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非首发,问责自负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高龄时写下的一本散文集,同时也是一本记录杨绛先生一家三口63年点滴生活的回忆录。
作者简介:
杨绛(1911—2016),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钱钟书夫人。
先生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累计发行70多万册。
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
93岁出版的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写作背景:
据该书编辑董秀玉回忆,最初设想,《我们仨》是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钱瑗写父母,杨绛写父女俩,钱先生写他眼中的母女俩。
1996年10月,患病的钱瑗已经非常衰弱,她请求妈妈,把《我们仨》的题目让给她写,钱瑗躺在病床上,在护士的帮助下断断续续写了5篇,最后已经不能进食了,还想继续写。杨绛见重病的女儿写得实在艰难,劝她停一停。这一停,钱瑗就再没有能够重新拿起笔来。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钱钟书逝世。
2002年杨绛先生以自己的一个长长的梦,“万里长梦”为本书的开始,用最最平常的文字详细记录了这个三口之家63年的生活的点点滴滴。
内容介绍:
本书共三部分,前两部分主要是用一种梦境的形式为我们讲述:我们仨走散了,这是一个长长的梦,万里长梦,表达了杨绛先生对女儿阿瑗,对丈夫锺书的太多的不舍,只能在梦里一遍一遍去回忆,一次次的送别。
第三部分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这是本书的重点内容,讲述了两位先生从青葱少年到垂垂老者,从结婚、生女、到各种时代变迁,这一家人分分合合的所有故事。
杨绛先生说: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者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
今天我就是抱着这个心态,拿个小马扎,走进杨绛先生的家,坐在这里,不去打扰他们,只是默默地看着这一家三口,在这长达63年的生活中,是如何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度过了有趣的一生的。
我为小伙伴们节选了我最喜欢的几段情景描写,一起去感受一下在那些苦涩的日子里,什么才是有趣的一家人吧。
01 探险
杨绛先生在书中多次提到与锺书一起“探险”,他们这一生去过很多地方,比如:最初的牛津,巴黎,以至后来的上海,北京等等。在不同城市居住,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有机会,夫妻二人都会到处走走,去发现一些小秘密。
书中记录的最有趣的一次是:在参加瑞士的“世界青年大会”期间,他们遇到可以逃会的机会,也会在莱蒙湖边,往更远处走走。
他们把每次这种不一样的出行叫做“探险”。书中每次看到“探险”这个词,都感觉他们不像是两位德高望重的学者,而更像是淘气的孩子,偷偷做着“坏事”,然后在每次探险成功后,都会特别高兴,因为他们找到了无穷无尽的乐趣。
02吵架
她们之间是很少吵架的,其实真正吵架,书中提到的,只有一次。因为一个单词bon的读音,两个人产生了分歧,但是吵完了,又怎么样。书中写道:我虽然赢了,却觉得无趣,很不开心,锺书输了,当然也不开心。后来我们觉得吵架很无聊。我们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但此后几年来,我们并没有各持异议,遇事两人一商量,就决定了。
03 对锺书的宠爱,像孩子
书中描写了这样一段,杨绛先生在医院生钱瑗的时候,锺书在家里很多生活上的事,自己做不来,做了好多“坏事”,每次来医院都愁眉苦脸,打翻墨水瓶,把房东的桌布染了,把台灯砸了,门轴弄坏了,总是觉得自己犯了错误,然而杨绛先生总是回答:不要紧,我会修 锺书就真的放心了。
看到这段的时候,忽然想到了两个字:“巨婴”,是不是放到大多数家庭里,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一定会引来一场“战争”呀,没想到这对夫妻还能这样平安无事。
04出去吃饭还能看戏
书中写道:我们吃馆子是连着看戏的,我们三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趣味。一家三口出去吃饭,锺书和钱瑗就会观察旁边吃饭的人:那边两个是夫妻,在吵架.......这一桌是请亲戚,谁是主人,谁是客人.....
这个画面感如何,怎么能不让人羡慕,想想自己曾经在饭店也吃过很多次饭,怎么就没有发现如此有趣,平平常常中,真的乐趣很多,只是我们缺少发现乐趣的心呀。
05捡石子的乐趣
锺书、杨绛先生经常出国,钱瑗也是总有出差。一家三口分离的时间经常有,只要有分离,他们就会把自己的琐琐碎碎的事记录下来,称为“石子”,每个人回家,都会带回来许多“石子”。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感觉这一家人,太有趣了,太懂生活了。
我们都知道,这一家人,在自己的文学当面,教学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这本书并没有太多提及,只是回忆了三个人在一起的简单的快乐。
06书中有这样几段话,我特别喜欢,分享给大家: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在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