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子朱标没有因病早逝,燕王朱棣还会起兵夺权吗?
这是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问题,看了很多达人的答案,大都倾向于不会。原因不外乎几点:朱标本人性格温和,在皇族和官僚阶层中根基深厚,颇得人心;朱元璋实行的培养模式是太子直接参与政务,朱标的执政经验也非常丰富;又有大将蓝玉等辅佐。因此燕王朱棣没有篡位的心思和理由,即使有,也会很快被镇压下去。
不妨沿着这个问题想下去,如果是朱标登基,明朝的气数会不会多延续数十年?或者明朝是否会有一番不同的气象?或者历史的格局会有所改变?
想要解答这些问题,读点明史很有必要。历史学者李亚平所著的《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是一本从人性和史料细节剖析明朝历史的书。其写作风格与《明朝那些事》颇有几分相像,史实与感性兼具。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用12个章节,重点讲述了5位皇帝、4个内阁首辅和1个宦官的故事,贯穿明朝276年的历史。对于非历史专业人说,可以快速了解明代的历史演进脉络。
在阅读《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过程中,除了对明史和部分历史人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之外,还发现了几个有趣的点,以下一一与大家分享。
一、皇位争夺战:逐鹿中原,鹿死谁手?
既然做皇帝并不是轻松活儿,为什么前赴后继地抢着做皇帝呢?又有谁有资格做皇帝呢?
自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始,民间似乎有这样一种思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后来战败被俘的张士诚这样说:“天日照尔不照我而已。”
有两个人成功做到了:先有刘邦,后有朱元璋。他们出身于社会最底层,尤以朱元璋为甚,父母兄长亡故时,连殉葬的墓地都没有。不得已成为游方和尚,踏上流浪乞讨的悲惨生涯。
同样都出身寒微,为什么张士诚、陈友谅失败了,朱元璋在这场“逐鹿”之战中获胜了呢?
根据《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的说法:
一般说来,成大事者须有相应恢弘的志向、器量与才略。
张士诚宽仁有余,格局不足。陈友谅胆气豪壮,但缺乏谋略,用《明史》上的话说,就是“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
相形之下,朱元璋吸纳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至帐下,例如徐达、刘伯温、,李善长等,并且像“吸星大法”一样,迅速学习他们的优长,算得上有勇有谋有胆识。
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朱元璋的运气也不错,几次冒险性的军事举动都取得了成功。
实力+运气,才是取得皇位的终极秘笈。
二、皇帝与首辅:哪个才是高危职业?
通常的概念里,皇帝作为一国之君,每天锦衣玉食,享有全国最好的物质、文化和医疗条件,所以皇帝的平均寿命应该很长才对。
而首辅每天起早贪黑,天不亮就要到文渊阁等办公场所待命,除了日常办公事务,还得替皇上写青词(嘉靖年间)。运气不好的时候,遇上一个暴脾气的皇帝,不是挨板子,就是罚跪。这么提心吊胆的生活,能长寿吗?
事实确实是这样吗?我查了明代9位皇帝和首辅大臣的生卒年份,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表:
明代部分皇帝与首辅寿命比对表虽然不是全部的数据,但对比是非常明显的:首辅往往比皇帝活得久。严嵩一口气活了89岁,皇帝里最长寿的朱元璋也不过才活到70岁。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外,其他很少有活过60岁的皇帝。
看来,做皇帝也是个高危职业。其种原因,大概可以用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写过的这样一段话来总结:
皇帝只是个牌位,称孤道寡,开口是朕,闭口是朕,他的精神境界究竟如何,实非凡人所可理喻。而那些臣民,他们的作为倒可以常情度之,较好理解。例如申时行,我看他是典型南方人细密冷静,脾气很好,当然也是政治的需要,但活到80岁左右(均我看书后猜想),足见他应付生活的能力很强。
三、制度设计:结果与初衷的偏离
每个政策制度在出台之前,都有明确的政策目标,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往往很骨感,实施结果偏离制度设计初衷的情形经常发生。有明一代,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
以苏州、松江两府的税收情况为例。明代建立以前,苏州府是张士诚的大本营所在地,朱元璋当年曾想屠城泄愤,虽未实行,但采用了经济制裁手段,改向苏州、松江地区征收高额赋税。
究竟高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宋代松江地区税负为18万石,明代120多万石,增加了6倍多。全国税粮总额为2950万石,松江一府的税负占全国比重为4%。
如此高额的赋税,无疑将置松江、苏州两府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但事情出现了一个转机。
明初,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朱元璋大力倡导种植枣、柿、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后两者使得松江和苏州府发别发展起了丝织业和棉纺织业,满足税赋之余,经济也得到了发展,可谓“上供赋税,下给俯仰”。在后来的明代海外贸易中,丝织品作为最大的贸易品类之一,换来了大量的白银流入,对于稳固整个帝国财政金融制度有很大作用。
朱元璋用以惩罚松江、苏州两府人民的举措,最终却意外地产生了这样的反效果,不能不说是历史一个莫大的讽刺。
以上是一个“坏政策引发好结果”的案例,但明代更多的是“用心良苦却成空”的事件。
例如,朱元璋苦心编纂,订立了《皇明祖训》,希望子孙后代能按他的规划,在生活、政务各个方面都循规蹈矩。但明后期出现的皇帝,偏偏都极具个性:喜好与猛兽相处的正德皇帝、木工活精美绝伦的天启皇帝、几十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
又比如,在太子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加快了对武将的清洗速度,蓝玉、傅友德、冯胜等纷纷丧命。明朝建立之初分封的9个公爵,除了因患急症,不能言语的汤和之外,悉数被杀。54个侯爵,仅剩2个。可以说是“君不闻,飞鸟尽,良弓藏;走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典型案例。
朱元璋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很简单,要为大明帝国的继任者扫平一切障碍,从此可以江山稳固,百年前代,十代万代。
父母总是期待子女后代依照自己的想法走下去,但现实却常常走向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有时制度设计亦然。
朱元璋去世之后,朱标的庶子朱允炆登基,在方孝孺和黄子澄的建议下进行削藩。之后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勤王。4年后,朱棣在南京称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大明王朝的走向开始一步步偏离朱元璋的设计。
理想与现实之间,有时只隔着薄薄的一层纸,有时却是万丈深渊。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治大国,若烹小鲜。朱元璋在某些层面上,是老子思想的信奉者,他想要的是一个“鸡犬相闻、阡陌相交”的田园牧歌式社会,人们各司其事,各得其乐。
但治理一个人口上亿的帝国,并不会永远是田园诗般的宁静淡泊。皇帝、大臣、平民、军队,各种力量交错复杂,仅凭传统的管理手段,只会让社会结构日趋僵化,贪腐、斗争、起义不过是早晚的事情罢了。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如果当年是朱标即位,历史的进程会改变吗?
大概率是不会的,明王朝的制度基础已然成型,即使温和敦厚如朱标,也无法阻挡这辆满是灰土的帝国马车,朝着衰落的方向缓缓驶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