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⑴孔子善于表达,向外界施放信息达到了艺术化境界。《论语》中留下许多场景,颇耐人录味。
齐景公向37岁的孔子请教政治问题,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对齐景公养几千匹千里马的事情非常反感,所以,先说了两个字“君君”——当君主的要有君主的样子。言外之意,齐景公不像个君主。等齐景公刚刚认识到孔子好像在批评他的时候,孔子接着又说了“臣臣”,齐景公的注意力马上转移到那些不听话的大臣身上,认为孔子说的有道理。孔子最后又说了“父父,子子”让齐景公听起来很舒服,感觉自己是爹,大臣是儿子。孔子的本意是:齐国所有问题,都是齐景公一人的问题。只要齐景公做到“君君”,大臣都会做到“臣臣”,朝堂的关系理顺了,民间也就会“父父,子子”各安其位。由于孔子把齐景公的个人问题上升为一般问题,又调整了说话语气。所以,明明是对齐景公的批评,却被齐景公愉快地接受。齐景公还一个劲地表扬孔子说的好,甚至说:“假如真的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拥有粮食,我能吃得着吗?” ⑵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⑶孔子批评齐景公没有带好头,齐景公却理解为大臣们没能尽职尽责。
孔子48岁时,鲁国季氏家臣阳虎向孔子抛出了橄榄枝,他求见孔子,却被孔子拒绝。因为,孔子认定阳虎是早晚必败。阳虎是十分精明,认定孔子是要出山做事情的,于是就派人赠送给孔子一头乳猪。按照当时的礼节,大夫送士礼品,士必须登门回拜。显然,阳虎是在逼孔子与自己见面。
孔子一向讲“礼”,必须回拜阳虎。于是,派人弄清了阳虎的行踪,特意趁阳虎不在家时,去拜访阳虎。但是,空拜一次,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总得有个见面机会。于是,孔子就把会面地点设在半路上。经过一系列安排,孔子终于在阳虎回家的必由之路——水坝上,远远看见阳虎,于是,就迎了上去。《论语》记载了下面的对话。阳虎对孔子说:“过来,我有话对你说。”阳虎说:“怀藏本领却隐藏不为国家做事,这样做可以称为仁吗?”“你肯定回答不可以,是吧。”“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失去机会,可以称为智吗?”“你也肯定回答不可以,是吧。”“时间消逝了,岁月不等人啊!”孔子像个小学生挨训,听阳虎纵横捭阖,发泄完了,只说了一句:“好吧,我打算去从政做官了。”⑷然后,就离开了。阳虎一吐心中块垒,带着三分得意回家,感觉用不了多久,孔子就能回拜自己,为自己效力,甚至想像着如何进一步操纵鲁国。一进门,却听说“孔子来过”。心里咯噔一下,觉得自己唐突冒失,又发现自己设的局没起作用,却被孔子识破而且轻松“反杀”。从此,知道自己不是孔子的对手,不敢再用孔子。
《论语》中,孔子展现了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姿体表达能力,塑造了“温良恭俭让”的良好形象。上面两则故事,又告诉我们:孔子的行动表达能力、阳谋表达能力也臻于化境。“智者不惑。”⑸孔子40岁就达到“不惑”状态。以“不惑”对“迷惑”,就像明眼人对盲人,可以全面胜出。
【注释】⑴见《论语》16.6。原文是: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参考译文:孔子说:“侍奉领导说话容易犯三种过失:没有轮到你发言你就抢着说,叫做急躁。轮到你发言而不说,叫做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发言,叫做瞎眼。”
⑵见《论语》12.11。
⑶见《论语》13.6。原文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参考译文:孔子说:“在上位的人本身正派,不发命令,人民也会遵照去做;他本身不正派,虽然发布强制性命令,也不会服从。”
⑷见《论语》17.1。
⑸见《论语》9.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