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再次废学回家,父亲苏序问明了原因,并没有过度责怪他,后来又为他找了一个能教开笔的作文先生。先生讲的是做诗,与苏洵渴望学习的治国安邦本领相去甚远,所以颇为令其失望。不过先生讲吟诗作赋目的是为了通过科举考试入仕,而科举是实现自己治国安邦抱负的独木桥,怎么都躲不开,绕不过,是绝对回避不了的事,学学也无妨。
学做诗,先学五言绝句,一首诗有四句,每句有五个字,讲究平起、仄起及押韵与不押韵等。课后布置作业,指定几首诗,要学生去慢慢理解体会。苏洵读了王之涣的《登鹳鹤楼》后,很想体会一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觉,就乘先生不注意,偷偷的溜到眉州城东南的奎星阁。登上阁楼:东望白塔入云表,南望岷江天际流,北望雁行浮云动,西望峨眉落日红。灵感一上来,也凑合出几句诗来:
落日峨眉近,岷江天际流。
高塔千里见,雁去声啾啾。
奎星阁游玩后回到学堂,被先生发现,受到严厉警告: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闭户读诗书。还云:教不严,师之惰,……如有再犯,严惩不贷等等。
不能随便走出学堂一步,只能用学过的诗中的词语来拼凑。有个同学憋了半天凑出一句:明月风雨夜,白日悲千古。
另一位调皮的同学看他狼狈的样子在后面续了两句:汗泪滴滴下,笔笔皆辛苦。
苏洵坐在傍边,被关得发慌,一肚子的闷气找不到地方出,便写了首打油诗:
诗叫关门做,等于叫画鬼。
鬼神谁见过,任人胡乱扯。
不幸刚好被先生看到,大发雷霆,威胁吓唬苏洵:“叫你父亲来把你领回去算了。”
苏洵随口回答:“不用麻烦先生,我自己会走。送先生四句临别赠言:
闭门学做诗,光阴太可惜。
不如种田去,民富国受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