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纪实小说,由我的高中同学叶云飞撰稿。讲述的是一个女孩成长的故事,主人公的原型就是作者本人。
叶子生活在一个普通的离异家庭,从小就对关爱和幸福有着热切的期盼和美好的憧憬。这种憧憬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它却如影随身,时时刻刻都萦绕在心中。
“生活从未取悦于她,但她凭借着自身内在特有的力量——心中的影子,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理想人生。”
(二)、母亲喜得贵子
母亲再婚后,第二年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凌炜。叶子整整大弟弟凌炜11岁。
弟弟凌炜长像有点像叶子,特别是眼睛,下眼帘微微突起,笑起来样子很可爱。叶子很喜欢这个小弟弟。
弟弟的出生,给家里带来了生机活力。凌炜弟弟也算赶上“生而逢时”的好机会。
家里除了爸爸妈妈、叶子、外婆,还有老家的姑姑因家庭变故,也来到新疆投靠她哥哥,共有五口人,宠爱弟弟于一身。
叶子当时还特别高兴地对母亲说:能不能再给叶子生一个妹妹,家里兄弟姐妹多,热闹开心。
但在浙江人骨子里,有儿子就可以了。重男轻女观念十分严重。
何况叶子也都那么大了,对于这个新组建的家庭来说,有一儿一女也就可以了。
假如再生一个女孩,还不是给别人家养的。
但对于叶子来说,有了一个妹妹,可能家里就能一碗水端平了。
后来,叶子听说母亲又怀孕了,高兴地跳起说:我可以抱妹妹喽!
但母亲在医院工作,经常上夜班,继父家里是农村的,还要赡养弟妹,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母亲就把孩子打掉了 。
叶子得知此事后,还哭闹不止,赌气连饭都不想吃。母亲看到叶子如此重感情,就谎称答应:以后一定给叶子再生一个妹妹。
叶子点点头,很是高兴!
在全家人的共同呵护下,凌炜弟弟幸福地成长着。
到了两岁的时候,姑姑要出去工作了。弟弟基本上也学会走路了。
那时候的叶子因学校停课,初中几乎就没有去学校学习。于是照顾弟弟的任务基本上都落在了外婆和叶子身上。
12岁那年,叶子就接过了姑姑挑水的任务。父亲有点大男子主义,家务活基本不太干。身体也不太好,每年冬天卸一车煤,就住院一次,母亲很宠他。
家里两个大铁水桶都快到叶子的腰那么高。叶子学挑水,冬天经常滑倒,爬起来再接水,继续挑。邻居们都说,这女孩挑那么大的两桶水,会压坏身子的,将来一定会长不高的。
当时弟弟已经3岁了。小男孩好动,磕磕碰碰的事也时有发生。母亲看着弟弟头上今天多个包,明天手脚哪里磕坏了 ,又有伤痕,心疼得也要责怪外婆和叶子几句。
到了3、4岁,弟弟在家里根本就呆不住了,整天哭闹吵着,要出去玩。当时隔壁邻居家都是男孩子,个个调皮捣蛋,岁数也和弟弟差不多大。弟弟的性格温柔可爱,长像憨厚老实,还很爱笑,一点都不调皮。用新疆人的话说:就是有点“肉肉”的样子。
只要弟弟出去玩,外面的小朋友们就会欺负他。不是打破了头,就是磕破了皮。
有一次小孩们玩砸三角,铁片扔到了弟弟的人中处,差点出了人命。
留下一个很大的伤口,这疤一直到成年都没有退去,有点破相。
还有一次扫雪,又是邻居家的孩子,拿铁锹拍弟弟的头。弟弟的头带着棉帽都砍出了一个大口子,鲜血直流。叶子害怕极了,亲自抱弟弟到医院找母亲, 寻求包扎伤口。叶子自己身上,染的都是血。
这两件血淋淋的事件,让叶子很伤心,也很自责!
几乎每天叶子都能听到弟弟的哭喊声:“姐姐!姐姐!有人打我,有人打我……”
这声音很凄惨,叶子每天都处在惊恐万状之中。
叶子当着母亲的面,憋不住责骂了弟弟:“讨债鬼!天天惹事 。不要再出去和他们玩了,不就没事了吗?”
母亲一听气不打一处来,说叶子:“你才是真正的讨债鬼,从浙江讨到新疆来!”
这分明不是叶子的错,为什么母亲从来都不教育弟弟,反而要责骂叶子!
母亲看叶子敢顶嘴,就上来动手打人,甚至把头往墙上撞,后脑勺正好碰到窗台的水泥台子上。叶子顿时觉得好疼,用手一摸,出血了。
叶子更不服气了,骂母亲是法西斯,虐待革命小将。
为了这事,叶子找到同学周萍诉说委屈,想离家出走。
周萍劝叶子说:“你出走?茫茫的戈壁滩,遇到坏人和狼怎么办?”
是啊!叶子来新疆时,遇到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顿生恐惧!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
在林带里,周萍陪叶子很久很久……等气消了,俩人在林带里捡了一捆柴禾就回家了。
从此以后,叶子学得更乖巧聪明了。时时处处都为弟弟着想。家里烧好的菜,总是让弟弟第一个吃,什么好吃的大鱼、大肉,炒鸡蛋,都是弟弟先吃。叶子甚至连一口肉都不碰。
弟弟每天就像跟屁虫一样叫着:姐!姐!你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
叶子家住在露天场对面,经常带着弟弟去看电影。
有一次看了河南豫剧《朝阳沟》,叶子模仿老大妈吃面给弟弟看,弟弟拍着小手说:“学的太像了!太像了!”把小手都拍红了。
母亲下班回家,弟弟说:“姐姐会演戏。”母亲说:“那演给妈妈看看。”
叶子拿了家里的一个靠背椅。腿一翘,坐在椅子上,筷子一夹一夹地吃起面来。那动作就跟陈佩斯吃面差不多,特别地夸张。
全家人都笑翻了……
小礼堂和露天场只有一路之隔,隔三差五就敲锣打鼓的,叶子闻声而去。也经常带着弟弟去看节目。
宣传队表演的一个节目,记忆犹新: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着……叶子边唱边做动作,弟弟也跟着叶子有板有眼地学。
叶子和弟弟都爱好文艺,也许是家住娱乐圈近 ,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熏陶了姐弟俩。
叶子带弟弟到乌鲁木齐姑姑家、表姐家玩。弟弟总喜欢爬在姐姐身上,不肯下地走路,好远的路,叶子怎么吃得消。叶子想出一个办法:让弟跑一段路,做一个动作。
做好了就背他走一程。凌炜弟弟还真听话。
让他连跳三次,背一段。转三圈,背一段。叶子想乘机多休息一会儿。
没想到聪明的弟弟,竟然在草地或雪地里,做前后翻滚、倒立、蹲跳、逾越跳龙门的好多动作。
弟弟上初中的时候,被学校选为体操队队员,腾空翻是我弟弟最拿手的绝技。叶子还特意去小礼堂灯光球场,观看过他的表演。
姐弟俩几年的朝夕相处,感情也越来越深。
可以说弟弟凌炜是在姐姐叶子的背上长大的。
叶子陪着弟弟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记得有一次父亲无缘无故地说:“叶子整天呆在家里,将来肯定是个没啥出息的丫头!”
外婆看不下去了说:“你妹妹结过婚了,还要来新疆投靠你,她才是真的没出息。你让十几岁的孩子去干啥?”
继父此话刺痛了叶子的心!
叶子心里默默下决心,一定要争气,长大混出个样子让父亲看看。
从那以后叶子每天都把自己安排得紧紧巴巴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弟弟更加百般呵护、周全照顾。
每天早早地起床,从不睡懒觉。一起床就倒炉灰、倒脏水。还拿煤炭,甚至学做煤球 。还独自一人拉着板车去隔壁滩砍柴禾。家里养的鸡、兔子,叶子天天出去拔草喂养。
为讨父母欢心,买早点的事叶子全部包揽下来。无论冬天有多么寒冷,叶子都早早地出去买早点。为了不误父母上班,母亲还给叶子一块手表。
小小年纪带个手表,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方便叶子掌握时间。
父母逢人就讲:“我们叶子是当家人,掌管财务了。”这话真的有点夸赞过头,只是几块钱买早餐而已。
叶子打那时候开始,就从不乱花钱,也不睡懒觉、叫苦叫累。
当时父亲也受到了冲击,被关“牛棚”。叶子每天还要去给父亲送饭。
母亲出差或回老家时间长,没人给弟弟洗衣服 ,弟弟就抱到叶子家,让姐姐代劳,有姐姐承担了半个母亲的责任。
由于弟弟是叶子带大的,叶子也特别疼爱这个小弟弟。从小到大没有让弟弟为姐姐做过一丁点出力的事。
这段难忘的经历让叶子逐渐懂得:
做事要学会思考、学会忍让,要尽力地做自己能做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