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书赠奇丽川的八十自寿诗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18-12-11 21:38 被阅读46次

       袁枚诗名早成,又善于经营随园,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坦。还是在袁枚40岁左右的时候,相士胡文炳为他占了一卦,说他63岁生子,76岁寿终。后来袁枚果然是在63岁添子。欣喜之余,他禁不住暗自思忖,76岁当是自己的生死大限了。到了76岁这一年,袁枚的身体果然是大不如前,他深信自己是死期将至,第一反应竟是赶紧为自己做歌自挽。袁枚的自挽歌题目很长,叫《腹疾久而不愈,作歌自挽,邀好我者同作焉,不拘体,不限韵》。歌云:“人生如客耳,有来必有去。其来既无端,其去亦无故。但其临去时,各有一条路……逝者如斯夫,水流花不住。但愿着翅飞,岂肯回头顾?……” 

  袁枚不光自己写自祭文、自挽诗,还广泛号召同仁好友给他写挽诗。朋友们不好意思为活着的人写挽歌,响应者寥寥。见状,袁枚又写了《见诸公挽章不至,口号四首催之》,对大家进行引导和鼓励。其中一首写道:“久住人间去已迟,行期将近自家知。老夫未肯空归去,处处敲门索挽诗”。他还说,“腊尽春归又见梅,三才万象总轮回。人人有死何须讳,都是当初死过来。”

  在袁枚的一再索求下,赵翼、姚鼐、孙士毅、钱维乔、法式善、洪亮吉、钱大昕等30余人被迫写来挽诗。这些诗或调侃,或挽留,或赞美,一时成为文坛佳话。

  这年的除夕之夜,袁枚早早将家人召至身旁,一一话别后,便坐在那儿静静地等待死亡的降临。可是天亮了,死神并没有降临,全家人为之欣喜。袁枚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一边跳一边大叫:“我要把自己的名字改叫‘刘更生’,不,不,应该叫‘李延年’。”为了表示庆贺,袁枚又一口气写下了《除夕告存戏作七绝句》。

  在给友人的信中,袁枚这样坦言他的生死态度:“人在天地间,不有生,何有死?若云死可悲,当知生已误。”不仅如此,他还说:“人之所以有死生者,命也;其所以命有长短者,气数也;其所以有气数者,虽问圣人,圣人亦不能知也,任其自然而已。”

       正是因为拥有正视人生总有一死的泰然态度,袁枚才有兴致以自己的死作为“聊以自娱”的题材,不仅自己写自祭文、自挽诗而且邀请别人也写;正是因为练就了旷达的人生观,袁枚才能在关键时候看破生死大限,成为名传后世的82岁高龄的“一代文星兼寿星”。(以上文字来自网络)

  释文:附呈八十自寿诗博公一笑。

自笑将开九秩筵,挽诗翻在寿诗先。

刚修稧事倾三雅(三月二日),再宴琼林欠四年。

潇洒一生无我相,逢迎到处有人缘。

桑榆晚景休嫌少,日落红霞尚满天。

白云深处白凫翁,尚记髫龄入泮宫。

贾谊登朝裁弱冠,赵元叉手谒三公。

金莲花烛家家羡,南国甘棠树树红。

一旦慈鸟思友哺,摇鞭不待管絃终。

买得青山号小仓,一邱一壑自平章。

梅花遶屋香成海,修竹排云绿过墙。

嵌壁玻璃添世界,张灯星斗落池塘。

上公误听园林好,来画庐鸿旧草堂(甲辰春,圣驾南巡和致斋公相遣人来画随园图)。

卅载承欢髩巳星,莱衣舞罢此身轻。

千重越岭看花去,两度天台采药行。

倭国都来购诗稿(高丽使臣李承熏洪大荣等),佳人相约拜先生(孙云凤、张玉珎诸人)。

九州不信吾还在,总说阳休古姓名。

甲乙丹黄万卷余,见孙珍重好家居。

但看手泽应思我,莫为科名始读书。

平子四愁能自遣,香山三㤗有谁如。

此翁事事安排定,生冢营成傍草庐。

欲为迟郎赋感婚,即将此日卜良辰。

蟠桃会上看新妇,玉镜台旁祝大椿。

白发妆成三女粲(陆金钟三姬俱老矣),好风吹满一家春。

画梁乳燕双飞处,添个堂前问字人(阿迟妇金宝能诗)。

一枕黄粱梦太长,凭人唤醒又何妨。

烟云起灭山还在,桃李荣枯松自苍。

不解枭庐呼彦道,爱藏金石学欧阳。

窦公他日河西召,拟献周官乐几章。

逢花逢月客谁招,硕果晨星逐渐凋。

怕过山阳听玉笛,嬾从酒店赎金貂(性不饮而好饮客)。

牡丹艳艳开三月,圣世看看历四朝。

倘把光阴抡指笑,占人多少可怜宵。

闺中妻老尚齐眉,冷暖常先侍者知。

同榜一人唯首相(阿广庭相公),及门五代见孙枝(谈羽仪郎中家)。

诗多幸赖辞官早,累少全亏得子迟。

更喜女媭还健在,白头闲坐说儿时(陆氏姊八十六岁)。

尚书小楷尚登楼,滴露研朱事未休。

清福已经消半世,虚名遑敢望千秋。

贫能行乐仙应妬,老不逃禅佛亦愁。

但过杖朝无处杖,思量只好上天游。

(文物商店题签)

         袁枚的墨迹传世之作稀少,此作附有文物商店标号 “文-3376”的旧藏,后曾为陈半丁、宋小濂旧藏,并附有章士钊、叶恭绰题跋,由此可见此帧作品的弥足珍贵。 

         说明:1.陈半丁(1877-1970),初名年,字静山,号半丁。浙江绍兴人。擅花卉、人物、山水、走兽。写意得任伯年、吴昌硕亲授。曾任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央文史馆馆员等职。

           2.宋小濂(1864-1926),字铁梅,又字友梅,吉林永吉人。官至黑龙江巡抚,辛亥革命后改任都督,参政院参政。

(章士钊题)

       章士钊题:袁公晚年真实笔墨,都盖有“存斋的笔”四字印章。此册却无有,或者疑之。吾以为不必疑,诗好字佳,固此公衰年奇迹也。半丁兄宝之。乙未秋,章士钊题。钤印:章士钊印、行严。

       说明: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一作行岩,别号孤桐,湖南善化人。工书法。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政协全国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

(叶恭绰题)

       叶恭绰题:袁随园在乾嘉之际声誉过高,其后诋之者又太甚,实则其文学在清代自有其地位,不必故为毁誉也。其诗之佳处,在情文相生,宛转如话。近年陈叔伊、樊樊山、赵尧生皆颇学之,然真挚处尚不能及。又其人本非忘世者,以生际乾隆,深知政局情势,故一遁而为充隐,其集中赞司马相如,殆即以之自况,其周旋当道亦非得已。曩曾有人责及其不应与奇丰额、惠龄诸贪吏往来,殆未察其一门以自全自晦之道。在专制统治之下,文士欲坚其操行,殆非易事,可为同情太息也。半丁仁兄春日出示此册,因连犿书此。一九五四年一月遐翁叶恭绰。钤印:遐盦。

      说明:叶恭绰(1889-1968),字裕甫,号遐庵,广东番禺人。工书法,擅竹石,精鉴赏。清末京师大学堂毕业,1923年任广东政府财政部长,1931年任铁道部长。建国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北京中国画院院长。

相关文章

  • 袁枚书赠奇丽川的八十自寿诗

    袁枚诗名早成,又善于经营随园,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坦。还是在袁枚40岁左右的时候,相士胡文炳为他占了一卦,说他6...

  • 硬读《随园诗话》(564)

    补遗卷九(二) 【原书补遗卷九·六】和余《八十自寿》诗者多矣,余最爱程望川宗落押“愁”字韵云:“百事早为他日计,一...

  • 《随园诗话》学习笔记二百二十五

    卷三 求诗于书中,得诗于书外 七十九、录诗数首 【原文】奇丽川方伯,笃友谊而爱风雅。辛亥清明后三日,寄札云:“有惠...

  • 2018-02-19

    洗墨人书清袁枚诗

  • 闲读《随园诗话》(298)

    【原书补遗卷七·二五】木元虚赋海后,咏海诗佳者甚少。近日奇丽川中丞云;“一片鱼龙气,茫茫汇万川。谁能量尺寸?天独与...

  • 探索《赠袁枚》

    事情是这样的我在汪曾祺的《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里面读到“君有奇才我不贫”,遂开始百度出处,换了几个...

  • 闲读《随园诗话》(635)

    【原书补遗卷二·六五】嘉兴吴澹川卧病扬州,其族弟鲁暮桥亲为称药量水。澹川赠诗,有“生我父母知我子,骨肉待我救我死”...

  • 袁枚的诗

    [苔花小如米,不学牡丹开]袁枚的“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一诗刷屏微信。我兄庄子告诉我,日...

  • 《向诗友唱和致谢》

    喜闻诗友赠新诗, 字里行间透新知。 若无勤学攀书山, 哪来深邃点评词! 《谢诗友赠诗》 诗友雅兴赠诗来, 字字珠玑...

  • 诗书同理

    书以静而寿, 诗为心之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袁枚书赠奇丽川的八十自寿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hy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