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百味时光随赏学而论道——论语
感悟《论语》//(六)“行有余力”仁和德好

感悟《论语》//(六)“行有余力”仁和德好

作者: 书生琅琅1 | 来源:发表于2018-09-14 19:02 被阅读2次
    《论语》

    【学而第一】(1.6)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为人子弟的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行为要谨慎,说话要有信用,广泛亲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以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诗》《书》等有关礼乐的著作。”

    【感悟】

    “行有余力”,是一个让人向往的状态,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扮演着很多的角色,胜任这些角色,能够“行有余力”该是多么美好的生命状态啊!

    一、莘莘学子“行有余力”,全面发展表孝悌。

    女儿今天放学回家,谈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成绩排名第一才能当班长?”面对这个问题,我以自己的切身体验给了孩子一些讲解,我读初中的时候,因为小升初成绩名列我所在班级的第一名,当时报名后,我就因为学习成绩全班第一当了班长,此后的三年里,为了保住这个第一名,我勤奋刻苦学习,不负众望,除中考成绩外,每学年,我都以年级第一的成绩,理所当然的当着我班班长,团支部书记,语文科代表,学校团支部宣传干事等职务。由于学习成绩好,我得到了许许多多学习之外,学校组织的,锻炼机会和平台,如:英语演讲比赛。学赖宁标兵小论文比赛等等。长相一般的我还有幸频频参加了学校,多年文艺汇报表演,这些活动的参与,促进了我更加刻苦勤奋的学习,同时也让我在各科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初中学习阶段的幸运儿。

    可以说,一个成绩名列前茅的学子,他把学习搞好了,学生的本职工作也就做好了,老师和同学都会觉得他属于“行有余力”那一类人。也因此就会给他许多学习以外的锻炼机会,自己就赢得了许多成绩平平学生所没有的锻炼平台,从而,积极性和能力都会有所提高,这样就容易形成良性循环,成为一个正真“行有余力”的人。

    有了余力,才会有时间去孝顺父母,敬爱兄弟姐妹们,才有机会去亲近除教师、家长外其他的“仁德”之人,有机会去做一些“仁德”之事。

    所以说,“行有余力”对于学子来说,应该成为一种生活状态。

    二、碌碌弟子“行有余力”,言行诚信彰文明

    在家里,在单位,在社会上,每个人都忙忙碌碌,为了生活而奔波着,要怎样才能有余力呢?那就要要求我们,能够胜任家庭,工作单位,社会上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并且,又快又好地完成人生所给予的各种任务,在胜任的基础上,我们就会有余力,有了余力,就可以去实践仁爱精神,就可以言行诚信,就可以有时间去敬爱兄长朋友,把这个仁德的品行由自己推及到你的家庭里的每个人,工作单位中的每个人,社会中跟自己接触的人,则生活,工作,学习起来,该是多么的文明和谐啊。

    三、芸芸众生“行有余力”,体健心畅亲仁德

    一个人如果体弱多病,天天需要人照顾,怎么去孝顺父母,光有心意,没有能力,甚至没有气力去将孝心转化成生活中的实际行动是不行的。一个病人,能活着就不容易了,又怎么会有能力去孝顺父母,又怎么会去有能力去敬爱兄长,并且为社会出力呢?所以,要想亲近仁义道德,就必须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一个生命力旺盛,体健心畅的人,就更容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并且去爱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能够言行诚信,去做一个社会人,所以锻炼我们的身体,趁我们在生命力旺盛的青壮年时期,及时去孝顺我们的父母,用自己的敬爱诚信之心,去做好一个社会人,趁着这大好的时光,生命力旺盛,身体康健的时候去亲近仁德之人!

    “行有余力”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所以我们要打理好日常生活,人情世故,腾出时间来学习,腾出手来工作,腾出我们的心来,并把它及时转换成行动,孝顺,敬爱,诚信……这些美好品行让我们在“行有余力”时,心里想着这些品质,用它们去认真对待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那么我们的生命价值一定会提升。

    《论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悟《论语》//(六)“行有余力”仁和德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ta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