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佩奇的小朋友莉莎来佩家玩,正赶上下雨。佩奇叹了一口气,“下雨了”。莉莎说:“好呀好呀,外边一定有很多泥坑,我们去跳泥坑玩。”于是,两个小朋友高高兴兴地跳起了泥坑。
灿灿奶奶去了重庆过年,妈妈爸爸值班,需要将灿灿在外婆家寄放几天。外婆自是欢喜的不得了,灿灿还没离开过妈妈,单独住外婆家。
刚刚离开的几个小时,灿灿爸爸就在家庭微信群里喊叫着想女儿了,一直叽叽歪歪地。事实上,孩子的适应性很强。爸妈不在身边也没多大关系,但只要一视频,孩子一看见爸妈,就忍不住哭了。
哄孩子是个艺术活。而这个艺术活,已让“小猪佩奇”替代了。
灿灿哭了,小姨拿出手机,开始给灿灿放“小猪佩奇”(小姨是幼儿教师,明白“小猪佩奇”动画片在幼儿心中的地位)。果然管用,孩子双手捧着手机,聚精会神地盯着手机,看了一集又一集,暂时忘记了离开父母的悲伤。
晚上,临睡前,外婆外公去挤牛奶了,我暂时陪伴她。让眼睛休息一下,该怎么玩呢?
我想到下午看小猪佩奇跳泥坑,就试探性地:跳泥坑,跳泥坑!我刚说完,灿灿就从坑上站起来,把外婆坑上那印有盘子大的笑脸图案,当成“泥坑”来跳,嘴里念着“跳泥坑,跳泥坑”,欢快地坑上蹦跳起来,我只需轻轻护住,只要掉不下来即可。
跳一阵,在床上玩一阵,我们又把一只笑脸的图案,当作水盆,相互撩水花,洗洗手,洗洗脸,“嗯,洗干净了”,一边比划一边笑。
就这样,我看到孩子一个人静静地沉思的时候,怕她想妈妈,就轻轻地喊一句:跳泥坑,跳泥坑。灿灿就会立刻响应,欢乐地跳起来。我这个“二外婆”也就安心许多,屡试不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