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妓的爱情————《茶花女》

作者: 小志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3-11 23:22 被阅读118次

    “我认为只有在深入地研究了人以后,才能创造人物。就像要讲一种语言就得先认真学习这种语言一样。”——小仲马

    作为一部小说,这种开头还是比较少见的。这句话融合了作者对小说人物的认识与理解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即:拥有更为丰富的理论,你才能更好地参与实践。因为小说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实践所产生的形式。小仲马在法国文学界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的。正是由于他的切身经历,才创作出了《茶花女》这部世界名著。也正是由于这部名著,开启了法国乃至世界的妓女题材的著作新纪元。可见他的文学史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前面有提到,《茶花女》是出于作者的亲身经历而写成的,正如小仲马而言:“我请读者相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故事中所有的人物,除女主人公以外,至今尚在人世。”的确,正应了那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真正的艺术注定是与实际生活密切而不可分割的。

    小说的“我”,是一位珍玩爱好者,无意中发现了拍卖家具和珍玩的广告。而这些物品的拥有者,是一位已死去的名妓。这是一位风流半生,幸福一时,余生痛苦的妓女。请容许我我为此妓女的量词用作“位”。因为她是值得尊敬的。她的名气很大,如果说她是那座城市里的头号知名人物,一点也不过分。她有着天使的外貌,拥有公爵的爱护,更有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上流贵族生活(尽管这种生活没有持续下去)。可是,她死了,也许用牺牲更为准确。她就是玛格丽特·戈蒂埃小姐。一位幸福而又充满苦难与孤独的苦妓。她死了,死在了“过去一直睡觉的床上”,进入了干燥、荒凉、无情的“沙漠”中坟墓。她死了,死前被病痛缠身,死后没有鲜花与祷告。是的,“商人和盗贼信的是同一个上帝”,美丽与苦难也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她死后,没有任何同情,正如作者从肺腑发出的呐喊一样:“你们同情见不到阳光的瞎子,同情听不到大自然音响的聋子,同情不能用声音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哑巴;但是,在一种虚假的所谓廉耻的借口之下,你们却不愿意同情这种心灵上的瞎子,灵魂上的聋子和良心上的哑巴。”……

    “我”在参加拍卖的过程中,买到了一本死者的书——《码侬·莱斯科》。而这本书的扉页有着两行秀丽的笔迹:

    “码侬对玛格丽特

    惭愧”

    这足以激发了“我”对死者的好奇心。这本书也引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阿尔芒·迪瓦尔。他是玛格丽特·戈蒂埃小姐的天使,他是玛格丽特·戈蒂埃小姐的情人,他还是玛格丽特·戈蒂埃小姐的魔鬼。他眼神憔悴,精神颓废。好似卧病在床已久的频临死亡的老人,没有一点点生气。有的只是世界抛弃他的绝望与苦涩。他带来了一封信——玛格丽特·戈蒂埃小姐除了她的日记之外,唯一一件在她生命最后时光中留给他的礼物。这封信,是他在世上唯一的念想,因为这完全基于他们之间平凡而又伟大的爱情。

    关于他俩的爱情事迹,书中已详细记载,此处不便多说。而一个妓女,命运多舛,体弱多病的女人,她却拥有了别的同行最渴望得到而又最害怕拥有的奢饰品——爱情。妓女之于爱情,犹如穷人之于梦想,都是非常珍贵的,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很难达到的。但是,纵使这样,就该放弃吗?撇开妓女不说,聊聊穷人。“穷”这个字眼,在中国绝大多数的落后地区,无疑,必将很长时间存在。我便是一个穷人,我生在一个遥远的农村,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们勤劳,在自己的土地上播种,就像在襁褓中喂养婴儿一样;他们懂得节俭,总会用显微镜般的目光寻找着田地中被遗弃的稻穗;他们没有读过多少书,有些甚至是“文盲”,但却总会把“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挂在嘴边;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梦想,什么是理想这些伟大的名词,但却知道人活一世,就得出人头地,就得有骨气的立足于村落之间;他们也许会为了一块巴掌大的土地而争吵万分,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他们自己的土地,别人休得骑到自己头上撒野。这就是农民的骨气,乃至梦想。

    农民于梦想,犹如井底之蛙于明月。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穷。确实是穷怕了。所以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供养儿女们读书,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带来财富,知识获得地位。在有些农民心中已成为根深蒂固的信念。的确,有些确实是这样。可没有变成这样的人的结果呢?他们有的辍学而打工,有的回家而结婚,有的因学业太重而了结生命,令人痛心而疾首。可是,我仍不明白,不知从哪朝哪代开始,知识、书籍,变成了通往财富、权力之路的垫脚石,犹如粪坑之土,皱裂且不忍其闻。它们不应该是修身养性,为己达人的美味佳肴吗?不错,我想还是因为穷。因为没钱,因为生活,知识与书籍才被滥用以至乱用,正如史铁生发出的疑问一样:“人类走到今天,怎么连生的平等权利都有了疑问呢?有钱和没钱,怎么竟成了生与死的界限?这是怎么了?人类出了什么事?”我想,人,从来没有“平等”的共同存在过。在一个圈子里,总有两大极端,这不是谁规定的,而是由芸芸众生达成的共识。亦如阿尔芒的父亲对“茶花女”所言:“一个人除了情妇之外还有家庭;除了爱情之外还有责任;要想到,一个人在生活中经过了充满激情的阶段之后就到了需要受人尊敬的阶段,这就需要有一个稳固的靠得住的地位。”外国亦是这样,同样有着这种“共识”。可是,一直流传下来的共识真的是正确的吗?“受人尊敬的阶段”必须得用金钱与权力来填充吗?正如苦妓与爱情岌岌可危的关系,穷人与梦想之间也存在吗?请原谅,我搞不清,至少在目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苦妓的爱情————《茶花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kw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