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西乡炒青

作者: 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 | 来源:发表于2016-05-24 12:25 被阅读0次
遇见西乡炒青 遇见西乡炒青

   毕业后回本地工作,来了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为陕南绿茶产茶大县。上学时在南方,大部分时间都在喝红茶和黑茶,对绿茶的口感停留在滋味鲜爽、栗香明显。无独有偶,来工作的地方,泡了一杯外形并不被自己看好的绿茶,乍一喝,香高味纯、汤色明亮、香味明显、叶底翠绿、无比爽口,向同事请教了才知道这就是西乡的招牌茶:炒青。

   由于大学学的茶学专业,对茶叶审评略有涉猎,西乡炒青外形确实不能和南方的毛尖等名优绿茶相媲美,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它的加工工艺之特殊,并没有审评绿茶时大家所喜欢的“白毫满披”,它更像是绿茶中的“谋事”,默默的在后边发光发亮,支撑着这个地方农民收入。在我看来,西乡炒青不仅有南方的秀丽,更有北方的厚重,艰巨富民一方的历史任务款款走来,在陕南这片灵秀之地将其特色发挥的淋漓尽致。

为了一探西乡炒青的真身,来到西乡县两河口镇(地处秦巴山区腹地,中低山丘陵地形,海拔在405米—1080米之间,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5℃,境内水源丰富,气候温和,地阜物华),这里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宜茶树生长,与古语“高山云雾出好茶”不谋而和。

清明前10天左右茶芽就可以采摘,茶叶大量加工是在谷雨前后。采茶的时候用家乡话说的是“掰”不是“掐”,因为“掐”出来的茶梗细胞受损,容易被空气氧化,干茶冲泡后叶底有红梗,不美观。采好的茶叶放在空气中摊凉2-3小时,目的是散发青草气和水分,手抓稍微有点柔软即可用杀青;杀青是绿茶制作中最关键的一道工序,需要锅温在180—220度之间,高温杀青,先高后低,迅速破坏酶的活性,防止鲜叶继续被氧化;杀青后的叶子迅速摊凉,防止红遍;等叶子完全冷却后揉捻,加压先松后紧,到叶子手抓有汁出来即可;揉捻后茶叶成紧缩的团状,需要人工进行疏散,摊凉;后进行初干,在烘干机中进行,锅温在120—180度之间,到叶子不粘连,手抓略有点刺手感,出锅后摊凉;冷却后再进行复干,锅温在80—120度之间,手抓有刺手感且有弹性,梗折而不断即可出锅冷却;最后一道工序足干,顾名思义就是将茶叶完全烘干,锅温在60—80度之间,手抓茶叶能立即用手指磨成粉末状即可,最后30秒加温提香,再出锅,西乡炒青就完美呈现在茶友们面前了。

喝一杯西乡炒青,感觉遇见了整个春天!

相关文章

  • 遇见西乡炒青

    毕业后回本地工作,来了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为陕南绿茶产茶大县。上学时在南方,大部分时间都在喝红茶和黑茶,对绿茶的...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学院导师

    2017年五月的下午,在西建大土木楼安静地坐着,戴着耳机,看着杯中的西乡炒青上下翻滚,窗外的阳光已有几分毒辣,已不...

  • 【1219读书打卡】茶经述评十

    001 绿茶生产以炒青、烘清两种为主。炒青绿茶因制成的毛茶外形不同,分为长炒青和圆炒青。 002 长炒青经精制后称...

  • 炒青

  • 西乡

    想起苏东坡的诗“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来,无数次地来西乡,却忙忙乱乱地顾不上从前。 出了宾馆,想找一找曾经,却发现...

  • 西乡

    春梦一宵消, 醒来慕年少。 浮水揽皎月, 呼伴弄花草。 孤雁啼声凄, 沾襟泪如潮。 辗转异乡客, 浮空一归鸟。

  • 西乡

    他们说 这里的租房便宜 南山上班的很多人都住在这里 我想不起 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场景 半年时光 有几个朋友住在了隔...

  • 西乡

    西乡 古塞铁甲,掩于黄沙,天下何事可轻 都说人生如斯哀苦,万里河山旷逸 矢志所在,身外功名,不免赍恨 草芥何有尊荣...

  • 岁月,从西乡大道走过(文/龙佩)

    岁月,从西乡大道走过 初到深圳时,我把家安在西乡大道附...

  • 苏州炒青

    乙未春,到文衙弄的艺圃去喝茶,艺圃的茶是仙境的茶。偏爱这里的茶,不仅园名气大,而且知道这园子的历代主人都是有气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遇见西乡炒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dz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