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里来了一位新同事。
开会期间,我看到她发来的一条消息:那你把茶盘拿过来吗?
说实话,一看到这句话,自己有点炸毛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别人让你做事的时候你反而不会有什么意见,但是遇到这种让你去猜,还要去分辨意思的反问句,你就很容易撸不住火。总的体会就是说,有事你就说,让我猜算是怎么回事?
虽然事后两人沟通之后达成了共识,原来,那条消息是一句已经失效的消息,说的是另外一件事。也总算是真相大白了。
然而,经过这件事,我得出一个结论,与人沟通要少用问句,尤其是要少用反问句。我们在学语文的时候,其实学过什么叫反问句,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意思。如果仔细来体会,用反问句来让你为对方做一件事,也带有少许挑衅的意味,和气势上的压制,很容就让对方炸毛。
01
人都说,说别人的错误容易,看到自己的错误就难了。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的确是少数德行高尚的人才可以做到。
很多人都会犯这种错误。就是不直接说自己要什么,喜欢用问句来表示,我也不例外。以下的说话方式,我相信无数人都碰到过。
最常见的是疑问句。
“老婆,我的那件蓝色衬衫哪儿去了?”(潜台词:老婆,快点帮我找一下蓝色衬衫)
“老公,我的手机怎么充不上电了?”(潜台词:老公,过来帮我充手机。)
还有否定式问句。
“老公,你不帮我给小孩洗头发吗?”(潜台词:老公,快点过来帮忙给小孩洗头发)
“老公,你待会儿不送我去地铁站吗?”(潜台词;老公,看你急匆匆的,待会儿我是自己去地铁站,还是你送我去?)
我的生活经验是,如果对方心情好,多半就会帮你去弄,会好好回答你,如果心情不好,很容易得到这样的答复:
你自己好好找找。
怎么你总是遇到这种问题?
我会帮忙洗头发的,但不是现在。我还有点其他事情要做。
谁说不送你去地铁站了,我说了吗?
看,大家说话总容易绕弯,以为这样别人就明白了,其实很多人都不愿意做费脑子的事情,你越让别人费脑子,别人就越不耐烦,脾气大的还会生气。
还有一句,容易惹人炸毛的话,就是“为什么不……?”
公司里有一位领导就是这样。你去跟他简简单单汇报一件事情,说事情的来龙去脉,如何如何。最后他很喜欢来一句:“那你为什么不……?”气的你都想揍他。你费尽心思的解决方案,他还没听清楚状况,就来一句为什么不。
为什么不,杀伤力比普通的反问句还要大。这种话,不但不肯定你的成绩和方案,还对你的做法提出了质疑。而真正的原因,并不是你傻,而是你说了,他没有听清楚,也没有完全搞明白。还沉浸在他理解的那个思维和系统里面,还责怪你为什么没有搞好。
02
而最近我也已经吃到了这方面的苦头。
我女儿最近,经常以反问句的方式来说话。我们开车入地库了,她会在旁边说:“这不是地库吗?”。天上看到飞机了,她会说:“妈妈,那不是飞机吗?”
MY GOD!我当然知道这是地库,而我当然知道天上飞的是飞机。我和他爸爸就常常教育她,你可以直接说:“呀,我们马上要开到地库了。”“妈妈,你看,天上有飞机耶。”
小孩简直是家里人说话的翻版。如果说小孩说话做事的方式,就是家长的复制版,这个也丝毫不为过了。人类最强的能力,不是创造,而是模仿。这是我在小孩身上看到的切切实实的结果。
如今,我已经发现了小孩的这一个特点,就是说话不好好说,常常喜欢用反问句,让我甚为苦恼。想来,大概是自己平时反问句也没少说吧,不知不觉小孩已经学得有模有样了。
大河涨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确实如此。
孩子就是一面镜子,你什么样,就会在这个镜子里照出什么样的自己。
不要说孩子懒,起不来,也不要对孩子知难而退的个性而苦恼。看看自己是不是就是这样的人。
孩子身上大部分的问题都是自己身上的问题,尤其是在她还没有上学之前的种种毛病。
做家长的,只有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努力改掉自己的坏毛病,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就会自然带出一个更好的孩子。否则,孩子的行为直接会给你当头棒喝。
你会说话、说人话了,你的孩子自然也会说话了。
结语:
有什么事情就直截了当地说,只要你态度客气,没有显得不尊重别人,一般来说,没有人会不愿意帮你做。既然大家都讨厌那些以反问语气让你做事的人,以后自己也要避免成为这样的人。
林宥嘉有句歌词说:“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时事情就不要拆穿了。”我想说,人活在世上已经够费脑子了,做事的时候,就尽量让别人少费脑子,自己多做一点,多想一点吧。简单地表述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对方会深深地感激你的。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