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冰台】

每次开学第一节化学课,讲到化学发展史,总会讲到历史上对本质的认识问题。西方有四原质四原性,就会说到亚里斯多德,这位仁兄在中国或许应该是家喻户晓。因为比萨斜塔,因为伽利略的铁球实验。可在中国古代,对于世界的本质呢?势必会想到五行,金木水火土。
说起了五行,展开来说就是相生相克问题。说起来就是朴素的唯物主义了,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就这么一个循环。讲了相生就会有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对于这些也不用什么高大上的语言,想当初我们的先哲就用那朴素的语言,把这个问题讲明白让附近的乡民容易懂就可以。很多时候高深的问题能通过通俗的语言讲明白也是一种本事,古代的酸腐文人为啥让人讨厌,就是只会从经文到经典,没法融入生活,势必难以让人接受。而五行的相生相克为何那么深入人心,就是因为它简单明了。
古代先民的生活不就在农村吗,对于这些相生相克解释起来是那样的简单啊。农村的挖井需要铁锨等金属农具,故而金生水。种植树木花草,得浇水,没水肯定得旱死,所以水生木。土灶煮饭烧水,离不开柴火,故而是木生火。或熄灭后的灰烬,那不就是土了。而那些矿藏,不就是在土里埋的吗。相生解释了,那对于相克也很好解释。
砍伐树木要用斧子、锯子,每个人不可能都是鲁智深,这就是金克木。河边的堤岸防止泥土流失,往往种上树木,哪怕现在的沙漠治理,也是用了木克土这个道理。大洪水来了,人们纷纷加高堤坝,这不就是土克水吗?至于灭火,最常见的就是水灭火。除非是有机类溶剂燃烧,那才不能用水去灭火。古代青铜器的冶炼,那就是靠烧火去融化铸造器件。
所以用最朴素的语言解释五行的相生相克真的不难。对于这个朴素的道理,你说有多少信又有多少人不信或怀疑?古代帝王家也好,改朝换代也罢,他们可是深信不疑。用服饰,名字都有或多或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说过了五行,还有五色五脏五方。五脏就属于中医的范畴,五色在道家还有很多说法。其实这个五色五方是五行的一种外在形式。如东方为木,青色;南方为火,赤色;西方为金,色白;北方为水,色黑;中央为土,色黄。秦代崇尚黑色,为水。所以到了汉代为了克制前朝,所以用黄色,土克水的缘故。至于名字中的最好表现应该是明代的帝王家。取名字 就是尊重了五行相生的原理。从朱棣开始,到最后崇祯皇帝朱由检,正好是两轮。可惜,五行的相生也免不了王朝没落和灭亡。
其实对于五行平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词语应该是“东西”,平日里上街都说去买东西,从来没人说去买南北。按照清代纪晓岚的说法,因为东西对应的是木和金,是有形之物,在古代可以用篮子装。而南北对应的是水和火,乃无形之物,无法用篮子之类放置。故而买卖物品称之为东西而不叫南北。
至于平日里最不能说的也是“东西”,说人是东西也不好,不是东西也不是,反正对着人不能用这个东西表达就好。其实确实不能对人说东西,人不是物品当然不能叫东西。不是东西,那就是南北,也不好,所以对人还是不说东西的好。
2022.9.6
沪上 北风斋
胡说一通,不当真。
网友评论