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经不记得是哪一年开始提倡光盘行动的,只记得听到新闻里的号召的时候,我说我要举双手赞同这个事情!估计那时候国家是为了刹住有弥漫趋势的奢靡浪费之风。
自那以后,据我观察,在外面吃饭的人确实树立了尽量不浪费的观念。偶尔实在点多了,也会自觉的打包带走,不像以前,老觉得这样做太丢人,面子上过不去。看到有人盛的满桌的饭菜,还会投过去鄙夷的目光。
今年疫情过后,应该是总书记视察某地之后的号召吧,再次把光盘行动提上日程,而且最近在各地校园展开了广泛宣传。我觉得这个事情真的很有必要。为什么呢?毕竟现在农村的孩子没有多少人干过农活,更不用说城里娃了。就算是周末或者假期父母带孩子去农庄果园菜园去体验,那也是三分钟热度,起不了多少作用。正因为如此,“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宣传,确实应该从中小学生抓起。
说到这里,想起了前段时间点击率比较高的一个新闻:一个农村学校,午饭时间,学生纷纷把打来的面条倒进一只垃圾桶里,最后多到都溢了出来。这件事情,最后的处理结果,大家可能也都看到了。可是我就在想,撇开饭菜的质量问题,如果这是在战争年代,或者遭遇了饥荒,那可能完全就是另一种情形了。
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事件并不仅仅是处理几个当事人就可以万事大吉,睡安稳觉了。除了加强食物制作过程的监督,落实领导试吃制度,我们还应该透过表象去看本质。如果这些面条是用孩子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做成的,他们又会是怎样的态度呢?
虽然我们的孩子,从小就会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可正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流自己的汗去种庄稼,所以根本就体会不到盘中的餐是从谁的辛苦而来的。他们只知道饭菜味道不好,或者不合自己口味,就任性地毫不吝惜地把整碗整碗的面条倒进了垃圾桶。我们吃瓜群众不好去评论整个事件中到底是哪个环节的问题,但是,来之不易的粮食就这样被糟蹋掉,实在是作孽啊!
还有蛋奶工程。听说不少孩子把领来的鸡蛋偷偷扔到垃圾箱里,也有的孩子嫌学校发的奶没有自己家里的好喝,干脆也就扔掉了。同时,有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会捡同学扔掉的蛋奶带回去给家里人吃。还有在学校打扫卫生的保洁员,都是受苦受累的人,不忍心看着好东西被糟蹋,一天收集下来也会有一大堆呢!
这些针对农村学校的好事情,本来上层是真心实意想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可从小在蜜罐子里泡大的孩子们哪管大人们的良苦用心呢?他们只知道,鸡蛋在家里都是吃腻的了,学校的免费午餐味道怎么比得了家里的饭菜?
所以说,要想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还是得从娃娃抓起啊!不知道其他地方怎么样,反正我们这儿的学校都已经行动起来了,在学生中大力宣传,号召大家一定要“珍惜粮食,反对浪费”。
当然,这方面也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和社会,家长们更要多对孩子进行教育,让他们从小树立起“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动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铺张浪费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