛麟角。

大学毕业一年后,我去了北京,做的第一份工作类似于旅游产品网络销售,每天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我都在不停地与各种人聊天打交道,因为长时间敲击键盘,一天下来手指酸痛无比,感觉不到工作的任何意义和成就感,更没有时间可以让我能够静下来读书,没有自己的一点时间,换来的也只是勉强糊口的薪水,这让我一度很痛苦,我不喜欢这样的工作。

挣扎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果断辞掉了,尽管领导百般挽留,最终还是离开了。后来,总算找到了喜欢的工作,每天的工作除了写作,就是读书,时间自己自由支配,这种感觉真的是太棒了!从此,我感受到了什么叫自由,什么叫工作的乐趣。

现在,虽然离开了北京,但是曾经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理念一直延续。我依然坚持不断读书、写作,为的就是有能力让自己拥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可以选择有时间、有意义、有成就感的工作,而不是为了挣得一分微薄的薪水出卖自己所有的时间。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努力的意义,不仅是为了成就自己,也为了更好地回报我们的父母。因为,当所有人只关心你走得远不远,却只有父母担心你走得累不累。

龙应台的这本《亲爱的安德烈》向我们诠释了一个母亲对儿子所有的爱与深情,值得你我认真品读。

相关文章

  • 一个母亲对儿子所有的爱与深情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

  • 我所理解的作为一个母亲

    一个母亲,得有该有的姿态和对孩子无私的爱! 就我亲身经历所感知的,我的母亲温柔软弱,但是与养育的...

  • 婆婆与媳妇的“争夺战”

    劳伦斯的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说一个女人对自己的丈夫失望透顶后,将自己所有的爱全部转移的自己的儿子身上,沐浴在母亲...

  • 请给孩子爱

    今天听一位母亲讲自己与儿子之间的相处。 这是一位母亲对儿子寄予厚望,对孩子非常的严格。孩子所有的不当行为母亲都会在...

  • 我和妈妈同床睡

    我一直以为,我是爱母亲的,亦如母亲爱我或我爱女儿一般! 母庸置疑,母亲对我的爱,就如我对女儿的爱一样深情厚重! 而...

  • 上海私享会复盘

    2021年05月09日,这个非常特殊的母亲节,祝天下所有的妈妈母亲节快乐,早上被恒妈的母亲节深情告白所感动。我也特...

  • 母爱,无声

    母爱,是世上最伟大、最温情的爱。有的母亲通过言语表达爱,有的母亲,通过行为表达爱。 这是一个发生在...

  • 爱与深情

    爱与深情间,有条细细的红绳,有人言爱你,眼里便映着个深情人。 而爱与深情,并非相等。 深情毕竟是在于情的。那些在你...

  • 《母亲与儿子》:学会爱,给予爱,收获爱

    南英子 儿子快到三岁了,我带他去幼儿园试读了一节课。儿子开开心心地入园,我在等候区休息。园长夸赞儿子表达能力很好,...

  • 寒夜微凉39~小说连载(原创)

    第三十九章:幸福如指间流沙9 “这个祝远之,怎么说呢,深情是真的深情,绝情也是真的绝情。不否认他对阿暖母亲的爱,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母亲对儿子所有的爱与深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qh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