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教育的情绪调节与自控

作者: 初夏槐花香 | 来源:发表于2021-08-24 16:15 被阅读0次

       

          教育过程中驾驭好自己的情绪,教育就基本上完成了一半。如果不能够驾驭自己的情绪,不管你身上有多么重要的思想,也不管你讲的东西多好,都很难传递到孩子的内心。我们要有一个很好的情绪去慢慢地引导孩子,孩子的情绪一旦跟上我们了,我们教什么就都可以顺手拈来的一种状态,根本就看不出来你在做什么。但是最重要的东西一定要能置放进去,而且让它在孩子心里存活着,因为孩子的反应随时能回馈你想要让他达到的目标,他正按你的思路往前走,但是你这时千万不要有所表现,也不要高兴。

    第一节  教育的纯净与纯美

    1 . 教育是自我纯洁的灵魂体验

        孩子内心是纯洁、纯正的,如果我们在孩子面前内心稍稍带有其他一些功利的、杂念的东西,特别是焦虑的东西,孩子一下子就从心里拒绝我们的情绪干预,不愿意再跟我们做过多的交流,你说的千真万确,对他来说都没有意义 。我们只有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和孩子内心一样纯净,达到他的那个标准和状态之后,他才会愿意和我们碰撞。孩子看见你在他面前也是像他一样纯洁、天真的时候,就很容易引起他的共鸣 。

          教育是一个自我纯洁灵魂的体验,这要求我们家长的内心首先要达到一种圣洁的状态。不管经历多少苦难,经历多少委屈,我们都要保持或者不断的去净化自己的内心。任何一个做教育的人,尤其是坚持真实教育的人,都很很难保持这样一份纯净,太难了,难的超出人们的想象。人太容易在坚持真教育这条路上往偏处走,因为干扰力量太大。

        “教育是一个纯洁的灵魂体验 。”这句话是在我极其痛苦之后写出来的,因为孩子们的生命成长,就需要我们教育着内心的这份纯净和这份纯洁。

    2 . 纯洁是富有感染力的

          纯洁是富有感染力的,平静也是极富有感染力的。我们内心平静下来之后,有些东西不需要别人去提醒也会自然清晰。为什么人很难清晰自己?就是人的情绪先乱了。个人纯洁的结果必然使周围的环境也纯洁了。这种纯洁不是单纯,而是一种内心的境界,这种境界几乎接近了“净”,内心达到这样的状态之后,或者接近这种状态之后,我们做事才有可能清晰,脑子才不糊涂。因为做了一件糊涂事之后,很多家长过了两三天都还在后悔,说明我们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这种意识的家长,包括骂完孩子自己心里边不踏实,有的父亲是回家骂完了孩子,自己出去喝闷酒去了。为什么喝闷酒?脑子里意识到不对。这个过程也是我们家长成长的一个过程 ,不断提升,不断进步,不是一下子达到,而是一个过程 。

    3  .    轻易内心方向和角色价值

          为什么家长不能给孩子尊严?为什么孩子在我们面前没有尊严?首先是有时候我们对自己角色的模糊,尤其是回到家给孩子天天念叨学习那点事的人,其实你在模糊自己的角色,模糊自己角色的价值。努力而认真地去清晰自己内心方向和角色价值,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这一点我感触特别深,感触深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年我连续讲了一个月的课,我把我十几年的积蓄在一个月的时间内释放给孩子们。最后两天,身体实在扛不住了,我扶着椅子在那儿讲课,孩子一个比一个乖,一个比一个认真。我对我自己的这种职业的敬重,对我自己为人师的这个角色的坚守,努力去清晰,带给孩子们的那份尊严是真诚的。

          有很多家长也努力地夸孩子、赞美孩子,但是孩子在我们面前还是觉得没有尊严,至少没有足够的尊严,原因是我们对自己的角色没有做到很清晰,至少没有努力去做。比如母亲要努力地去做好一个母亲,而不是努力地当好一个保姆,也不是努力地当好一个老师。母亲要努力做好一个母亲,父亲要努力做好一个父亲,因为你的不认真,就体现出不尊重,更体现出对孩子尊严的不尊重,没有尊严的孩子谈不上什么求知的心态。

    4 .  用心吸收教育能量

          我们讲情绪的调节,目的是先把父母的心带到文化和教育的阳光下吸收能量,然后去温暖孩子的心。不管做什么,我们的心都应该在阳光下去吸收能量,这样我们才能够充满热情。凡是内心消极的人,一看脸比较冷的人,他的内心经常在一个狭隘的空间里。

          为什么会情绪不自控?为什么情绪不能自我驾驭?我们先谈一谈,找一找原因,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之后再去面对孩子。

    内容选自皇甫军伟——《家庭教育的捷径以心养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章 教育的情绪调节与自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id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