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真文化想法散文
当问:富裕后的“生活逻辑”

当问:富裕后的“生活逻辑”

作者: 眺山 | 来源:发表于2019-03-11 21:30 被阅读204次

今天,有人想过“更换到收入水平低的工作”吗?

没有?不可能有人这么想!

这说明,我们尚未达到“充分富裕”——“社会普遍收入水平高”“个人绝对收入水平高”。

更说明,我们没能在温饱富裕后,及时并切实地深入思考富裕后的“生活逻辑”,亦如我们没有思考贫困时的“生活逻辑”一样。

富裕后的“生活逻辑”,就是温饱富裕后“生活满意度的逻辑”,就是温饱富裕后“幸福的逻辑”。

应该考虑并确定这个温饱富裕后的“幸福的逻辑”了,尽管我们尚未“充分富裕”。否则,将会影响我们逻辑地获得幸福。

收入,消费,幸福,是为人们在当代生活中的三大主题词,也是人们在温饱富裕过程中的主要行为色彩。

谁人不致力于“收入”呢?

消费者,不是当代人的一个共同身份吗?个人之间,“身份证”是绝对差异的,但在“消费者”这个共同身份上,大多数人差异几何?

幸福,不是人人追求的吗?有人不追求幸福么?

关键的问题是:收入,何以增长幸福?

要害的事项为:消费,何以增加幸福?

富裕后的“生活逻辑”就蕴含在这三者的辩证关系之中。

“行为科学家发现的有力证据证明,一旦跨进了富裕的门槛,在任何国家,平均生活满意水平基本上就与人均收入无关了。”

“对于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的人们来讲,进一步的财富的积累对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已不再有任何意义。”

这是著名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为我们呈现的“西方研究发现”。

这就是富裕后的生活本身向我们呈现的第一个富裕后的“生活逻辑”——收入与幸福“分离”了、“脱节”了。

尽管我们尚未“充分富裕”,但在不断富裕的进程中,似乎已经有了这种或显或隐的些许感受。

富裕之后,进一步的增加财富不仅不增加,甚至减少生活满意度——纯粹为了钱而受苦受累受罪,不是常常听到的话语表达吗?仅仅是“劳苦”的怨言吗?不是找不到“幸福感”吗?

由此,富裕后的“收入逻辑”就呈现了——“对多数人来说,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意味着要从事更多的工作和劳动,而人们对自己的工作未必热爱,因此,收入往往是做不愉快的事情的报酬。”郑也夫先生的这个揭示,该是到位且精辟的。

为“生活”而打工是必须的,纯粹为“金钱”而打工,其充分必要性就要受到质疑了。

富裕之后,幸福与收入“脱离”了,那么,富裕后的幸福取决于什么?

“有钱了,花钱是最令人快乐的事情!”

的确,富裕之后,以消费提升生活的满意度,增加生活的幸福感,是一个必然的逻辑转向,尤其在财富的增长不能持续增长幸福感时。

因而,到底该消费什么(消费品),到底该怎样消费(消费方式),就成了富裕后的生活本身向我们呈现的第二个富裕后的“生活逻辑”。

从比较方法论的立场看,这个富裕后的“消费逻辑”,该是比富裕后的“收入逻辑”更为要害,因为“收入”是多为不可“自由选择”的,而“消费”则是具有很大自由度的“选择”,并且,“消费”对人的幸福感的满足也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所以,富裕后的“消费逻辑”就成了首要性的现代生活逻辑,尤其是“消费方式”。

消费方式,是“选择”的结果。选择什么样的消费方式,也确实是“富裕了”“有钱了”之后的一个重要逻辑问题——懂得选择,能够选择,善于选择,是其内在的应有之义,也是人的幸福感的一种行为表达。

我们应该看到,在富裕后的“消费方式”上,大体是有三个层次的:首先是满足温饱的消费方式。这个方式,该是无需选择的本能,满足吃穿日用的消费还用选择方式吗?不是习以为常的行为?其次是寻求幸福感的消费方式。这个方式,该是千人千面、千姿百态的。但是,在当今的“消费升级”中,方式的选择就至关紧要了。再者是满足牛逼、炫耀(本质是尊严)的消费方式。这种方式,是最为需要“批判性思维”的,因为它在特定的意义上不是“消费者的消费”,而是在“消费着消费者”——把消费者作为消费品而消费了。这也是我要特别申明的一个问题:人在消费的过程中,不能被消费了——许多人在网络资讯的“消费”中,不是被网络资讯而“消费”了吗?看似人在“消费”电视剧,其实质不是电视剧把人给“消费”了吗?这样的问题,只要扪心细思,是不难见得的。

尤其需要引起高度注意的是:“温饱线以上,收入的提高与消费的增加,不会持久地提高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持久地提高”是这个思想的最要在,是这个逻辑的最要害。

刚刚进入温饱富裕门槛时,买一套西服穿在身上,是为最大的幸福与牛逼。今天,我们穿怎样一套服装才是幸福与牛逼的呢?

郑也夫先生指出,轿车工业属于消费投资的转向问题,却没有财富增长的问题。对此,我们有过经济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更深层次思考吗?

私人轿车,是典型的高消费——消费持有者的财富——烧油就是烧钱,消费自然资源——洗车用水为典型,消费驾驶者——堵车造成焦虑、血压高、头疼、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缩短人的寿命。

由此而出的问题是:怎样的消费,怎样的消费方式才能增加富裕后的幸福?

调查数据显示:“拥有5个知心朋友的人比没有朋友的人幸福感高出60%。前者甚至在寿命上高于后者。”

结交知心朋友需要聚餐品茗,也需要消费支出,但却不是“知心”本身,“知心”是不需要耗费巨资的吧?

仅此日常生活一例,不就启示我们:富裕后的“生活逻辑”,特别是“幸福的逻辑”,最在转变生活方式,最在转换消费方式!

转变生活方式,有助于幸福的增加——少去赚钱,省出时间去生活(陪父母,陪子女,与朋友交),这样的幸福,根本不需要更多的钱财。如此的生活方式转变,依赖于财富的增加吗?

转变消费方式,也不依赖于财富的增加——携父母、家人在近郊乡野沐浴阳光风景,这样的幸福,需要巨资支付吗?与知心好友在公园漫步畅论,需要怎样的消费支出?

富裕后的“生活逻辑”、“幸福逻辑”在于自己“趣味逻辑”地安排与选择,而不在于劳苦心神体力地“夸张”收入与消费。

幸福,是“生理上的效果”与“心理上的获得”的辩证有机统一。它要求我们将“物质上的富裕”与“精神上的富有”统一起来,更希望我们在富裕后的进一步富裕中转变以消费方式为重心的生活方式。

让我们切记:改变生活观念,是增加富裕后生活之幸福感的最宽阔路径!


相关文章

  • 当问:富裕后的“生活逻辑”

    今天,有人想过“更换到收入水平低的工作”吗? 没有?不可能有人这么想! 这说明,我们尚未达到“充分富裕”——“社会...

  • 生活的富裕

    生活富裕的人们,在社会聪明的人里面不一定就会能够赚钱,还有那些会能够赚钱的人往往都是很狠的人。印象深刻的记得有一首...

  • 我的愿望

    我出生在70后,那个时候出生的人仍然还过着贫穷的生活,所以小时候的我没有过上富裕生活,家中的生活不富裕,生活总是磕...

  • 当富裕成为趋势,炫富成为习惯,那我们的孩子们炫什么?

    题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变得富裕起来,当这个富裕的生活经历过一定时间之后,就成为平常和习惯,于...

  • 当妈后的生活

    当妈后,会慢慢觉得整个生活都变了。 医院里 当我像打了胜仗的将军般凯旋回了病房后,感觉终于熬过了那漫长的疼痛,终于...

  • 我的“富裕”生活

    自搬回老宅居住后,每天步行上下班之间,取代了单独锻炼的时间,听着喜欢的音乐,大步流星地向单位前进。用同事的话讲,看...

  • 《后真相时代》了解竞争性真相,避免情感随舆论而动

    “后真相”,就是真相和逻辑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被忽视,而情感煽动主导舆论的情形。 当生活中的一切以“后真相”的形式出...

  • 和你分手后,我生活富裕多了

    一、 七夕前夕,敏敏发来信息,老娘恢复单身了,你赶紧打个飞机来陪我过情人节。 当时,我正在喝着饮料在做指甲呢,看了...

  • 因果关系思考

    逻辑关系。正常的逻辑关系通常是因为什么,所以什么。因为逻辑关系非常注重因果关系,所以当想提升逻辑思维需要不断地问自...

  • 年末10天说说自己(9)

    温饱富裕了,吃穿住行总体上不再发“大愁”了,人就要谋求“活着的趣味”了!——这是人之生活的必然逻辑。 个人,充分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问:富裕后的“生活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qv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