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散步时,突然一个念头:我现在长什么样?
努力想,越想越模糊。
问爱人,她说,天天照镜子,当然知道自己什么样?
“清晰吗?”爱人不吱声了。
看别人我们往往带着望远镜加放大镜。
唯恐看不清有所遗漏。
我们关注别人,是动物天性,为了更好地生存,还是受文化影响?
想来都有。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如果不假思索的选择是先知彼吧。
一旦知彼又何必知己呢。
知己被忽略的概率相当高。
看看工作计划里“调查竞争对手”出现的频率。
和“自我检查”相比较?
谁多?
眼光向外多,向内少,自然形成灯下黑。
决策当然受外来影响多。
业绩好了,是自己趋势判断正确和努力的结果。
业绩差了,是外部环境恶劣使然。
不着眼根本,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不能完全明白拥有什么缺乏什么?就算短暂成功也难逃失败的必然。
回看二十年,多少企业如烟花般一瞬即逝。是市场的增量需求带上他们飞了一小段,自以为强大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地步,那时膨胀到眼里只有一个大大的自己,任谁的话都听不进,喜欢高谈阔论,那状态唯有大理论高端词汇才可以作为入场元素,必须听不懂必须看不明白唯有说者坚信无比。
而发展好的企业,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注重内部管理,先安内后攘外,一步一个台阶的发展,稳步增长。
凭胆大闯入并成功的市场机会行业机会其实不多了。拼的是基本功,比的是恰到好处的趋势把握能力。
又恰恰是最难把控的人把控着一切。
不管是个人还是组织,可能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不了解自己为何阶段成果或失败,何不多照照镜子。
先清晰自己,时时把知己放在知彼的前面。
胜算会大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