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长大了我想当海盗。”
六岁的女儿点点过来跟我说。
你没看错,是的,女儿。
但我一点惊讶感都没有。比起海盗,她曾经还有过更不靠谱的“理想”:千年蛇妖。身为一个杭州小姑娘,从小混迹于西湖边,我当然可以像得到这个出处。
但海盗的出处我还没有得到答案:第一次听说“海盗”,大约还是那年在迪斯尼乐园,看了一场插科打诨的杰克船长的表演。原以为去了迪斯尼,她会更喜欢去亲近她的偶像迪斯尼公主们,结果呢?什么公主纪念品都不想要,就想让我给她买一把杰克船长的刀。一路上都在欢快的喊着:
“海盗,哟嚯!海盗,哟嚯…”
我一心一意想养的那个软糯的小公举,怎么画风就变成了小海盗呢?
1
我的邻居娜娜也是一个宝妈,家有个和点点差不多大的女儿朵儿。点点说出她的“伟大梦想”时,娜娜就在一旁。
“真羡慕你家的孩子,从小就这么积极乐观,能这么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娜娜是不是真的羡慕,我说不上来。朵儿和点点在一起时确实要文静的多。但娜娜的话提点了我:也许点点还并不清楚“海盗”到底代表什么,但至少她在积极的反馈她所获得的认知。
当孩子说出“我想做什么”,这是一种积极的主观思考。
其实我也挺羡慕点点的,这么小就有自己的理想,在考虑“我将来要做什么”这个我只是在命题作文中才思考过、编过答案的问题。
前段时间各流量大V疯狂转载的文章:海归硕士毕业多年,一直在家里啃老,力不从心的老母诉至法院,却被告知无法执行。
一直忙于读书的人啊,是否从来都没有想过,将来我想做什么?
2
公司里的有个大姐的女儿前两月在其他孩子还在紧张备考的时候,接到了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被保送了。
大姐的女儿我是见过的,一个得空蓝球打打、吉他玩玩的阳光女孩。
茶水间遇到大姐,向她表示祝贺。我问大姐:你家孩子怎么培养的,那么优秀。
大姐说,其实我管的很少了。
小时候上学,她爸爸接送一下;
到了初中,想学什么就自己去上补习班,想学吉他、篮球也随她;
有什么想法跟我说,我就随便那么一听,然后对她说:好的,努力去做!
其实这么大的孩子对于将来想做什么哪里就形成了固定的方向了?鼓励她一下,表达我作为妈妈无条件的支持就好了。
大姐是个洒脱的爽快人,说到底,她就是做了一个无条件支持孩子的好妈妈,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孩子就已经这么优秀了。
无论孩子想做什么,但凡是无伤大雅的志向,鼓励她努力就好。
3
最近有个大火的视频节目—《少年说》。有一期节目在天台告白中,一个学了7年跳舞的女孩,由于成绩下滑而被妈妈停了舞蹈课。
天台上的孩子说:妈妈,我真的很热爱跳舞。
妈妈说:你下次考进150名就给你恢复舞蹈课。
显然这位妈妈没有听懂什么叫热爱,也不会在意什么“离经叛道”的理想。
世界的评价体系是多元的,但焦虑的父母总希望让孩子走一些平坦的路,不管这条路是否走得顺畅,但至少大多数人走得通啊。
但真正在成人世界谋求一份幸福感强的工作,不正是那些我们擅长而又喜欢的吗?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里面这样对儿子说自己的过往
读书就是一切,世界是不存在的
学校教育中关于读书,关于学习的处境似乎每代人都是一样的,谁也并不比谁好多少。但她并没有因此让儿子走上自己的“老路”,她对儿子这样说:
做母亲的我要不要告诉你,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儿子,你一定要追求“第一名”,否则无法立足?我考虑过的,安德烈。但我决定不那么做。“少年清狂”,安德烈,是可以的。
年轻的孩子们,少年清狂,可以的。
4
我还是想知道点点关于做海盗的想法到底源自哪里。否则我不知道到底是该修正,还是该鼓励。
“点点,你最佩服的海盗是谁呢?”
“那还用说,当然是呱唧(动画片《海底小纵队)里面一只有一段神秘海盗经历的海盗猫)啦!”
这下我彻底释然了。对点点来说:
海盗的人设是:喜欢吹吹小牛,不失乐观,却又时常在危难时刻帮助别人。
海盗的人设是:在舞台上耍宝逗乐,末了还捎带着救救美的英雄。
孩子想表达的只是她认知到的,只是针对她看到的那一特质的表达。
请不动声色的,听孩子把话说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