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发文说每天早上6点钟起来看书、写字,留言里面立马开启群嘲模式。从亲妈到闺蜜到基友,都在说,看你能坚持多久。
是的,我没有做到6点钟起床,而是又提前了半个小时,也就是5点半起的。
并非想向谁证明什么,早起只是自己的一个选择而已,就像有人选择晚睡刷剧,有人选择午休,一个意思。
也谈不上坚持,我认为所谓坚持,本质上只是你“想不想去做”的问题。想做,自然有动力一直做下去,哪怕偶尔怠倦,也很快就会重拾计划;如果中途放弃,再也不想继续,只能说明这并不是你真的想去做的事情,那么放弃也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目前看来,早起就是一件我想做的事,于是一天、两天,自然而然地早起到今天(额,其实也不过十天吧,说得好像很久了一样)。
来,鉴于你们很少见过凌晨五点半的城市,我来分享一下此时起床的妙处。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
对有娃的已婚少女来说,我起的不是早,是自由。
这个时间,全家人乃至整个世界都在熟睡,你不用担心娃饿了尿了拉了,也不用想方设法高质量陪伴她,更不用操心领导叫你做事或者妈妈催你做家务。周遭安静得仿佛只有我一个,空气的味道都是自由的。
拥有这样一段时间,于我有着非凡的意义,它让我觉得,我是自由的,我的时间、我的人生可以自己掌握,哪怕只是一两个小时,哪怕在这一两个小时里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效率极高的早起时光
通常娃会在7点半左右醒来,意味着会拥有五点半到七点半两个小时的自由时间。一般都用来看看书、写写字、整理整理学习资料。
很难得的,在这两小时内效率“奇高”。究其原因,应该是这段时间里注意力特别容易集中,效率自然比平日任何一个时间都要高。
我分析,一方面是因为早上的时候大脑本就比较清醒,一日之计在于晨嘛;另一方面当然也有心理原因——都牺牲睡眠时间早起了,当然是要珍惜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岂不太辜负自己。很明显的对比是晚上,虽说娃睡着之后也能自由活动,但接收了一天的信息,脑袋里杂音很多,很难静下心来做点事情,一会儿要去刷刷朋友圈,一会儿想要刷个剧。
早起后,当家人陆续从睡梦中醒来时,已经高效率地学习了两个小时。那时,可以抱着刚醒来的,睡眼朦胧、软绵绵、香喷喷的娃,玩闹一阵,美好的一天就开始了。窗外的天空中,阳光也已悄悄洒满大地了。
给一天开了个好头
以前,通常要赖到八点才在妈妈的催促下不情愿地起床。娃没空管了,家务更顾不上,匆匆刷牙洗脸、刨几口饭就出门上班了。
结果就是被家人一顿数落,灰溜溜地度过一天。
早起之后,大不一样,简直是翻身农奴把歌唱。可以从容地等娃醒来,照顾她穿衣、洗漱、吃饭,然后不紧不慢的收拾自己,按点上班去。
自己感觉过得充实,家人的心情也好了,尤其是小宝贝,总算不需要每天早上一顿抓、挠、戳,才能弄醒我得到一个抱抱。
另外,也多多少少拯救了晚睡的习惯。起那么早,晚上容易困,自然就睡得早。这样一来,逐渐形成了良性循环。多年未治愈的晚睡,还是有很大的改善。
以上,就是促使我早起的内生动力。
有闺蜜问我,早起痛苦吗?
被叫醒的那一刻,说不痛苦是假的。但一旦克服了那短暂的痛苦,接下来就会拥有一个美妙的早上。现在回忆起过往早起的点点滴滴,真的是没有痛苦的感觉,美好占大多数。
能早起到什么时候?
也许随着生活的变化,比如娃渐渐长大,对于生活有更舒服安排的时候,就自然而然选择不早起了,谁知道呢。
还是那句话,早起不过就是一个现阶段的小小选择罢了,没有什么值得歌颂和骄傲的。倒是认真生活的心,值得珍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