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早些年的时候,营销是被人尊重的。
健力宝的创始人李经纬,是中国奥运营销的第一人,他在1984年奥运会上的一系列动作,使得健力宝一炮走红,被称为“中国魔水”,健力宝公司也成了红透半边天的民族品牌。
健力宝曾经的辉煌健力宝的取得的成绩是现在中国的饮料公司不能比拟的,它的营销也成了最早快消品行业的学习教材。我们现在熟知的哇哈哈,是健力宝的学习和模仿者。
营销,被看做是国争光,被看做提升GDP、推动国民经济的驱动力。
营销推动了GDP增长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产品过度包装越来越严重,产品广告过度宣传或者虚假宣传。借助于互联网,广告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我们看的十条信息中,得有八条是广告,人们越来越抵触营销,反感营销。
典型的就是老年保健品行业,年轻人都知道这是骗人的,但是保健品公司抓住了老人需要营养品这一需求,大肆夸张保健品的作用,老人也总是被骗。老年保健品有用吗?有用,但作用跟多吃一个鸡蛋的作用差不了多少。老人的养老钱,咱就不忽悠了行吗?
老年保健品太坑人人们越来越反感营销。
我们经常被莫名其妙的激起情绪,莫名其妙的就购买,最后失钱又失身(只是损失钱哈)。
我们戒备心越来越重,但是营销招数也越来越复杂。我们经常的感慨就是:真是防不胜防啊!
人们想,如果没有营销,世界不就清净了吗?
我们不能让营销消失,因为这相当于让一个企业自杀,让中国的GDP坠崖。但我们可以认识一些常见的营销套路,能让我们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
营销不可能消失这是某面膜详情页的头部淘宝销售页套路
这是淘宝某面膜详情页的头部
详情页头部(1)名字
名字是人们认识一个产品的第一步,也给用户留下了第一印象。该店铺用英文名字,是希望给用户留下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像是个国外化妆品”这样的印象。因为现在大家都追求国外化妆品,例如各种代购,英文名字迎合了用户这一个心理特点。
但是这是国外化妆品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化妆品备案是广州一家公司生产的,而且是一个网络公司,他们的开了一家淘宝店,找了一家代工厂,就开始卖面膜了。他们靠什么让用户买他们的产品?靠营销,靠把产品说得更加吸引人。
(2)包装
这款产品的包装使用了纯白做背景,黑色做字体。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暗示产品不添加激素,温和无刺激,如果把背景换成蓝色或者红色,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
二是暗示用户用了面膜之后会变白。
这个它自己也有介绍。
包装会营销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但是产品中是否含有激素呢?我们光看包装是看不出来的,只能看成分表,而他们并没有给出成分表,这也是化妆品行业通用的做法。
他们不拿出成分表来因为拿出成分表来你就不买了,或者你就知道这个产品不值这么多钱了。
(3)利益承诺:显示第一卖点
头部中的“补水保湿”是它的第一卖点,因为最重要,所以放在了标题中。第一卖点在销售页中是需要以不同形式,重复多次的,并且需要不断拆解的更具体。
第一卖点把第一卖点具体化,用“神仙盖”这个词来形容补水效果。
有第一卖点,当然也会有第二,第三卖点,这是第二、第三卖点:轻盈,服帖。
(4)有保障
在头部的最下面,我们可以看到“正品保障”、“极速退款”,“赠送运费险”“七天无理由退换”这些字眼,这是产品试图打消消费者购买顾虑而做的保障。
下面分几个图片更加具体的说了他们的保障。
第三方背书通过一个杂志的报道,告诉消费者,我们的产品是可靠的,是受欢迎的。第三方的背书时说服力是最强的。举个例子,你说自己很厉害vs其他人说你很厉害,后者更加容易让人理解。
淘宝评分保障店铺评分证明,用户评价证明,现在消费者最吃这套。
备案保障备案保障,这是每个化妆品都需要有的,就像经营许可证一样,即使这样,仍然可以增加用户的信任感。
(5)打折促销优惠劵
打折促销常常被当做是销售的临门一脚,但也经常被不恰当使用。
最常见的错误用法是:开头就写打折促销。
在写打折促销之前,必须要有一个产品特色介绍做为铺垫,你是谁,你有什么特色。如果产品常见,早已被消费者熟知的话,就少做些铺垫。产品不常见,被消费者了解不够,就得做足铺垫。消费者还不知道你是干嘛的,你就打折促销,说服力会大打折扣。
优惠劵、满减劵的现在被当做鱼饵。
先让你把劵领了,仿佛你已经有了劵上的钱,再让你去看可以买哪些东西。
如果你不用,你会觉得好像损失了什么,因为这些电子券利用的就是你的损失厌恶感。于是你怀着不用白不用的心态,又买了一堆不需要的东西。
总结
其实这个销售页做的挺一般的。
1.逻辑混乱。
一个转化率高的销售页,绝对不是你想按照什么顺序写就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不是把所有的要点挤在一起的。
正确的销售页大致需要这样的逻辑:
销售页逻辑2.没有针对第一卖点解释“我是怎么做到的”
这篇销售页整体偏重描述用户感受,缺少“是怎么做到的”这一个解释,如果加上补水原理的介绍(哪怕说的很简单),然后后面再描述用户感受,说服力就更强了。
3.没有展示“我比同行的优势”
淘宝中的商品中同质化的非常严重的,可能消费者看了你的东西之后就去找同款了,所以你最好拿几个同行来比较,哪怕是虚构出来的同行,说出为什么是在你这里买。这也是提升转化率的一个关键点。
我们经常见到的淘宝详情页,海报、单页,课程说明页都是销售页,只是形式不同罢了,它们内在的逻辑都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但是却能让你屡屡中招。
求职者的简历,网站的着陆页,甚至世纪佳缘的个人介绍页,这些也是销售页,只是销售的不同罢了:你的个人能力、产品、你自己。它们内在的逻辑都一样。
销售页逻辑重要的东西要重复两遍。
完。
最后:
我做的事情:
解密营销知识,让大家减少盲目性、冲动性购买,少掉坑里。
同时掌握营销思维,把自己“卖”个好价钱,找到更好的工作,追到男身女神。
相信营销思维改变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